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冤仇人》批注式阅读

2015-05-25 19:20李浩文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散文情感

李浩文

【导读】

以下你要读的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文眼”,看到这个有“文眼”作用的标题——“可爱的冤仇人”,你想到了什么:

“可爱”与“冤仇”是一组相反的修饰词语,作者是先写“冤仇”呢,还是先写“可爱”?但,无论如何,情感线索应该是这篇文章的主线吧!

“可爱”也好,“冤仇”也罢,这篇文章应该是以事写情的吧!

“可爱”与“冤仇”共同修饰的中心词是人,这是一个怎样的人,竟让作者如此纠结?

……

有时候,探求猜想的合理性是阅读的原动力,那就请你读下去吧,并对照批注,看看你是否同意批注人的阅读感受。

可爱的冤仇人

(标题看似纠结,其实暗藏着文本的层次结构,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作者的情感,还有就是本文的线索,这的确是一个意蕴丰富的标题。)

吴念真

①我很讨厌那个警察,从外表就开始讨厌起。

(作者从“讨厌”起笔,一句话中就有两个“讨厌”,可见厌恶至极,“从外表就开始讨厌起”的言外之意是,对于那位警察的内在也肯定很讨厌。)

第一段:散文的“起”,直接引出写作的对象。

②秃头、凸肚,还有……狐臭(这种省略号之后的再列举,其实是在强调这位“警察”外貌上的特征有“狐臭”)。他的制服,从来没有平整过,不是少了扣子就是绽了缝。有一次,我妈好心地要他脱下来帮他补,他竟然穿着已然发黄、到处是破洞的内衣(警察的着装不及一般的村民,无论在哪个社会实属罕见,可见他的境况多么糟糕),腆着肚子和一堆矿工在树下喝起太白酒,配三文鱼。

③听大人说,他和主管不合,不但老是升不上去,而且分配的管区,就是我们那个从派出所要走一个小时山路才能到达的小村落。

④他没有太太。据说是在基隆河边淘煤炭时,不幸淹死了。不过,有个女儿,低我两个年级,她应该像妈妈,因为没她爸爸那么胖,长得还算好看。

⑤这个女儿,经常是我们那边的人送他礼物的好借口。春末夏初,我妈会到隔壁村落挖竹笋。看到他就会给一袋,说:“炒一炒,给你女儿带午餐。”(此段两个句子,话题与事例之间的承接很直接、紧密)

⑥过年。全村偷杀猪,那种没盖税印的肉,我父亲甚至会明目张胆地给他一大块,然后一本正经地说:“这块死猪仔肉(彼此心照不宣的漂亮借口,避免了警察的“为难”),带回去给你女儿补一补。(又承“好借口”)

第②至⑥段,散文的“承”。简要交代“警察”的人脉(人际关系),叙述了警察的生活境况。“承”是文章主体部分展开之前的必要铺垫。

以下部分围绕我与警察来展开叙事。

⑦父亲这辈子最大的缺点。就是好赌。每年至少有一次。妈妈因为赌博这件事,和父亲吵到离家出走,不是呛声要“断缘断念”当尼姑,就是要去台北帮佣,“自己赚自己吃”,最后,通常都是我按照她蓄意透露(这其中蕴含着恨与爱:恨丈夫的屡教不改,爱孩子与家庭,当然还有给自己台阶下的智慧)给别人的口信,去不同的地方求她回来。

⑦有一次,我受不了,把这样的事写在日记上,老师跟我说,可以写一封检举信给派出所,要他们去抓赌。

⑨老师特别交代说:“要写真实姓名和地址,不然,警察不理你。”

⑩不知道是老师太单纯还是我太蠢(“太单纯”与“太蠢”其实是一个意思,因对象不同表达不同而已。这一句是作者回忆往事时,自己站出来,直接发表看法。从叙事的角度上看,此句可删掉;但此句属于插入性的句子,增强了叙事的“味道”——提示下文,一切皆因“太单纯”而使然。)。我真的写了信,趁派出所的服务台没人的时候,往上头一摆,然后跑开了。

{11}两三天后的一个周末,下课回到家,我看到那个警察开心地跟父亲以及其他叔叔伯伯在树下喝酒聊天,他一看到我,就说:“应该是他写的吧(败笔,前面说写了真实姓名的呀,此句应改为“是你小子写的吧”),没想到小小的个头文笔却那么好。”

{12}他竟然把我那封检举信拿给半个村子的人观赏。

{13}我被父亲吊起来狠狠地打,叔叔伯伯还在一旁加油添醋地说:“这么小,就学会当告密者,该打。”

{14}最后拦阻父亲并且帮我解下绳子的,也是他。从那时候开始,到我离家到台北工作,在那段时间里,我再也没正眼看过他一次(语言简洁,恨到骨髓。通过细微动作来写恨,比直接写心里恨,更生动,更令人难忘,妙笔)。

第⑦至{26}段是散文“转”。散文中“转”的部分,就是内容的展开部分。在散文中,“承”与“转”是“理性感受”与“展开的事件”的关系。

其中第⑦至{14}段是“转一”,这是正传,即沿着“讨厌?”来展开故事,所以,这一部分的情感基调是“可恨?”。

{15}再看到他,是将近二十年之后的事。

(紧承上一段的最后一句,衔接事件,这是常用的段落甚至事件之间的衔接方法。)

{16}那时,父亲因硅肺病经常住院,有一天,我去医院探视,打开病房的门,闻到一股浓烈而熟悉的狐臭味(从厌恶的角度突出人物特征),不用说就知道,坐在父亲床边的那个老人是谁。

{17}他笑着问我:“还认得我吗?”

