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领导干部战略思维能力

2015-05-30 10:48吴德贵
人事天地 2015年9期
关键词:战略思维谋划全局

编者按: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严三实”的讲话中提出“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并对“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出了科学阐释,赋予了明确内涵。总书记说:“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总书记又说:“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實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能不能把总书记关于“谋事要实”和“创业要实”的要求落到实处,能不能卓有成效地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一个先决的条件是必须努力造就一大批德才素质好、综合能力强的领导干部队伍。本文将分期刊发广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客座研究员吴德贵应北京市委宣传家网站邀请完成的一组评论性文章:“在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中努力提高领导干部五种能力”,即战略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统筹谋划能力、岗位胜任能力,与广大读者共同分享。

战略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要义之一。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礼记·中庸》提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意思是,要想成就任何一件事,都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认真的准备和周密的安排。没有准备的盲目行动,只能是虽忙忙碌碌却一事无成。预,就是准备,是努力,是奋斗,是实践,是付出;立,则是成功。有了精心的准备、艰苦的努力、不懈的奋斗、扎实的实践和巨大的付出,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所以说,预是成功的基础,不预则是失败的根源。鼠目寸光难成大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未雨绸缪胜过亡羊补牢。 中国古代兵圣、东方兵学的鼻祖孙子在《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篇”中写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很显然,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争的最高境界。不战,是指没有流血冲突。但这里的不战,绝不是厌战、怯战,也不是没有能力应战,而是掌握了战争主动权后,对冲突形式进行把握,形成的强烈的军事力量和状态的对比,迫使敌对一方主动认输,从而达到保存实力、避免流血、减少社会灾难的根本目的。所以,不战的后面是积极的备战,需要有更高的能力和技巧。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和平解放北京,就是不战而胜的典型战例。在对北京和天津进行了分割包围以后,政治宣传上主张避免流血和平解放,在社会舆论上宣传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在军事上用打天津来展示战斗力威慑北京。以上种种彻底动摇了傅作义顽抗的决心,最后采用和平方式将北京交到了解放军手中。

战略一词经历了由特指到泛指的过程。战略一词,原本是军事术语,特指关于战争的谋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战略一词被逐步拓展到经济社会发展变革的诸多方面,于是乎:经济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战略、科技发展战略、外交发展战略、教育发展战略、人才发展战略、医药卫生发展战略等众多专项战略,以及国家战略、地方战略、行业战略、企业战略等应运而生。战略引领,已成为引领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理念,正在被广泛地传播和推崇。

战略思维,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之一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战略和战术的有机结合,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所谓战略思维,是指要有战略眼光,要有全球意识。要掌握和运用鸟瞰法,要善于从全局、整体、长远审视、判断和处理问题。战略思维的基本要求是: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统揽全局、驾驭各方,善于把握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根本方向,应时而为,顺势发展,趁势而上。党的十六大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提出努力提高五种能力的要求,具体是: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首次被列为领导干部的核心能力之一,但是在五项能力中排序相对靠后。随着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党中央对长远发展的战略布局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各级领导干部总揽全局的战略思维能力强调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具体。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总是善于从全局角度、以长远眼光看待问题,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体现出恢宏的战略思维。他强调,要树立大局意识,善于从大局看问题,放眼世界,放眼未来,放眼一切方面。他强调,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他要求,要加强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华东调研听取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汇报后,强调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明大势、看大局,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基本走势,把我们所处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分析透,把我们前进的方向和目标理清楚,把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搞明白,坚持立足优势、趋利避害、积极作为,系统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讲话站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立足当前面临的困难挑战,着眼今后5年发展全局,既提出目标明确的任务书,又给出破解难点的方法论,为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注入了信心动力。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战略思维的讲话精神,就是要视野开阔、胸襟博大,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做到既抓住重点又兼顾一般,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既熟悉国情又把握世情。切实增强战略定力,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态度明确,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平心静气、静观其变,在制定政策时冷静观察、谨慎从事、谋定而后动。

不能谋全局者谋不了一域。领导干部必须学会,在全局中定位,在整体中思考,在系统中安排,在大局下行动。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十三五”发展谋篇之年。领导干部必须学会打一、备二、看三。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先生曾经讲过,领导者要做三件最重要的事情,一是定战略,二是建班子,三是带队伍。柳传志把战略问题放在了三件要事的首位。万通集团创始人冯仑先生也曾经讲过领导者要做好的三件事,一是看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二是算别人算不清的账,三是做别人做不了的事。他具体解释了有三件事一般人做不了,必须领导者亲自做,即战略谋划、文化构建、人才开发。冯仑也把战略谋划放在了首位。笔者也一直认为,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必须集中全力做好五件最要紧的事,这五件事必须亲力亲为,他人无法替代。一是战略,二是文化,三是组织,四是制度,五是人才。我还认为,一把手要谋长远、抓大事、用能人,要总揽不独揽、宏观不主观、果断不武断、放手不撒手。美国第二十八届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讲过一句名言:“我有一项永远做不完的工作,那就是谋划未来。”著名的华人企业家李嘉诚先生曾经讲过,一个国家,皇帝忙,表明将相无用。一个军队,将军忙,表明凝聚力不够。一个家庭,支柱忙,表明即将出问题。一个单位,领导忙,表明可用的人不多。历史上所有伟大的人物、政党以及如今伟大的商业领袖,有谁在整天忙着做事的?他们每天干的最多的就是七件事:一是组织人脉;二是学习成长;三是把握方向;四是分析市场;五是战略布局;六是总结经验;七是制定打法。一个伟大的领袖,如果整天忙着做事,就失去了领袖的价值和意义。李嘉诚讲的七件事,都不是微观的具体的琐碎的事务,而都是事关全局的整体的长远的系统的战略性问题。

以战略思维为指引,科学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既是魄力更见智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世界经济环境仍然比较复杂、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的情况下,能不能准确分析、把握我们面对的时和势,紧紧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对战略定力的严峻考验,也是对战略谋划、治理能力的实战测试。认清形势方能处变不惊,找准问题才会心中有数,科学谋划就能出奇制胜,从而有效破解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完成好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等艰巨任务,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再上一个大台阶。战略上充满自信,战术上高度重视,从来都是我们克敌制胜、攻坚克难的法宝。12个“五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所进行的一系列战略谋划,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适应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既立足自身条件和优势,又积极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积累了不少经验,成为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有效方法。谋划“十三五”时期发展,要坚持底线思维,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把难点和复杂性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种风险想得更深入一些,把各方面情况考虑得更周全一些,搞好统筹兼顾。把最坏的情况想充分并做好应对准备,就更有把握争取最好的结果。推动中国巨轮稳健前行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单兵突进、孤掌难鸣,难收全局之效;平均用力、力散必弱,只会步履维艰。关键是要着眼大局、抓住重点,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改观,以协同推进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头绪多要求高任务重,而改革始终是根本动力,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始终是重点任务,通过改革创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始终是基本导向。只有紧紧扭住改革这个关键,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等具体工作,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做好系统谋划、整体部署、协同推进,才能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引领下实现“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

猜你喜欢
战略思维谋划全局
Cahn-Hilliard-Brinkman系统的全局吸引子
量子Navier-Stokes方程弱解的全局存在性
强化责任勇担当 统筹谋划抓落实
落子山东,意在全局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战略思维
谋划
“四个全面”是辩证统一的战略思维
新思路:牵一发动全局
战略思维:领导干部的必备能力
谋划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