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缘何提出考试权之独立

2015-05-30 07:35张焰武仇野
学理论·中 2015年9期
关键词:科举考试

张焰武 仇野

摘 要:孙中山在西方“三权分立”的基础上提出“五权分立”,即增加了考试权和监察权。那他为何提出此想法?从历史资料中寻找,大致可有以下两种解释:一是孙中山认为“三权分立”存在制度缺陷;二是孙中山认为考试和监察皆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好制度理应继承。那么,这两项制度到底好在哪里呢?笔者想从科举考试制度的相关内容中寻找孙中山关于提出考试权独立的原因。

关键词:考试权;科举考试;文官制度。

中图分类号:D69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088-02

考试是为国选才的必要手段,然而把考试权从宪法层面独立出来,与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并列在理论上是值得商榷的,在实践中也是实施乏力的。考试的目的是为政府选拔人才,而所需人才的数量、专业都需要行政机关提供,考试后人才的录用也离不开行政机关的配合,因而考试权是无法真正独立,做到与传统三权平等的。

一、孙中山考试权的产生

(一)孙中山考试权产生的思想基础

孙中山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还没有西方那样实行宪政的思想渊源。所以,孙中山试图从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中发掘一些与西方宪政文化相似的东西,考试就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产物。尽管科举废除,皇权体制瓦解后,这项制度也随之消失,但西方政制中有与科举考试这项古制有相同的制度,这就是文官考试制度。“外国从前只有三权分立,我们现在为什么要五权分立呢?其余两权是什么地方来的呢?这两个权是中国固有的东西。中国古时候举行考试和监察的独立制度,也有很好的成绩……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流弊,便要采用国外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督权,连成一个根本的完璧,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1]779。因此,考试被孙中山吸收到了五权宪法思想之中。

(二)孙中山考试权产生的理论基础

西方学者对三权分立国家吏治问题和考选制度的一些新见解,给孙中山五权分立的提出提供了理论支持。使其萌发出就这些不完备和存在流弊的三权分立制度提出大胆的想法,他在谈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喜斯罗写的《自由》一书时说道:“说到这里,兄弟想到从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有一位教授喜斯罗,他著了一本书名叫《自由》,他说三权是不够的,他主张四权。他那四权的意思,就是将国会的弹劾权取出来做个独立的权。他的用意,以为国会有了弹劾权,那些狡猾的议员往往行使弹劾权来压制政府,弄得政府动辄得咎”[1]486因此,弹劾权要从国会各项权力中分离出来,和另外三项权力相互独立,这样才能防止它的弊端。喜斯罗针对三权分立所提出弹劾权,虽与考试权的独立问题毫无相关,但这一思路给孙中山考试权之独立问题的提出提供了一个思路和借鉴。

(三)孙中山考试权产生的个人情感因素

从孙中山的人生经历中我们会发现,孙中山其实是一个传统的人,对传统的中国文化是比较认同的,这从他的早期人生经历和政治活动中能够看得出来。“1875年,9岁的孙中山开始入村塾读书,从《三字经》《千字文》等幼学读物入手,接受最基本的传统文化教育。”[2]147從小就接受传统的国学教育的他对中国的科举制度还是认同的。“通过考试制度来挑选国家人才。使优秀人士掌管国务。如今天的一般共和民主国家,却将国务当作政党所一手包办的事业,每当更迭国务长官,甚至下至勤杂敲钟之类的小吏也随着全部更换,这不仅不胜其烦,而且有很多的流弊。”[3]51

二、孙中山的精英政治观

孙中山认为国家的治理用的是人才,即精英治国。而人才在整个社会中是少数的,要想把社会中的人才都能吸纳到国家机构中为国家和人民做事,就要通过选拔,而不是通过演讲竞选产生。他认为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有以下缺点:一是使国家官吏更替频繁;二是使有口才的人在选民中间运动而当选,无口才但有学问的人却被闲置;三是用财产等资格来限制选举权,背离自由平等观念。由此孙中山提出了考试权理论,认为能否建设一个既民主有高效的近代国家关键在于官员的选拔质量,为此政府官员必须经过精心挑选。

那么,如何选拔官员呢?通过考试。孙中山在演讲“五权宪法”时指出:“美国的宪法不完全,他们便有人要想方法去补救,不过那种补救的方法还是不完备……最好的补救方法,只有限制被选举人……我们中国古代有个古法,那个古法就是考试……共和时代考试是万不可少的……考试本是一个很好的制度……宪法中能加入这个制度,我想是一定很完备,可以通行无疑的”。[1]487孙中山认为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出来的官员才是真正的人才,他的这一有关考试权独立的论断,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底蕴,是在对中国传统科举制度全面评价和批判西方民主国家选举制度流弊的基础上形成的。

