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无人机采访新规

2015-05-28 09:59梁晓轩
检察风云 2015年7期
关键词:美国联邦航空

梁晓轩

在美国使用无人机报道新闻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长期以来并未被法律予以肯定。2015年1月12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宣布他们近期与美国航空管理局签订了一个协议——新闻网络媒体即将被允许使用无人机收集新闻资料。自此,无人机报道新闻的时代已经到来。 (图/东方IC)

无人机技术迅速发展,为媒体获取新闻素材创造了条件

无人机原本用于军事目的。2001年,随着无人机在反恐战争中大放异彩,在民事领域运用无人机技术也愈发成为社会各层面的关注焦点。一批民用无人机公司应运而生,逐渐开发出体积小、重量轻且操作更加灵活的微型无人机。无人机也从军事、农业领域逐渐被应用到市政管理、警务活动和交通摄像中。

2011年,波兰的一家公司研制了一种小型无人飞机,并使用该无人机对华沙示威活动进行了实验性质的航拍,其画面质量超过想象。同年,在美国,以新闻学闻名世界的密苏里大学林肯分校和凭科研能力著称的内布拉斯加大学联合开展了使用无人机获取媒体素材的研究,并联合建立了无人机实验室,试图跨界开发出能够适应现代媒体需求的新闻报道专用机。除此之外,对于使用无人机进行采访可能造成的道德越轨和法律问题,该实验室还开展了关联研究,力图从法律和伦理道德出发,探讨使用无人机报道新闻的可行性。

相当一部分媒体人认为,无人机能够极大程度上改善新闻图片的质量,减轻记者的公关事务,并且有利于解决近年来困扰媒体界的三大问题:第一,观众对于媒体爆料的“专访”和“独家”性追求不断强化;第二,希望获取到更直接的现场照片。第三,无人机可以将记者从最耗时的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新闻的分析、求证和提炼工作中。新型无人机的出现将为新闻报道带来很大便利,这种飞行器可以深入到许多记者无法进入的地方采集各类新闻图片,操作得当甚至可以越过管理方的监管,捕捉到许多独家画面。相对于大型传媒集团,小型媒体则更难获得第一时间的采访机会。所以,小型媒体更加渴求第一现场的新闻爆料,这种新工具可能将很快为小型媒体记者们所关注。

实时报道占领华尔街,无人机粉墨登场

自媒体时代,迅速普及的智能手机、层出不穷的各社交类网站,使得普通民众,只要懂得使用社交软件,就可以成为自媒体,一对多的发布信息的能力,缔造了无数的知名博主和平民爆料人。事实上,在示威活动中,许多参与人都使用了智能手机,并将拍摄到的场景直接发布到社交网站或个人主页上。

在美国的占领华尔街示威游行中,许多参与者不停地拍摄示威现场,并同步发布到推特或脸谱网等社交网站上。混杂在人群中的还有部分微型飞行器,它们装载了摄像头,能够满足拍摄图片的基本需求,部分媒体人甚至使用了一种具有自动识别功能的高级无人机,它不同于传统微型飞行器,并不完全依赖于人的操纵,可以通过芯片和电子系统识别出建筑物、障碍物的基本轮廓,这样一来,使得操作者能够与第一现场保持一定距离就能够获知现场发生的一切,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脱离”警方的管制实现近地航拍。

由于媒体行业对于时效性和新闻独家性的天然追求,许多小媒体公司甚至打算运用无人飞机和花重金雇佣直升机的大媒体抢新闻。不只是草根记者,一些大媒体也开始注意无人机了。传媒大王默多克已经在他的实验性新媒体《日报》上,多次采用了这种报道方式。可以说,无人机报道新闻的时代已经到来。

使用无人机采访违背美国航空管制规定,美国媒体人不断抗争

尽管无人机已经开始在新闻报道中使用,甚至引起了媒体人的热议和称赞,但是其合法性却有待管理当局予以肯定。

根据法律,美国的航空可以分为三类:即军事航空、商用航空和通用航空。其中,商用航空和通用航空属于民用范畴。将通用航空细化,则其经营范围涵盖了公务飞行、私人飞行、飞行员训练、农业、勘探观测等。而无人机作为一种较新的飞行模式,并未在除军事用途外的民用领域予以法律确认,更何况使用无人机采访有可能导致侵犯公民隐私权问题,所以无人机并未得到官方肯定。

