小窥中国文化外译的成与败

2015-05-22 20:35刘媛
卷宗 2015年2期
关键词:外译译本莫言

2012年底,第一位中国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引发了国内学术界特别是翻译界围绕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的问题的讨论热情,学界和译界都想通过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事背后翻译问题的讨论获得对中国文学、文化典籍外译的启示。本文就莫言作品的成功缘由,中国文化外译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文化更好的融入他国文化有所助益。

1 莫言作品外译成功的原因

莫言作品外译的成功让我们注意到了长久以来翻译界忽视的一些问题。一是:谁来译的问题。莫言作品的外译者都是国外一些著名的汉学家、翻译家,虽然单就外语水平而言,我们国内并不缺乏与这些国外翻译家水平相当的译者。但是在对译入语国家读者细微的用语习惯、独特的文字偏好、微妙的审美趣味等方面的把握上,我们还是得承认,国外翻译家显示了我们国内翻译家较难企及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国外翻译家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更易为国外读者接受的原因。二是:作者对译者的态度问题。莫言在对待他的作品的外译者方面表现得特别宽容和大度,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他不仅没有把译者当作自己的奴隶,而且还对他们明确放手。正是由于莫言对地啊译者的这种宽容大度,所以他的译者才得以放开手脚,大胆的连译带改以适应译入语环境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趣味,从而让莫言作品的外译本顺利跨越了中西方文化心理与叙述模式差异的隐形门槛,并成功地进入了西方的主流阅读语境。三是;谁来出版的问题。莫言作品的译作都是由国外一流的、重要出版社出版,譬如他作品的法译本的出版社瑟伊出版社就是法国最重要的出版社之一,他的英译本则是由美国的拱廊出版社、纽约海鸥出版社、俄克拉荷马大学出版社以及闻名全世界的企鹅出版社出版,这使得莫言的外译本能很快进入西方主流发行渠道,也使得莫言的作品在西方得到有效的传播。四是:作品本身的可译性。作品在翻译过程中其原有的风格、创作特征、原作特有的滋味的可传递性,在翻译成外文后这些风格、这些特征、这些滋味能否基本保留下来并被译入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这些都是作品翻译要注意到的问题。譬如有的作品以独特的语言风格见长,其“土得掉渣”的语言让中国读者印象颇为欣赏,但是经过翻译后它的“土味”荡然无存,也就不易获得在中文语境中同样的接受效果。莫言的作品翻译成外文后,即接近西方社会的文学标准,又符合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学的期待,这就让西方读者较易接受。

2 中国作品外译的失败

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我们国家在向外译介中国文学方面有了一次引人注目的行为,那就是由著名翻译家杨宪益主持编辑、组织翻译和出版的《熊猫丛书》。这套丛书共翻译出版了195部文学作品,包括小说145部,诗歌24部,民间传说14部,散文8部,寓言3部,戏剧1部。然而这套丛书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除个别译本获得英美读者的欢迎外,大部分译本并未在他们中间产生任何反响。因此,《熊猫丛书》最后也难以为继,黯然收场。另一个发人深省的个案是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合作翻译的《红楼梦》在英语世界的遭遇。杨译《红楼梦》在国内翻译界备受推崇,享有极高的声誉,可以说代表了我们国家外译文学作品的最高水平。然而,在国内翻译界得到交口赞誉、推崇备至的杨译《红楼梦》,与英国汉学家霍克斯的《红楼梦》英译本相比,在英语世界竟然是备受冷落的。首先,英美学术圈对霍译本的实际认同程度远远超过了杨译本:英语世界的中国或亚洲文学史、文学选集和文学概论一般都直接收录或援引霍译本片段。其次,美国伊利诺斯州全州65所大学的联合馆藏目录表明,13所大学存有霍译本,只有两所大学存有杨译本。最后,以英语世界最大的Amazon购书网站的读者对两种译本的留言和评分为依据,我们发现,在有限的普通读者群中,霍译本获得了一致的推崇,而杨译本在同样的读者群中的评价却相当低,二者之间的分数相差悬殊,部分读者对杨译本的评论极为严苛。

3 影响中国文化融入外译环境的原因

同样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在外译的过程中却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反差,这不得不发人深省,让我们重新考虑译作的传播与接受等问题,去探寻那些真正影响中国文学、文化切实有效走出去的几个实质性问题。 首先,我们对翻译的认识上还存有误区。在绝大多数人的思想中,翻译无非是两种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我们要让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只要把那些用中国语言文字写成的文学作品包括典籍作品翻译成外文就可以了。应该说,这样的翻译认识不仅仅是我们翻译界、学术界,甚至是我们全社会的一个共识。那么,在这样的思 想指导下,我们在进行中国文学作品,文化典籍外译时,考虑的问题也就只是如何尽可能忠实、准确地进行两种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然而,这样转换出来的译文却在国外遭遇了冷待,无人借阅与问津,中国的文学、文化并没能因此走出去。因此,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翻译的本质。翻译的目的是要促成交际双方相互理解,达成有效的交流,而两种文字的转换仅仅是翻译的表象,因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更多的是要考虑译本能否与目的语的读者进行很好的交流与沟通。其次,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译入与译出这两种翻译行为之间的关系。译入与译出貌似都是两种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其实却有实质性的差异。译入是建立在一个国家、民族内在的对异域文化的强烈需求基础上的翻译行为,而译出在多数情况下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厢情愿地向异族他国译介自己的文学和文化,对方对你的文学、文化不一定有强烈的主动需求。因此,在从事译入活动时,只需忠实、准确、流畅的表达外来文学作品即可;而在译出时,则要考虑很多因素,诸如:目的语国家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趣味,目的语国家的意识形态,诗学观念等等。因此,如果我们依然使用建立在“译入”翻译实践基础上的翻译理论来指导“译出”的翻译实践行为,那么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最后,迄今为止我们中国的文学文化外译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个特殊现象,那就是时间差。所谓时间差是指中国人全面深入的认识西方、了解西方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而当代西方开始对中国人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也就是最近二、三十年罢了。这种时间上的差别,使得我们拥有丰富的西方文化积累,能够比较轻松地阅读和理解译自西方的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而西方读者由于对我们知之甚少,无法按我们的思维方式去阅读我们的作品。因此,当今的西方翻译家们在翻译中国的作品时,多会采取归化的手法,且对原作都会有不同程度甚至大幅度的删节。

4 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我们正不断努力着要将我们的文学作品和文化典籍推向世界,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然而当今全球文化西方化,甚至美国化的事实让中国文学文化外译之路布满荆棘。莫言作品的成功让我们似乎又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在中国对外译介的成功与失败中,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总结,探索出一条能让我们文学文化走出去的道路,才能让中国五千年的智慧为更多世人所了解。

参考文献

[1]高方、许钧:《现状、问题与建议——关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思考》,《中国翻译》,2010年第6期。

[2]王宾编著:《翻译与诠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3]谢天振 《莫言作品“外译”成功的启示》,文汇读书周报,2012,12.

[4]郑晔 博士论文《中国文学在现当代美国的传播和接受——<中国文学>(1951-2000)的对外译介为个案》

作者简介

刘媛(1980-),女,四川广元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外译译本莫言
过去的年
爱如莫言
文化翻译视阈下《流浪地球》的英文译制讨论及其对影视外译的启示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翻译中的“信”与“不信”——以《飘》的两个中文译本为例
柔性侵入:文化外译接受策略研究
如何讲述中国故事: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学的外译问题
民族典籍外译比较研究——以藏族《萨迦格言》英译本为例
莫言的职场启示
《孙子兵法》俄译本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