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益青“:做实做精”比“做大”更强
——访天益青种业公司总经理刘良柏

2015-05-24 16:14远航
种子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种业种子企业

◇远航

天益青“:做实做精”比“做大”更强
——访天益青种业公司总经理刘良柏

◇远航

初次见到刘良柏,是在甘肃酒泉召开“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与企业育种战略合作玉米育种技术深度培训会议”的当天。8月的酒泉天气炎热,炽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刚刚开完会的天益青种业公司总经理刘良柏未作休息,便马不停蹄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不好意思来晚了”,一句带有歉意的开场白,瞬间拉近了他与记者的距离。

中等个子,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浑身散发着沉着与儒雅之气。在采访过程中,刘良柏反复强调“践行好三严三实,是服务企业的根基”。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在他坚定执着追求的背后,读懂了他怀揣的对种业的那份希望与情怀。

做实产品——做大做强只是目标,做实做精才是追求

一粒小小的种子,是连接农民与企业的纽带。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品质保证是最重要的。在越来越多的种企追求“开拓疆土”、“扩大版图”的畸形状态下,有的企业则不贪多求大,坚持靠精细化、高品质来站稳市场,稳中求胜的天益青种业就是其中之一。

“毫无疑问,任何企业都希望有一天能够做大做强,但是在还没有步入强大阶段时,企业首先要从做实做精开始”,刘良柏一语道破企业在鱼龙混杂的市场竞争博弈中要有勇于亮剑、做实做精的精神。“其实企业‘做实做精’比‘做大’更强”,他说,“为了企业发展的长远之计,一味强调企业规模大、品种数量多,并非明智之举。”

天益青种业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做实做精”的发展战略为根基,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根植于“同心更要同行”的企业文化理念,将干部员工拧成一股绳。说起天益青种业的经营管理经验,做实做精的根本是“科技+质量+服务”。刘良柏骄傲地说:“目前公司之所以能够积极参与引领黄淮海地区小麦的发展,主要有三点:一是产品的科技含量高;二是产品品质好;三是推广服务到位。近10年来,公司引进、选育推广的烟农19、皖麦52、华成3366等小麦品种都是主导品种、更新换代品种,为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公司小麦自主育种能力提升较快,益科麦5号、华成863等益科麦系列和华成系列小麦苗头品种不断涌现。多年来,公司从未出现任何种子质量问题,也没有出现假冒伪劣现象,就是因为产品质量过硬、科技含量高,久而久之,群众购买种子的回头率就会高。”

刘良柏介绍,公司自2003年取得全国种子经营许可证以来,不断完善服务网络,拓展营销空间,经过多年的磨砺,成就了“天益青”良种品牌。2004年,公司又通过了IS0 9000-2000版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在刘良柏看来,一个企业如果不强调质量,没有突出优势,单纯地追求做大做强是“虚胖”,是“浮躁”,更是徒有其表。当前,天益青种业正以铿锵有力的步伐,以“做实做精”的精神夯实企业发展,着力打造好品质、唱响好品牌。

“我们和天益青合作了这么多年,只要你好好干,就不会亏钱”,和天益青合作多年的一位经销商这样说道。精细化的服务、可靠的品质、超高的工作效率,让客户看到了天益青种业人实实在在的“诚意”,这种诚意让客户非常满意。

做响品牌——做实做精的背后是天益青人的坚守

如今,在安徽宿州,提起“天益青”这个品牌,人们就会想到“高品质”、“放心”等字眼。由于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农户打造最安全、最有保障的种子,在消费者中逐渐形成了不错的口碑。正如刘良柏所说,天益青种业一直在抓品种质量,并且尽最大努力把这个品牌做好。在经历了市场沉淀后,公司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现在已在省内以及周边省市设立了300多家连锁网点和500余个种子经销处。

“这么多年,公司的品牌一直受到群众信赖,即便是宿州的一些上市公司,不经过多年的打拼,品牌信任度都不一定有天益青好。有一家国内知名的种业公司在宿州销售种子,与天益青合作,销售时产品的包装袋上标识天益青种子公司总代理,宿州的农户就会放心购买。”说起天益青品牌在当地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刘良柏深感自豪。

天益青品牌的知名度之所以能够在宿州市一直保持遥遥领先,刘良柏认为最重要的是公司坚持以“做实做精品牌,做大做强企业”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不仅给代理商家庭般的归属感,使他们能够与公司品牌共成长,还带领广大农户增收致富。

虽然天益青种业在市场已经逐渐显现出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但刘良柏深知,公司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企业发展实力同许多上市的种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他认为,只有把品种质量做精益,服务做踏实,科研实力做强大,才是对消费者负责任。

