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栽培的基本技术

2015-05-30 10:48张立娥
新农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缺苗土壤湿度农家肥

张立娥

玉米是台安县主导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粮食作物首位。玉米具有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种植简单,产品易于销售等特点,农民种植积极性很高,但管理过于粗放,存在诸多减产减收现。台北区农业站总结提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供农民参考。

1 良种

良种就是好的种子。标准是品种综合抗性强,即要选折抗旱耐劳抗病抗倒高产品种;籽粒饱满、整齐一致、芽率高。值得注意的是种子买到家后一定要挑选,去除废粒,大小粒分开,这样播种时才能保证种子出苗和长势一致,没有三类苗。后期才会果穗均匀,少有小棒,少有秃尖,容易高产。购买的种子如果没拌种或包衣,需播前7天左右药剂拌种,用丝袋子摇均,放置通风干燥处阴干,这样处理的种子可形成综合抗性,更抗病抗虫。

2 良法

良法就是好的播种方法。要视当年的气候现状而定。施肥法,春播时如果土壤湿度大,最好种肥同时下,但要做到种肥隔离,肥要距种子5厘米处深施8~10厘米,这样施肥流失少,利用率高且不易烧种,容易保全苗。播种法,最好采用双粒点播,隔1株去1株,确保不丢苗或少丢苗,按每棒0.25~0.4公斤计算,亩保苗增加200~300株,亩增产增收50~120公斤。肥料选择:最好使用包膜控释肥,作物根系粗壮,须根多,肥效利用率比普通复合肥增加0.5~1倍,籽粒饱满,灌浆足不秃尖,一般亩可增收50~100元。

3 良田

从土质上讲,是指不酸化不板结,富含腐殖质和微生物的田块。要想有这样的土质需要增施农家肥,合理施用氮磷钾复合肥,营造一个能持续生产的土壤环境。农家肥要充分腐熟,尤其不能把未腐熟的禽畜粪便直接施入田地,以免烧苗造成缺苗或花苗现象;没经腐熟的农家肥还会夺取土壤中固有的氮肥,使作物苗期缺氮而苗小偏黄,这两种现象都会减产减收。如果施入生鸡粪,腐熟过程较长,减产幅度会更大,秋天玉米呈现早熟、翻秆、米质下降,甚至过早倒伏。农家肥腐熟方法,绿肥只需挖个坑,添加草、秸秆等物质,再加入适量的水,等待时日腐烂就可以了。禽畜粪便方法,当年的禽畜粪便需堆放充分喷淋水分120﹪,然后用废旧塑料布盖好压实,20天左右中间部分基本腐熟,再重新喷足水分后把表层粪肥翻倒入中间或底层,重新盖好覆盖物,经过20天左右再重复这个过程,几次翻倒后就可放心使用了。

4 良态

是指好的气候条件。农事生产每年气候都遇到不同程度的旱、风、涝、雹、低温寡照、虫、病等灾害,风调雨顺不多见。这就要求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勤下地勤观察,注意气象预报,根据不同气候状况做相应农事操作。以减少不良气候带来的影响。

4.1 看天看地看时

所谓看天,就是看播种时的天气状况,主要是温度,台安地区春季播种一般在4月中旬到5月中旬气温稳定在15~18℃、地温稳定在10~12℃1周以上时,就可播种。如果遇到气温偏高年份,可适当提前播种;如果遇到气温偏低年份,则需延迟播种,否则会造成粉种缺苗。看地,就是看土壤墒情及土质状况,如果土壤表面偏旱,而下部墒情好,播深可以增加到4~5厘米,不宜再深,否则种子将无力拱土出苗。遇到这种状况要及早去除表土1~2厘米,帮助幼苗及早拱土。如果土壤湿度较大,播种深度2~2.5厘米,镇压要隔天,镇压不能太重,否则可能出现镇压过实形成硬盖,出苗困难。尤其是手动播种器种植的农户,更要注意脚踩方法,人不能在播种垄上行走,而要人走垄沟,用脚在苗眼上带土,轻踩苗眼土使之平整不形成硬盖,幼苗容易出土,以后喷施除草药时也不易造成因积水而伤害幼苗。这种状况尤其在粘土土质上播种,更要注意不能镇压过实,对于壤土和砂土不易发生此现象。近年来吉林、彰武等地连片打小井喷灌种植,提高抗旱抗涝能力,提高出苗率,产量提高,其他适宜地区可以学习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

4.2 看苗情

主要看出苗率。近几年台安地区采用单粒播种,常造成缺苗少苗,建议采用以下方法增加产量。

在不同播种田块,地两头和中间垄沟处,播下一定数量的种子,以备雨天或坐水移栽,增加亩保苗保证产量收入。

播种10~15天查看苗情,发现缺苗及时补种。但选择品种必须注意三个不能选:秆矮的不能选、生育期过长的不能选、幼苗长势缓慢的不能选,以免形成小苗、弱苗,不能结实,这样的苗,抢夺营养,影响通风,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不但不能增产,而且势必还会造成减产减收。补苗选择合适的品种很重要,实践表明:明玉2号、明玉3号玉米种较适合补种。这两个品种生育期适中,株高3~3.2米,穗位1.5~1.7米,出苗快,长势强,很快撵上前期播下的品种,能正常或基本正常结实,因此被农民誉为“最佳后补”。

除草剂使用,视土壤湿度和土质情况而定。如果土壤湿度不足,需要适当增加水量以便形成水膜起到良好的封地杀草作用。如果湿度过大、地块过洼,需等地块没有积水、稍见干时施药,以避免药害造成病苗、小苗、弱苗或毁地重种。注意不能在中到大雨时或前1天施药,因为这样天气喷药会加大药物(尤其是2,4-D丁酯)的下渗使种子比草提前遭遇药害。有的没等幼苗发育正常又再次施药,会使小苗萎蔫停止生长造成大幅度减产。施药时应选择晴好无风天气,早晨或下午4~5点效果最佳。

虫害是玉米减产的一大重要因素,仅玉米螟虫1项2014年台安地区玉米严重倒折,结实不成粒,小棒现象普遍,减产有的在5成以上。玉米螟的防治,在北方每年6月中旬开始发现螟虫危害,台安地区6月17日左右发生。生物防治一般投放赤眼蜂卡,先后投放2次,间隔7天;药剂防治采用辛硫磷颗粒剂、呋喃丹颗粒剂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撒施心叶中,每株1~2粒即可。防治黏虫等可利用黑光灯、杀虫灯诱杀成虫,或在田间设置枯草把和杨树枝把,诱集成虫产卵,集中消灭。需提早集中扑灭高密度发生区,尤其田间地头杂草密集的地方,发现黏虫及时用药以防移到其他作物上为害;可用20%马氰乳油1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高粱田禁用)喷雾。

5 适时晚收

对于不同品种,尤其是晚熟玉米品种,收获过早势必造成减产。晚收会使子粒积累更多干物质,提高米质,增产增收。如果时间来不及时,也要先割倒,放置7天左右,让果穗自身经过后熟,以便增产增收。

猜你喜欢
缺苗土壤湿度农家肥
如何发酵农家肥
农家肥堆腐要适度过度腐熟危害不小
昆明烟区农家肥的基本特性与安全性现状研究
土壤湿度传感器在园林绿化灌溉上的应用初探
基于51单片机控制花盆土壤湿度
玉米缺苗坏种的原因及保苗栽培技术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田间出苗率和保苗率
火星丁丁当·农家肥
四川盆地土壤湿度时空分布及影响因子分析
中国不同气候区土壤湿度特征及其气候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