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改变传统统计工作模式

2015-05-30 13:01王晓英
关键词:统计模式信息化

摘 要:燕山石化公司的统计信息化使企业的统计工作逐步走到了中石化的前列。GCT系统、ERP系统和MES系统在企业中的推广应用,逐步改变了传统的统计模式,使统计数据更准确、统计方法更科学、统计报表更规范、统计发布更及时。

关键词:统计;信息化;模式

0 引言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信息技术的现代化水平,也越来越反映一个社会、一个企业的发展、经营和管理水平。作为大型国有炼化企业的燕山石化公司,积极贯彻集团公司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方针,加快推进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应用步伐,提出“打造数字燕山,建设智能工厂”的信息化战略目标,统计信息化作为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部分得以蓬勃发展,统计工作模式正伴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悄然发生着变化。

1 企业统计信息化的含义

信息化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是指在统计业务流程中进行信息化建设,提高统计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统计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包括互联网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在内的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手段,开发建设统计信息资源,实现统计信息的采集、传递、加工、处理、共享、管理和发布全过程的信息化,企业统计的目的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统计调查分析,提供统计分析报告和咨询意见,并在这个过程中实行统计监督。因而企业统计信息化可理解为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通过信息数据资源的快速传递和实时处理,不断提高生产、经营、销售、决策等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动态过程。

在燕山石化的生产统计工作中,MES系统、ERP系统和GCT系统称之为统计工作必不可少的三大系统。

2 GCT系统的应用,规范了统计报表,使统计数据整理信息化

GCT系统,全称为统计技术经济指标提升系统,其主要作用是按照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在系统中定义完成的来源去向基础数据。基础数据的收集仍然依靠基层统计人员手工完成。基础数据收集完成后,经过一级数据整理,根据系统搭建的统计模型要求,手工录入到系统当中,通过系统逻辑运算和系统中设计的报表样式及报表公式,自动生成统计报表,并实现统计数据的系统上传功能,向总部数据库上传企业数据,满足中石化总部的统计需求。

GCT系统的应用,把统计人员从填报各式各样的报表中解脱出来,规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石化统计技术经济指标体系和统计报表体系,实现统计信息加工整理的自动化、现代化、科学化,实现统计技术经济指标体系和统计报表体系的规范化。

3 ERP系统的应用,规范了统计业务,使统计数据分享信息化

ERP系统,全称为企业资源计划或企业资源规划,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重要应用软件之一。该软件成功实现了企业资金流、信息流和数据流的“三流合一”,使统计数据与会计数据、财务报表有机联系起来,大量的统计数据以公司的经营业绩形式得以展现,实现统计数据的成本化。

ERP系统的应用,使公司会计、财务人员通过系统自动处理统计人员的录入数据,实现了统计数据的自动分享,统计数据也由单一的生产、消耗类数据,逐步延伸到采购、销售、成本类数据,扩充了统计范围,提升了统计在生产经营环节中的重要性。

2014年底,中石化总部实行系统的集中整合,使得中石化系统内部的企业单位业务、流程、编码、规则都统一设置、统一管理,规范后的系统,更有利于总部管理层面对各下属企业的管理和调控。

4 MES系统的应用,改变了统计基础数据的收集方式,使统计数据收集信息化

MES系统,全称制造执行(管理)系统或生产执行(管理)系统,此系统集成了工艺、设备、计量、调度、统计等生产层面业务,实时记录装置生产的物料移动、能源数据关系,以及生产和统计之间的平衡差异。

MES系统在燕山石化公司的成功应用,填补了生产过程控制层和经营管理层之间的生产执行层空缺,实现了上下层信息系统之间的紧密集成,改变了统计数据的收集方式。在MES系统实施之前,生产的过程数据经过DCS集成平台收集后,每天由基层统计人员到控制室抄录消耗数据,再整理到统计提升系统中,形成统计报表。而实施MES系统中,系统自用采集到实时数据库中,再按照系统的取数逻辑,自动形成来源、去向流,记录每一条生产数据让每个数据都自动采集,提高了统计数据的质量,实现了“数出一门,量出一家”的数据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强大的生产实时数据库,把统计基础数据资料都保存在企业数据库中,有助于统计人员充分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为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提供优质服务。

5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缩短了企业统计工作链

统计技术经济指标提升系统、ERP系统和MES系统的应用,涵盖了统计业务流程從收集、整理、传递、分享、发布到分析的全过程,把统计人员从繁重的基础数据收集中解脱出来,从繁杂的统计报表整理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了统计效率。

燕山石化公司是中国石油炼化企业中率先实现“日平衡、日封账、日进ERP”的企业。通过MES系统和ERP系统数据的整合集成,促进了企业月结提速,实现月结日当天出具统计报表,次月首日出具主要财务报表,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科学的数据依据赢得了时间。

6 燕山石化统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6.1 企业统计工作中的信息化建设,因系统种类繁多,最终的结果是使统计人员从数据收集、处理中解脱出来,又陷入到众多的系统数据核对工作中。

就燕山石化公司来说,MES系统作为多套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来源,同时给《内部模拟利润管理》、《存货分析管理》、《盈亏分析管理》等系统提供日数据,而系统之间取数正确与否,就需要统计人员根据不同的取数口径,进行系统间的数据核对,提出偏差原因,再由系统开发人员进行系统维护,如此反复才能保证每套系统数据的准确性。

6.2 企业中统计人员对系统的认知和应用水平还达不到管理的需求,特别是既拥有统计专业知识,又懂信息技术开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缺乏。

企业专业化重组后,与生产紧密联系的统计人员和计量、检定人员经过整合变成了专业的统计调查中心。脱离了生产现场的统计是缺乏生命力的,统计人员对生产数据的收集判断能力正在逐渐减弱。

6.3 对统计数据分析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企业对统计人员的培训和重视程度还不够,使统计分析没有真正发挥出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的作用。

虽然燕山石化在统计信息化建设中还有以上诸多问题,但是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相信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式下,统计信息化必将彻底颠覆传统的统计工作模式,带来统计工作的快捷、便利、高效。而统计信息化建设比将进一步降低统计成本,提高企业统计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皙婷.关于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J].现代商业,2013(25).

[2]王琴.企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和思考[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2(01).

[3]张鑫,袁才鑫,任慧琴.浅谈新经济下的企业统计制度改革[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12).

[4]国家统计局数据管理中心.我国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电子政务,2010(Z1).

[5]洪奕东.浅谈基层统计工作的地位[J].现代经济,2009(05).

[6]刘永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09(S1).

[7]李金昌.论统计创新的理念[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2(4).

作者简介:

王晓英,中级经济师/工业工程学士,供职于中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统计调查中心统计部。

猜你喜欢
统计模式信息化
2008—2015我国健美操科研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