{18}我心里说:“要忘掉你,还真难咧。”

(“要忘掉你,还真难咧。”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我相信大家都懂。)

{19}他得意地跟我说:“刚刚我还跟你父亲讲你写的电影《多桑》,我眼光真的不错,小时候就看出你文笔好。现在,不但在报纸上写文章,还‘写电影,写得这么出名。”

(作者的编织技巧实在太高明,你看“狐臭味”与“文笔”,“母亲”与电影《多桑》,在叙事的主体部分若隐若现,仿佛是若续若断的线头,随时可连缀。这是大技巧,是小说家的专长。)

第{15}至{19}段是“转二”,还是正转,仍是沿着“讨厌”来展开故事,强调了作者对被吊着挨打这件事的耿耿于怀,这一部分的情感基调是“可怨”。

{20}最后一次看到他,是在父亲的告别式上。

(紧承上一个过渡句“再看到他,是将近20年之后的事”而写,使全文的叙事线索连贯)

{21}那是一个台风天,跟大多数人一样,他全身湿透,比较特别的是,他还没拈香就先走到我的面前,嘴唇颤动好久,哽咽地说:“要孝顺你妈妈哦,你爸爸跟我说过,说他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你妈妈……”

(他的“特别”在于他把自己当成了我的亲人。具体分析如下:⑴从他“还没拈香就先走到我的面前”的行为中,可以看出他急于叮嘱我的心理;⑵从他“嘴唇颤动,哽咽”的神态从可以看出他的无比悲伤的心理。)

{22}不知道是现场线香的味道太过浓烈,还是怎样,虽然靠我那么近,近到可以清晰看见泪水,顺着他深深的法令纹,流到下巴,我都没有闻到他身上有任何让人不舒服的异昧。(与上文“闻到一股浓烈而熟悉的狐臭味,不用说就知道,坐在父亲床边的那个老人是谁”形成照应和对比,突出了人物之间的亲密关系,因为正是这种亲密关系“过滤”了他的异味)

第{20}至{22}段是“转三”,这次是“反转”。作者的叙事基调由“怨恨”转到了“可亲”。

{23}几个月前,我去一个大学演讲,结束的时候,一个孩子过来问我,认不认识某某某?他说,那个人是他的外祖父,就是当年害我被父亲吊起来打的警察。

{24}他说,外祖父常放《多桑》的DVD给人家看,然后跟人家说:“那个警察就是我啦,那个吴念真记得我哦。”

{25}他说,他外祖父死了,两年前的冬天。

(这句话太重要了!看似闲笔,却是文章主体部分的叙事线索,因为全文就是围绕我与警察之间的故事展开的,行文缜密。)

{26}出殡的前一晚,他们把《多桑》的DVD在他的灵前又放了一遍,因为外祖父曾经说,电影里的那些矿工都是他的至交,“万一那一天……他们一定会来帮我带路,跟我做伴。”

【多桑】由日语演变而来,是“父亲”的意思。吴念真的父亲曾经在日本人开的金矿中工作过,所以容易得“硅肺病”。

【拈香】非亲属关系的友人,以右手之大拇指、食指、中指拈起一小撮香粉,提至眉中,向逝者行注目礼。

第{23}至{26}段是“转四”,也是“转进”,是相对于“转三”的“转进”,因为作者的叙事基调由“可亲”转到了“可爱”。警察的可爱表现在:警察的炫耀方式可爱,警察对于人死后,是由好友引导进入另外一个世界的想法也很可爱。

全文读完了,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你觉得警察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可爱之处?从警察的角度来看,警察对作者怀有怎样的情感?

【领读】

本文围绕我与警察主要写了四件事,通过这四件事,作者对警察的印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认识上,作者明白了:小时候自己所憎恨的人,长大后会发现那人其实很可爱,因为内心的善良可以屏蔽对方的所有不足。情感上:作者对警察的情感经历了一个跌宕的过程:“可恨”——“可怨”——“可亲”——“可爱”。

为了突出这些印象的变化,作者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从可恨写起,抑少扬多,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故事更精彩,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表达丰富的情感,作者语言平和、冲淡却句句有韵味。如文章的最后一句:“万一那一天……他们一定会来帮我带路,跟我做伴。”这一句,看似平淡,甚至“愚昧得可笑”,可是读了之后,我们就是笑不起来,它是“荒诞的幽默”,更是情深到极处的表达——到另一个世界也要和昔日的矿友做兄弟。

从全文的表达方式和行文思路上看,本文主要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几乎没有议论性的句子,这与作者寓情于事的写作风格有关,这样给人一种娓娓道来的亲近感。在叙事中作者或通过语言来表达言外之意,或通过描写来渗透情感,引导读者咀嚼语言,使人越读越有嚼劲。好的文学作品就是这样:用真挚的情感感染人、用淳朴的事理启迪人。当事理已经隐约可见的时候,如果狗尾续貂,只会令人大败口味,所以本文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结尾”——事件戛然而止,情感蕴藏于心,事理了然已现。

在分析散文的结构时,我主要借鉴了中国传统的文法结构,即起承转合的章法来分析文章的结构与思路,至于起承转合有哪些变式,我在这里暂且不表。但我认为,起承转合可以帮助我们,通过各层次之间的关联,辨明作者的行文思路,乃至可以帮助我们探求作者的写作意图,这对于我们细读文本是很有价值的。

[作者通联:武汉市东西湖教育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散文情感
散文五章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被情感操纵的人有多可悲
失落的情感
情感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