做强产业——以“徽商”文化为支撑,坚持走专业化道路

天益青种业公司总经理刘良柏

刘良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一个安徽人,对徽商文化有很深的感情,这种精神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我的血液和骨髓里,对公司的发展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刘良柏对记者解释了一番自己对“徽”字的理解。他说,安徽的“徽”字很有意思,“山”代表面对再大的困难也要有肯攀登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敢于攀登种业技术高峰的耐力;“系”指绳子,就是讲企业需要抱团,要借助合力发展壮大。刘良柏解释道:“一根筷子容易弯,十根筷子紧紧抱成团。”“双人旁”指大家要团结一心,凝心聚力。“反文旁”指公司要想走长远,需要文化底蕴,需要每一名员工受到文化的熏陶。

在刘良柏看来,只有够专注,才能够专业。正是专注,才使天益青在众多种子企业里脱颖而出。一直专注于种子的天益青,一定可以为广大的经销商和农户提供更优质的品种、更专业化的服务。

“天益青专注种业发展,最主要的成果不是一年能有多少营业收入,而是为公司培养了大批人才,这才是持续引领市场的生力军。我们提供的服务,更是从最早的粗放型服务,发展到精细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平台优势。”谈到公司在品牌规划方面的专业化道路,刘良柏道出了自己独特的制胜法宝:目前公司已经具备了完善的网络服务,全省有16个地级市,通过分级代理、重点培育,全面提升了栽培技术、农业知识、政府政策等相关服务。刘良柏告诉记者:“县有县级代理,乡有乡级代理,公司着力重点县重点培育、重点乡镇重点培育,把代理进行分级,让有基础的代理商先培训,然后挖掘重点培育对象,再进行一对一服务。”不仅如此,公司还经常以放电影、巡回培训的形式,送科技下乡,为经销商及农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在目前的种业市场洗牌阶段,企业必须具备一种能力优势,并做到极致,才有可能在洗牌阶段胜出。”那么,企业该如何转型升级呢?刘良柏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体制改革。“目前,我们正在不断发力,通过更大的资本进入,把核心产品推向市场。公司希望在两年之内上市。”他表示,在没有大幅资金积累的情况下,必须专注于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这需要着重在3个方面下工夫:一是提升产品质量及其稳定性;二是建立良好的市场信用,加强产品质量的可追溯体系;三是提高服务水平,拥有对客户需求细节的关注和改善能力”,刘良柏说。

在谈到当下京东、阿里巴巴等新型互联网企业纷纷转战传统种业市场,对传统种业市场造成的冲击时,刘良柏认为,只有落后的思想,没有落后的行业。京东进入农业,甚至是种业市场,其实是丰富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当前公司正朝着大数据、移动互联方向转型,目前已经与爱种网展开合作。借助互联网的翅膀,搭载好的产品,传递到消费者的手中,无疑是件好事。尤其是互联网进入市场以后,增加了产品进入市场的流速。”刘良柏同时认为,农产品非工业产品,其交易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才能完成,线上和线下如何能真正完成一个快速、便捷、完善的交易过程,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他希望,未来互联网企业能够在农业上多投入,和传统农业多交流,使更多的传统种业人不断学习到新鲜的、先进的种业经营手段。

做百年种企——建立优秀团队,走联盟化发展道路

当前,天益青种业不断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产品特色,注重人才管理,真正铸就天益青良种品牌。“企业在内功提升方面,一是思想要与时俱进,第二就是要提高人才管理能力,尤其看重员工的品德”,刘良柏说。公司的新人在入职以后,需要在不同平台锻炼,通过研发、生产、营销等部门的流转后,确定自己喜欢的岗位。“在科研岗上锻炼是第一课,一方面要锻炼自身的体能和吃苦精神,比如暴晒在太阳底下、观察种子的生长情况;另一方面要提高素养,用专业化知识和技术武装头脑。在锻炼的过程中,公司也对员工的兴趣、学识、阅历、品德拥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对不同的员工因材施教、因才录用”,刘良柏坚定地说。

在当前种企发展普遍遇到瓶颈的情况下,刘良柏认为,走联盟化发展道路会更有优势。他说,“同行之间首先不要对立,不要一心想消灭掉对方。当你的产品和别人家的产品有差距的时候,他不如你,你要继续保持优势,思想要绷紧弦,要有忧患意识,因为别人会奋起直追;如果你的产品不如别家,就要虚心学习,要始终保持虚怀若谷的态度,有句话叫做‘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他不认为“同行是冤家”。“即便别人背叛你,你也不能和别人结梁子,应该把这种对立情绪先掷在一边,心平气和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往往你这样做的时候,路反而宽了。如果大家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公司、个人的路子就成了‘死路’,要想盘活,必须有好的心态”,刘良柏说。

在采访过程中,刘良柏再三提及“三严三实”,表示定要牢记于心并且融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在记者眼中,作为企业的带头人,他不仅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从严要求自己,更是把“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天益青种业将会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以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的工作态度,不断向更高、更远的地方迈进。

猜你喜欢
种业种子企业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桃种子
可怜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