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行甲:“优秀县委书记”炼成记

2015-05-30 10:48褚朝新贾宸琰李昊阳
党员文摘 2015年9期
关键词:陈行甲巴东县巴东

褚朝新 贾宸琰 李昊阳

2015年6月30日,中组部表彰了102名优秀县委书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县委书记陈行甲名列其中。

在巴东甚至在湖北,“优秀县委书记”陈行甲都算小有名气。他以一系列不寻常的言行,给这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官场注入了新气象。

“话都讲到这个份上,

还有人试图给我送礼”

巴东县地处鄂西,总人口约50万,其中贫困人口17万。

但巴东贫困并不等于政治清明、官员清廉。

一次,一个老板到陈行甲办公室谈工作,临走,留下一个袋子,说是一件衬衣。陈行甲打开包装盒,衬衣下有信封,里面装的是港币。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面值1000元的港币,一共20万元。”陈行甲说。

还有一次,一个老板去找陈行甲,给他带了点纪念品。陈行甲当时非要开包看看是什么,打开一看,是两根金条。

“我的脸色当时很不好看了。这个老板说,‘放心,这是我用现金买的。见我脸色越来越难看,他又说,‘这个是我去宜昌买的,不是在巴东买的。言下之意,是收下这两根金条很安全。”

2014年9月,陈行甲率70多名巴东官员去他曾任市长的湖北省宜都市考察。在宜都一个投资7000万元的柑橘园,1.6万亩柑橘把官员们镇住了。

2015年3月2日,在巴东县一次纪委全会上,陈行甲问道:“反思我们巴东,这些年我们花掉的国家项目资金共有多少个7000万元?可是我们有没有哪怕一个这样的项目?我们的钱都到哪儿去了?”

2014年,巴东县纪委查处了一个案子:一个投资300万元的项目,中标者事后交代,项目前期费用花了30万元,给时任镇党委书记送现金50万元,给具体负责该项目的镇党委副书记送现金20万元,该副书记没敢要,上交了。此外,中标者还给镇政府交了20万元管理费。

“这才300万元的项目,连花带送就出去了120万元,多么舍得!他还要赚钱,可想而知,真正落到工程建设上的资金有多少。现在大家去看一看,哪里还看得出国家投过钱的痕迹?”陈行甲在纪委全会上问在场的官员们。

不光地方的小老板,巴东的地方官员们,也有不少人想给陈行甲送礼。陈行甲到巴东任职的第一年春节,曾有个镇党委书记给他打电话,说已到了他家所在地宜昌,想拜个年,被他拒绝。

不收礼,带来的是疏远和隔膜。陈行甲说,此后,这名镇党委书记虽然工作很努力,但很少到他办公室汇报,也几乎没跟他交过心。

2015年初,在县长单艳平当选后的人大闭幕会上,陈行甲公开讲述了这个故事,并再次强调自己不收礼,希望下属们不要再纠结春节送不送礼的问题。“我和艳平同志深入沟通过这个问题,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带好巴东的风气!大家想啊,如果我不收,艳平不收,那么你给别的领导送钱干什么呀?有什么用啊?”

“可我的话都讲到这个份上了,还是有人试图给我送礼。”陈行甲说。

陈行甲心里的另一个痛,是他虽然不收礼,仍有其他官员收。邓明甲在担任副县长期间,直接找分管部门如林业局、畜牧局等部门索取现金50余万元。2015年3月,他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另一个是曾与陈行甲搭档的原县长刘冰。刘冰于2014年调任恩施州交通局党委书记,2015年任恩施州政府副秘书长,近期已被停职调查。

“刘冰上交了170多万元,目前正在接受调查,要说清楚这些钱的来源。”湖北纪检系统一名官员透露。

“干什么都有人反对”

“镇委书记和镇长不团结,镇委书记不得重用,镇长不得接任书记。”这类话,陈行甲经常在大会上公开说。

陈行甲这么说,事出有因。

2011年10月,陈行甲从湖北省宜都市市长任上调任巴东县委书记。

陈行甲到巴东后的第一个大动作,是整治县城里违章违法建筑。“我到了后,有人跟我讲,巴东出了‘邓玉娇杀官‘冉建新暴死等大事件,再出大事就是垮楼死人,因为县城里到处是随意盖的私楼”。

在县城里高耸十多层的私楼,不少是砖混结构,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后果不堪设想。而巴东县城依山而建,地质灾害多发。

