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输液疗法的临床应用

2015-05-30 07:37郭昕等
新农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热原补液输液

郭昕等

输液疗法是通过静脉补充某些液体、电解质及药物以维持体液平衡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和体液平衡有重要意义。输液本身可延缓病情,为治疗赢得更多的时间,多数病例均可通过输液疗法达到较好的治疗目的。但输液疗法应用不当也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如何正确利用输液疗法也是极其重要的。

1 输液疗法的意义

补充液体,通过注入生理盐水、血浆等液体扩充血管容积改善组织灌流。可治疗脱水及休克等症状;补充营养调节渗透压,通过注入葡萄糖、氨基酸、电解质等补充机体所需营养,调节体液的渗透压;调节酸碱失衡,通过注入碳酸氢钠、氯化镁等酸性或碱性液体调节血液酸碱度以稳定机体内环境;加入药物,静脉滴注可使药物迅速作用、药效迅速;利尿排毒,通过大量补液加快机体代谢速度,增大排尿量以达到利尿排毒的目的。

2 输液疗法常用液体

2.1 林格氏液

又称为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晶体溶液之一。每1000毫升含氯化钠8.5克、氯化钾0.3克、氯化钙0.33克。林格氏液比生理盐水成分更完全,可替代生理盐水使用。在酸中毒、高钠血症、手术及休克复苏的治疗时使用较好;在林格氏液的基础上加入乳酸钠即为乳酸林格氏液。乳酸盐可在肝脏内转化为碳酸氢盐,不宜与血液共同输入。为防止乳酸不能及时代谢,输入量也应控制准确。

2.2 葡萄糖注射液

有5%浓度的等渗葡萄糖注射液及10%、20%、50%的高渗葡萄糖注射液,可用于治疗高钾血症、低糖血症及饥饿性酮病等病症。

2.3 碳酸氢钠溶液

1.4%溶液为等渗液、5%为高渗液,可直接增加缓冲碱,纠正酸中毒且作用迅速,是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的首选药物。在紧急抢救酸中毒时,亦可不稀释而静脉推注,但多次使用后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

2.4 右旋糖酐40

又称低分子右旋糖酐,是一种血浆代用品,静脉滴注具有扩充血容量的作用,还可以降低血液黏滞性,改善微循环,可用于治疗低容积性休克及预防深部静脉形成的血栓。

2.5 羟乙基淀粉

又称706代血浆,系含6%羟乙基淀粉的黄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本品具有较好的扩充血容量作用,主要用于创伤性休克、失血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也可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大量输入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2.6 营养补充剂

理论上营养补充剂的配方包括蛋白质、氨基酸、葡萄糖、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实际中可根据具体病例配制合适的营养补充剂,其中营养补充剂内最常见的为葡萄糖。

3 输液反应

输液反应为临床采用输液疗法治疗疾病的各种非治疗效应,为医源性不良反应,由于输液反应所导致的临床症状较多,加之有个体差异,因此输液反应无可预见的规律性。常见的输液反应主要有4种。

3.1 热原反应

引起机体致热的物质主要是细菌内毒素,机体对细菌内毒素有一定的耐受范围,当被污染的液剂进入机体达到的剂量超过机体耐受值时便产生热原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血压升高,瞳孔散大,白细胞减少,严重者伴有呕吐甚至休克死亡。

3.2 热原样反应

由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引起的类似热原反应的反应。由于加工、运输、贮藏、药物配伍等不当因素导致输液剂中混有不溶性微粒,当输液剂中的不溶性微粒超过机体耐受值时,就会产生热原样反应,与热原反应相似。

3.3 过敏反应

机体对于输液剂产生过敏反应,临床表现除皮肤红肿瘙痒外,也会出现热原反应的症状。

3.4 不良反应

由于细菌或真菌污染的输液剂进入机体所引起,此类反应较为严重,可导致急性细菌性感染反应,如菌血症或败血症等。

4 输液疗法注意事项

4.1 输液量

临床上输液量的确定方法主要是根据机体症状及红细胞压积前后比值确定脱水程度,再对照体重计算出补液量。轻度脱水补液量为体重的3.5%左右,红细胞压积前后比值为0.6~1。机体表现为口干、有渴欲、排尿减少,皮肤弹性稍减弱等症状。中度脱水补液量为体重的5%左右,红细胞压积前后比值为0.4~0.6,机体表现为口干舌燥、渴欲明显、眼窝下陷、皮肤弹性减弱、血液黏稠、微循环障碍等症状。重度脱水补液量为体重的8%左右,红细胞压积前后比值小于0.4,机体表现为眼窝深陷、内眼角腔扩大、角膜干燥缺乏光泽、精神沉郁或昏迷、血液黏稠呈暗红色、微循环高度障碍等症状。

4.2 输液速度

正确掌握输液速度对于输液疗法的效果起到重要作用,输液速度不当是造成输液反应的主要因素。输液速度首先应根据个体差异及具体症状进行调节,对于多数病症输液速度大约为3毫升/分钟;对于休克、中毒等急性症状,为了迅速扩容加快代谢速度应快速补液,可按4.5毫升/分钟的速度滴注;对于心肺功能不全的患畜输液可导致肺循环血量剧增、导致肺水肿,因此输液速度应尽量减缓至大约1.5毫升/分钟,同时观察输液状态,随时调整输液速度。对于老年及幼犬由于心肺功能减弱,代谢缓慢,因此输液速度应减缓至大约1.5毫升/分钟。根据病情调节输液速度,如脱水早期补液速度稍快,之后速度减缓。

输液速度除根据个体因素进行调节外,输入液体种类也是重要决定因素,一般速度药液:主要用于补充每日正常生理消耗量或为输入某些药物如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等,速度大约为3毫升/分钟;慢速滴注的药液:主要对于高渗、刺激性较大、过敏性及对心肺代谢器官负荷较大的液体,如高糖、钙剂等,尤其是静脉补钾速度必须缓慢且浓度稀释至0.3%以下,输液速度大约为1.5毫升/分钟;快速滴注的药液:使用甘露醇、山梨醇等药剂治疗脑水肿,为使药物在血液中迅速形成高渗透压,使组织中液体渗透到血管消除组织水肿而快速大量补液。在使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严重感染时,为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峰值而快速滴注抗生素;但再快速补液时,应严密监视病情,防止出现心衰、肺水肿等症状,输液速度大约为4.5毫升/分钟。

4.3 配伍禁忌

由于治疗过程中联合用药的广泛使用,药物间的配伍禁忌问题也尤为突出,正确配伍药物与输液剂是输液疗法能否成功的关键。药理性配伍禁忌即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互相配伍后,由于药理作用相反,使药效降低、抵消,甚至副作用增强的现象。另外,此类配伍禁忌要根据临床需要而变化,有时对于某些药物中毒的解救则需要药理作用相反的药物进行治疗,此时则不属于配伍禁忌。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02149);

作者简介:郭昕(1992-),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动物疾病防治研究。E-mail:598192312@qq.com

通讯作者:李林(1978-),男,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动物疾病防治研究。E-mail: lilin619619@126.com

猜你喜欢
热原补液输液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补液盐
浅析针剂生产中热原的控制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心脉隆注射液热原检测方法的比较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颈枕输液袋
超滤在丹参注射液生产中除热原的应用考察
关于注射剂热原控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