但是,科举制度在清末就被废除,而且废除的原因就是它的腐朽不堪,为何孙中山还要传承呢?这就要从科举考试产生的社会背景中寻找答案。

三、从科举制产生的社会背景分析孙中山考试权理论

科举考试是在九品中正制之后产生的,九品中正制被科举考试所取代是由一定的原因的。九品中正制主要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选官制度实际上是两汉时期察举制的一种延续和发展。该制度在选拔官员的方法上采取的是“选举”的形式,具体的以家世、道德、才能为标准,对全国各地的贤能志士进行选拔。将其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曹魏时对人才的提升和使用有重要作用,但到了西晋时期,官员的选拔被世家大族所垄断,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情况,九品中正制也走向了灭亡的境地,随之而来的隋朝大一统,王朝百废待兴,急需要人才来建设和巩固政权,而原来的世家大族已不复存在,九品中正制已失去了其社会根基。此时,如何才能巩固新生的王朝政权?唯有通过考试的方式向全国公开招募德才兼备的人员。因为考试的方式,一方面不需要像九品中正制那样通过世族大家的举荐,普通人步入仕途的门槛降低,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就能谋得一官半职,“这时的科举制度刚刚冲破了以门第取人的九品中正制的樊笼,正处在具有很大活力而能发挥积极效力的崭新阶段,可以说是人才的解放。”[4]867另一方面,统治者通过公开选拔,鼓励了大量处于社会底层的寒门子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这对巩固新生王权是很有作用的。“对人们通过考试竞争而进入仕途来说,就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公平性和广泛性,使得一部分处于社会中低层而了解社会实际的优秀人物取得参与政治和管理国家的权利。这样既能够调动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扩大选取各种人才的范围,又能提高行政官员的素质,完善封建的管理,从一个方面促进了当时社会的进步和强盛。”[4]868

中国的科举制度有着自身的优点,这被西方史学家总结为:一是科举考试的选拔方式使更多的年轻人静下心来研读经义,避免了不学无术;二是通过对经义的学习使自己充满学识,变得有智慧;三是保证通过科举这样的人才选拔方式提高官员的素质;四是官员任职后,皇帝有权力因官员表现不合格而予以解除;五是通过免除考试相关费用来达到考试的公平性。孙中山高度肯定科举制度为人才选拔的最佳制度,可以相对公平公正地為国家选拔人才。考试权独立是中国的良制。对清政府1905年废除科举,当时他就说“往年罢废科举,未免因噎废食,其实考试之法极良,不过当日试之材料不良也”[5]332。

四、孙中山考试权理论的评价及意义

孙中山的考试权理论已经超越了古代科考传统:第一,将考试权单独划分出来,与立法、行政、司法并列、相互制约,为理论的巨大创新。“将来中华民国宪法,必要设立独立机关,专事考选权”[1]88,“国民大会及五院职员,与夫全国大小官吏,其资格皆由考试院定之”[1]166。孙中山反对将考试权纳入行政权中,“考选权如果属于行政部,那权限未免太广,流弊反多,所以必须成立独立机关才得妥当”[1]88。第二,孙中山认为西方的文官制度仅仅将事务官的选拔纳入考试之中是不恰当的,因为“他只能适用于下级官吏……虽稍有补救,也是不完全的”。更具体地来说,他主张把考试制度的涉及范围扩大,不仅事务官需要考试,政务官的选拔也需要考试,这样才能达到选拔优秀人才的选拔目的。“凡候选人及任命官员,无论中央与地方,皆须经中央考试铨定资格者乃可”[1]603,实行“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定了他的资格,无论那官吏是由选举的抑或委任的,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1]88。国家可以通过考试选拔一大批国际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无论是建立高效政府,还是发展社会经济的需要,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人力资源都是不可少的。通过考试权的行使,国家能够最大深度和最大广度地得到各方面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也能够保证录用人员的基本素质,因为在决定录用之前,已经将从事工作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作为考查内容进行了考试,只有通过考试的人员才能被利用或授予资格。不但如此,考试权的设置对于弘扬社会正气,防止腐败徇私有着积极的作用,其设置背后所隐含的价值理念及其对社会生活其他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而深远的。

有学者评价:“因考各部署的文官而立一个与行政等院平头的考试院,差不多就像以牛刀刮脸。不但考试不能按时考试,各部署衙门也因此不能依自己的需要,随时考试常任的有专技的职员。浪费了国币,还阻碍了工作”。[6]诚然,考试权落实到具体制度时,确实需要一定的独立性与超然性,而英国的文官委员会,日本的人事员虽然没有达到从我国行政地区权分立与之并立的地步,但亦有超然和独立性,在实践中也运行良好,如今台湾地区的“修宪”,本就虚化的“考试院”更成为废除的焦点。尽管考试权不必独立出来与传统三权并列,但孙中山先生的考试权理论极富特色,沿袭了科举考试的传统,比较吸收了西方国家考选的方法,考试理论的形成和实践,使得选拔人才的制度的办法得到解决,从此奠定了此后民国数十年的公务员选拔机制,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从而在更高的境界上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考试发展道路,在今日仍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张海鹏,李细珠.中国近代通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3]叶匡政.孙中山在说[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4]白寿彝.中国通史:第6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5]孙中山全集:第4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邓丽兰.域外观念与本土政治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60.

猜你喜欢
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答案解析
“科举考试”
官韵文献的发展与流变
浅谈明清时期对科举舞弊的刑事处罚
试分析科举考试的利与弊
浅谈古代福建建阳书坊出版的应对科举考试的参考书籍
岁岁游学路,冷暖私塾情
中国科举考试“末班车”——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殿试二甲第二名林世焘之子林松年谈科举
科举考试的投考资格——从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第25题说起
中国科举考试与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