“这些楼的背后,都有违规违法干部的影子。最后我整治了535栋违法违章盖的楼,罚款4000多万元,但一个腐败的干部都没抓到。”陈行甲说。

陈行甲后来禁止中午饮酒和官员赌博,也遭到反对。有一个副县级官员公开对陈行甲说,你是讲普通话的,你不懂我们土家族,喝酒是我们的民族风俗。

禁止赌博的规定出台后,一名副局长被抓到,县委准备对其撤职重惩。有两名老干部找到陈行甲求情:“他打一场牌输赢三四百元,你就要撤他的职,那全巴东人都会嘲笑你。”

陈行甲问为什么,老干部说,“全县人民都知道,巴东打牌打得最大的是一个县领导,你不敢抓他,拿一个副局长出气,大家当然会嘲笑你”。陈行甲无奈,最后对那名副局长从轻发落。

在州委书记王海涛看来,陈行甲在巴东除了利益上的阻力,观念上的差距也是他施政的一大阻力。

陈行甲第一次去最偏远的乡镇金果坪乡调研,小轿车走了六个小时,一路颠簸。

“我是县委书记,坐的车还是好的,还这么不方便,可以想象老百姓到镇上、到县里办事,是多么的不方便。”陈行甲相继提出修桥修路和“农民办事不出村”。

修桥修路,基本达成共识,巴东三年里共投资26亿多元,全县322个村通了水泥路。

在试点成功后,巴东最终将21个部门的87个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纳入网络平台,实现了村民在村里就可办理相关审批事项。

2014年6月4日晚,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报道巴东县“农民办事不出村”的做法。陈行甲说,“从2009年到2011年,‘邓玉娇杀官‘水布娅翻船‘冉建新暴死,一年一次轰动全国。这一次,巴东以正面形象面对全国。”

“官当到多大算是大?”

在查处一个腐败工程时,一名上级官员跟陈行甲打招呼:遇事留一线,工程质量问题,可以让老板多出点钱再弄。你是县委书记,你说有问题就有问题,说没问题就没问题。

在一次大会上,陈行甲把这句话公开了,“我把这位领导算是得罪完了”。

单艳平和县纪委书记黄光辉有时候觉得陈行甲讲话尺度太大,劝他有些话不要说或者在内部会上说但不要上网,“家丑不可外扬”。

有一次,陈行甲在大会上点名东瀼口镇财经所,“2012年购买柑橘花了222710元,接待及购买土特产开支338864元。柑橘平均按两元一斤计算,22万元就可以买11万斤,按给一个人送20斤计算,就可以送5500人;33万元的接待开支,就算是365天每天搞接待,平均一天就是928元。一个财经所才20多人,这么大的开支让人震惊!”

“我劝他,这个就不要上网了。”单艳平说,可最终上述内容还是上网了。

在巴东,曾一度有这样的说法,“即使是巴东街上拉板车的,只要搞定个把关键人,借个资质就能中个标,倒手就是钱”。2014年,巴东有名的“中标大王”被抓,九名重要单位的局长和副局长和五名企业老板被查处。

陈行甲说:“‘中标大王在恩施影响很大,我向州委书记汇报了。书记给我短信回复:顶你!这个感叹号给我很大的鼓励。”

这几年,巴东的变化很大,这些变化老百姓都感受到了。

2012年,陈行甲的父亲去巴东看望他,“他跟我说,县城脏得下不去脚”。现在,全城道路整洁,有了出租车和公交车,老百姓办事方便了。

“一身正气,一身杀气,一身朝气。”湖北省委第三巡视组组长樊仁富在巴东巡视时如此评价陈行甲。

看似风平浪静的巴东,仍有暗流——有人公开威胁陈行甲。

陈行甲说:“有省委和州委领导的支持,我不怕!”当地的论坛上,有网民给他留言,“巴东50万老百姓支持你、保护你”。陈行甲说,他信。

对于陈行甲的仕途,恩施官场有两种说法:到此为止,或平步青云。

“我能当个县委书记已是祖坟冒青烟。官当到多大算是大?以我这点底子,能当这么大的‘官,太够了。”陈行甲说。

(金卫东荐自2015年7月2日《南方周末》)

猜你喜欢
陈行甲巴东县巴东
王银成 情系三峡 心念巴东
真诚是最好的文字
陈行甲 从县委书记到公益名人
巴东,巴东
陈行甲:县委书记唱歌推介旅游引争议
托起人民的“健康梦”——巴东县卫生计生工作“十二五”回眸
“网红书记”陈行甲
往事
产业链上党旗红——巴东县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扫描
山区贫困县促进市场主体发展的对策——以巴东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