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分析

2015-05-30 13:57关萍
东方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诚信缺失现状大学生

关萍

【摘要】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诚信缺失现象层出不穷,已经冲击高校大学生群体,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障碍,已经引起国家、学术界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一大难题。分析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分析其缺失表现,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素材,这是我们高等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

诚信是是做人之本,立国之基。随着社会的发展,诚信问题越来越受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关注。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明礼诚信”作为一种基本道德规范写入纲要,用以引领公民的思想;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以“诚信”为重点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问题;2006年胡锦涛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中强调了“以诚实守信为荣”的观点;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将“诚信”概括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内涵中。在高等教育阶段,诚实守信也是大学生的基本行为规范之一。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诚信观遭到挑战。在高校,总体来说,多数大学生能够做到诚实守信,其思想道德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一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凸显,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诚信缺失

学习知识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是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消极,玩忽职守,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为了拿到学分获取毕业证,不惜弄虚作假。

1.考试作弊

日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屡禁不止。表现为:一是作弊队伍不断壮大。考试作弊不再是差生的“专利”,许多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为奖学金和评优也加入作弊的行列;二是作弊手段不断更新。由交头接耳、打小抄之类的传统手段,发展到替考、手机发短信等,甚至发展到使用作弊专用笔等更先进更隐蔽的现代化作弊手段;三是作弊心理变化。以往学生考试作弊还有羞耻感,而今学生对作弊现象熟视无睹,坦然接受;四是部分学生品质恶劣。作弊学生中,有的经过批评、教育和纪律处理后认识深刻,有悔改表现,而有的作弊者道德品质恶劣,屡教不改,态度专横,影响极坏,败坏了我们的考风考纪,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给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带来诸多障碍。

2.作业、论文抄袭剽窃

日常完成作业和各种论文的写作,是大学生的任务之一,要求学生必须认认真真。但是,不论我们教育教学管理要求多么严格,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马马虎虎,三心二意,平时对待作业和论文存在抄袭行为。大学生认为,完成作业和论文,借鉴和抄袭他人成果属于正常现象,作为难度更大的毕业论文,全篇抄袭也没问题。做作业、写论文借鉴他人以往研究成果是正常的,但如果不加入自己独立思考或总结得出的东西,一概照抄照搬,就没有任何学术价值,严重者属于剽窃行为,是学术道德缺失的表现,甚至应该追求相应责任。

二.生活诚信缺失

大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均可见到。

1.骗取特困生补助

有的大学生为骗取国家和学校的贫困生资格和相应补助,隐瞒家庭真实情况,弄虚作假,开具各种虚假证明,以非正常竞争手段占用特困生名额,败坏了“特困生”声誉和形象,给高校特困生认定工作增加了难度。

2.虚假交往

日常交往中,有的学生不信守承诺,恶意制造不和谐因素,如欠同学、老师和朋友的钱款物不归还;有的大学生做人失真,经常口是心非,表面奉承,背后诋毁,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目中无人,严重影响同学正常交往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3.骗取党票

加入党组织,对大学生来说光荣而神圣。有的大学生为获得党票,制造虚假信息,骗取领导、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另外,也有的同学在拿到党票后,原形毕露,不思进取,党的宗旨抛之脑后,为所欲为,尤其在领导、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为双面人格,使一部分同学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大打折扣。

4.欺骗感情

大学生谈恋爱是普遍现象。但大学生谈恋爱中诚信道德缺失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学生以强烈的好奇心、追求时尚感、打发时间和从众心理等不正确的心态对待恋爱,欺骗、玩弄对方感情,品质极其败坏。

5.网络交往缺失

信息化时代,大学生也占用了网络的一席之地。大学生借助网络传递信息,开阔视野,获取知识。但是有的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借助虚拟空间,违背诚信。表现为利用网络聊天,窥探他人隐私,骗取他人感情,敲诈财物,甚至索人性命,有的传播虚假信息,恶意制造病毒等。网络欺骗行为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一个严重问题。

三.经济诚信缺失

经济生活是大学生个人生活的组成部分,这一领域也存在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

1.拖欠学费

拖欠学费在高校比较普遍。对家庭确实因经济负担重而没能力及时上缴的学生,学校会予以关照,可以适当延期。但是有的学生,所欠学费是被学生恶意挪用,用于购买名牌衣服、化妆品、高档手机,甚至于沉迷网络游戏。这部分学生编造各种理由,恶意拖欠学费,欺骗了家长,给家庭造成过重的经济负担,给学校管理造成混乱。

2.拖欠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了帮助一些因为经济原因上不起学的学生而施行的一项无息贷款措施。国家希望贷款学生能够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弥补在校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不足,学成毕业有了劳动能力后向银行分期偿还。国家调查显示,受各种因素影响,大学生拖欠欠贷行为,不低于社会普通人拖欠贷款的比例,这其中包括了有能力还贷而故意不还贷的恶意拖欠贷款的大学生。这部分学生将贷款挪用,为了钱,丧失信用、人格扫地也在所不惜。学校和社会必须尽快建立诚信评价体系,让全社会都诚信起来,这才是根本。

3.求职履历造假

当今大学生,为在就业选择上获得优势而蓄意造假,极力用美妙添彩的词汇包装自己,夸大其实,甚至不惜一切代价造假。另外,虚假制作优秀学生干部证书和三好学生证书等多种有利用价值的证件,欺骗用人单位,败坏了自身人格,影响高校的声誉。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党的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11。

【2】岳云强 马佳星: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学理论,2009.(10)。

猜你喜欢
诚信缺失现状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高职大学生新媒体环境下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