2011年,一名来自奥地利的摄影师,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附近遥控一架小型无人机,并利用该设备上的摄像工具进行商业拍摄。事后,美国联邦航管局(FAA)以违法无人机使用规定为由,对该摄影师处以罚款1000美元的裁决。而实际上,无人飞机早已在新闻媒体开始悄悄发挥作用,充当了“空中记者”的角色。所以,当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对奥地利摄影师处以罚款时,引起了看似无关的美国主流媒体的集体抗议。

针对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对无人机的封杀之举,美联社、《纽约时报》等14家知名媒体,采取集体致信的方式,向美国联邦运输安全理事会抗议航空局的处罚裁决,他们认为该机构的决定,违反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干扰了新闻媒体机构采集新闻、报道事件。

2011年11月,纽约警方在“占领华尔街”后期清场过程中的禁飞令则更加激化了美国政府与媒体界的矛盾。警方在清场活动中选择了一个比较敏感的时间点,并实施了空中管制,禁止一切飞行器,包括禁止媒体使用直升机与无人机从空中进行报道。

事后,纽约警方否认了其发布禁止令的说法。这种前后不一的说辞显然让媒体愤怒,现场的各大媒体都曾表示,在清场行动中纽约警方曾试图全方位封锁他们的报道渠道。英国《卫报》宣称:“纽约警方封锁了曼哈顿下城地区的空域,使得媒体无法使用飞行器进行航拍。警方还用面包车和警戒线将媒体挡在公园外面。”与此同时,警方对于潜伏在示威者当中的“卧底”记者喷洒催泪瓦斯,甚至对于亮明身份的记者实施抓捕。纽约当局对此的解释是为了保障记者的人身安全。这个说法显然站不住脚,也完全没有必要为了所谓的安全而封锁空域。

随后,包括美国《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时代》周刊和英国《卫报》在内的各大知名媒体,都作回应——纽约当局为了让媒体闭嘴,居然邪恶到连天空都不放过的地步。

此后,媒体界与政府围绕新闻自由口水仗不断,并为实现无人机新闻报道不断努力。

联邦航管局放开民用无人机管制,美国政府即将制订新规

正如美国法律的规定,无人机的使用范围尚不涉及新闻采访,但也未有法律以直截了当的形式单纯禁止,诸如“占领华尔街”中禁飞令都是以行政命令的名义作出的。那么,能否使用无人机采访这个问题亟待通过立法或法律解释的方法予以解决。

此外,无人机较为灵活的特性,也引起部分人的担忧。媒体对于名人隐私、科技或商业秘密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将无人机用于爆料名人隐私、搜集公民的个人信息,不得不令人担心。如果无人机进一步为私家侦探等社会调查组织所掌握,则对公民权利的侵犯更大。对此,美国国会在最近的立法草案中写道“任何人、团体或国家机构未经财产所有者许可,不得使用无人机或其他无人飞行器来监视他人、物产和行业活动。”立法者试图通过列明无人机的禁用领域来限制滥用无人机。

司法率先为无人机报道破冰。2014年5月,美国的一个行政法官裁决称,联邦航空管理局目前尚未颁发有关商业用途使用无人飞机的规定,因此不能将现有的规则强制覆盖商业使用领域,此举颇有“法无禁止即可为”之意。其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表示,将颁布商业领域使用无人飞机的详细规定,并着力解决无人机空管规则问题。

2015年1月13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其官方主页宣布,该机构已经进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开展了一个合作研究和开发协议(CRDA),该协议规定,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将与佐治亚技术研究所(GTRI)努力开发符合安全要求的无人机,以避免可能造成的权利争议。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将利用这一协议收集无人机能够安全地进行新闻采集业务的各类数据,以此为依据制订无人机进行新闻报道的基本框架。可以期待,无人机即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新利器。

编辑:黄灵yeshzhwu@foxmail.com

猜你喜欢
美国联邦航空
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批准拆除克拉马斯河上4座大坝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制定法先例的解释功能研究*——基于美国联邦制定法裁判应用的探讨
美国联邦应急管理规划分析研究与发展趋势(下)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发布无人机身份识别和跟踪建议
美国联邦量刑过程中无罪开释行为的适用之惑及其应对策略
FM-CDR和航空无线电导航ILS,VOR的兼容分析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谈谈美国联邦和地方的电动车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