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以外生于泥土的穿青人

2015-05-26 20:07郑双双
青年时代 2015年5期
关键词:青衫草鞋民俗

郑双双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49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成分仅次于云南,居全国第二位。鲜有人知的是,除了这49个少数民族,贵州还存在着游离于少数民族以外的一群人——穿青人。

穿青人:贵州八种待定民族之一。因“居土日久”,古时称“土人”,而又“衣尚青”;自明代称为“穿青”并自称“青族”;因以山魈为图腾崇拜,他们又自称为“山魈人马”。在历史上穿青族是一个苦难深重而坚韧不拨的民族,著名民族识别专家宋蜀华先生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穿青人是汉族的一支,是明朝朱元璋派傅有德、沐英征讨云南时从江西、江苏等省随军迁移到贵州的。战争结束后,这部分军人以及他们的家属留居当地,与当地土著通婚融合,两地文化交融,天长日久就成了今天的穿青人。

穿青人现分布于贵州省西部的毕节地区、安顺市、六盘水市、黔西南、黔南五个地、州、市所属二十多个县,人丁稀薄。由于多次考察所遗留的疑问,穿青族暂不在我国56个民族中,其身份证上所注民族为“穿青人”。待定的民族身份、独特的民风民俗使穿青族充满神秘色彩。从前穿青民族服饰人别于汉族的标志是妇女不缠足,喜穿细耳草鞋或反云勾鼻花鞋。穿青人还喜欢在脚部扎青色绑带,穿三节衣,两节袖的滚花边大袖衣,拴腰带,戴大勾耳环,梳三把头。所谓三节衣,就是两节袖的花衣服。当代诗人陈绍陟的诗歌《穿青衣》曾这样描述穿青人的衣着:

细耳草鞋轻盈如云有风一阵

有花一朵

母亲传下的踩山大脚

站得稳硝石

站得急草尖

青青绑腿缠累山间流水

青青衣裙飘忽云勾花边

梳起三把秀发有杀天苗劲

腰系一条长带有媚地柔情

嫁到姑妈家去

寥寥几句诗歌,就让身着青衫的穿青姑娘摇曳着婀娜的身姿从书卷中款款走出来。在节日里,精彩的民俗活动就粉墨登场了。穿青人的传统民俗活动有打磨磨秋、滚龙秋、车秋、高秋、滚坛子、翻羊马、撵母猪窝、打鸡儿棍、抢鹅蛋、扯皮蜂、打麻辫等,这些民俗活动十分精彩且特别。这份“特别”不仅体现在穿青人的节日里,甚至贯穿着穿青人的一生。民间通常有穿青族民俗十八礼数之说,如婚礼上的姑表联亲、背鸡认亲、以鹅押礼、打亲闹亲、砍亲路和照亲路、草鞋陪嫁、披露水衣和戴雨帽,丧葬礼上的草鞋荐亡、竹棍报丧、买水浴尸、垫鸡鸣枕、火把送葬、鹊窝掩井等闻所未闻的独特穿青民族礼俗,这都是穿青人数百年来文化间碰撞与沉淀而流传下来的瑰宝。

穿青族,一个身着青衫,没旗帜的民族,却是华夏文明绚丽的一笔。

猜你喜欢
青衫草鞋民俗
冬季民俗节
七十七双草鞋
民俗中的“牛”
民俗节
“巨鞋”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青衫逸
谁的青衫负了容颜
爷爷的草鞋
一日就是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