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县少花蒺藜草防治试验研究

2015-05-30 07:37霍艳哲等
新农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烟嘧磺蒺藜烟酸

霍艳哲等

少花蒺藜草是近年来彰武地区普遍多发的有毒害草,俗称草蒺藜,一年生,带有须根,叶片呈剑状,少花蒺藜草生长旺盛、适应环境的能力极强,耐寒、抗寒,繁殖能力强,比较适合沙化治理区生长,能夺取同区内优质牧草所需养分,从而影响优质牧草生长,使得优良牧草产量降低,影响了草场的植被和品质,降低彰武县畜牧业的生产水平。彰武县现有天然草地面积115万亩,少花蒺藜草侵蚀危害地块面积近100万亩,占85%以上。因此,防治少花蒺藜草的侵入危害,保护草原生态已成为当前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本试验通过对少花蒺藜草的生物特性等方面的研究,采用化学和物理方法抑制少花蒺藜草的生长,控制少花蒺藜草大范围的危害。

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选择位于彰武县阿尔乡北甸子村的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区内,从中选取4块样地做对比试验,试验区地块为天然草原补播改良地块,常年平均降水量480毫米,无霜期156天,地表为风积沙丘,土壤为生草风沙土,有机质含量在0.2%以下,少花蒺藜草危害覆盖度在70%以上。

2 试验方法

在4个试验地块分别采取物理和化学防治方法对有毒害草进行防治。在每个试验样地上分为A、B两块地,A采取物理方法,B区采用化学方法。在物理试验中,将地块A按面积分成3块,A-1、A-2、A-3,A-1采用人工刨根的方法,在其生长前期防除;A-2采用人工抽穗的方法,在果实成熟前拔除;A-3采用便携式割草机进行人工刈割。化学方法中,将试验地分为两块,B-1和B-2,B-1采用烟嘧磺隆+咪唑乙烟酸试验试剂,分别对少花蒺藜草的2~3叶、4~5叶、6~7叶进行不同剂量的用药;B-2采用精喹禾灵+咪唑乙烟酸试验试剂,分别对2~3叶、4~5叶、6~7叶进行不同剂量的用药,试验三次重复,于施药后10~15天调查少花蒺藜草的数量并计算防治效果。

测定少花蒺藜草防治效果采用的经验公式为:

3 试验结果

见表1,在试验地块1上,采用物理方法的3个小区前后的防治效果比化学的防治效果稍好,尤其是采用刈割方法为95.2%,效果最佳。而化学防治方法中,采用给4~5叶期用药比其他叶期效果更明显,均在90%以上。

见表2,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都达到80%以上,效果都很明显。采用刨根和刈割的防治效果为92.3%和93.8%;而化学试剂烟嘧磺隆+咪唑乙烟酸的少花蒺藜草在4~5叶期时防治效果最佳,平均值都在85%以上。

见表3,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效果都很明显,但物理方法相对较好,采用剖根和刈割的防治效果都超过90%;而采用化学试剂烟嘧磺隆+咪唑乙烟酸在4~5叶期时防治效果95.2%,效果显著;采用精喹禾灵+咪唑乙烟酸的防治效果也在85%以上。

见表4,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效果均很明显,采用烟嘧磺隆+咪唑乙烟酸的叶期在4~5叶的防治效果在95.4%,同期最高。

4 经验总结

采用剖根、刈割方法防治效果都达到90%以上,但采用人工拔除的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少花蒺藜草生命力强、传播快,可粘附于衣服、皮毛,有极强的蔓延性,不利于抑制少花蒺藜草的生长。

采用化学防治方法的防治效果都在85%以上,4~5叶期采用精喹禾灵+咪唑乙烟酸试剂比同地块同时期采用其他试剂效果明显,而采用烟嘧磺隆+咪唑乙烟酸的试验区防治效果平均值最高,采用化学试剂总体效果好。但化学防治有药害,对牧草作物有灭生性,导致草原植被盖度明显下降,地表裸露,不利用防风固沙。

物理方法防治效果明显,且不会对牧草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但人工除草费时费力,又对时间要求严格,必须在刈割期完成刈割工作,否则大大影响试验结果。物理方法适合小面积地块采用;化学方法的稳定性、对少花蒺藜草防治效果及时间控制上都有优势,适合大面积采用,烟嘧磺隆+咪唑乙烟酸防治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烟嘧磺蒺藜烟酸
烟嘧磺隆对甜玉米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途径中关键物质的影响
谷子和玉米叶片光合荧光参数对烟嘧磺隆胁迫的响应差异
又被蒺藜扎了
平肝解郁的蒺藜
相转移催化合成2-氨基异烟酸
一株烟嘧磺隆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与途径
铽-2-甲硫基烟酸掺杂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研究
玉米田合理使用烟嘧磺隆
烟酸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