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煤矿顶板管理方法措施

2015-05-30 15:30王宗宝
关键词:完善顶板煤矿

王宗宝

摘 要:在煤矿工作中顶板安全事故是很重要的部分,顶板安全事故具有灾害性大、死亡率高等特点,对煤矿企业的人员和经济损失带来很大的影响,如何控制煤矿顶板事故,降低损失,保障人员安全和经济效益,就需要对煤矿顶板进行科学的管理,本文将就煤矿顶板的管理进行相关的探讨研究。

关键词:煤矿;顶板;管理;研究;完善

0 引言

煤矿的每个安全事故都会涉及到工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煤矿的监管部门如果只重视单位效益,没有形成有力的监管,就会给煤矿施工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必将形成安全事故。如何保障管理的有效性,管理人员要找准重点,以煤矿采掘质量管理为基本,全面综合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从管理方面控制顶板事故的发生。

1 煤矿顶板管理的意义

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复杂,自然灾害严重,大量资源多集中在深部。全国千米深井中,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地温、瓦斯、水害等自然灾害对安全生产和劳动强度的影响正在加大,制约煤矿发展采掘机械化的因素越来越多,地质条件也愈加复杂。

矿井开采过程中矿压问题日益突出,其中较为明显的就是冲击地压的问题,冲击地压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也会发生变化,从强度、频率和规模上都会随着开采深度而上升,同时冲击地压并不是单独发生的,会伴随着瓦斯突出、承压水等各种问题一同发生,他们之间会有互相的作用和叠加,这就造成了更严重的事故,这些灾害互为诱因给灾害的预防和防治带来了更严重的挑战;另外煤与瓦斯的突出危险性会越来越高,开采的深度增加会直接造成地应力的增大,地应力的增大对于煤与瓦斯的突出危险有直接的关系。还有,采场矿压也会由于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危险性更大,深部煤岩体的应力环境、变形与破坏特性较浅部煤岩体发生了显著变化。深层煤岩体的变形特性发生了根本变化,岩体的扩容现象突出;岩体变形具有不连续性,巷道围岩变形量大。随着采深的增加,采场矿压显现强烈,表现为围岩剧烈变形、巷道和采场失稳,加大了顶板管理难度,增加了支护成本。

在这种严峻的开采环境下就需要各煤炭企业对顶板管理工作提高重视,深入贯彻落实相关文件,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煤矿安全长效机制,对于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起到预防和防治。

2 煤矿顶板管理方法措施

2.1 完善制度

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強化落实工作责任,推进各项管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2.2 动态监测和预防

加强地质勘探和地质资料分析研究,做好地质预测预报以及矿压观测工作,及时准确地掌握煤层赋存情况、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和矿压显现规律,切实为做好煤矿顶板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可靠基础资料。在回采工作面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初次来压或者周期来压造成的冒顶事故,通常事故多发区为断层、裂隙发育的顶板等,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问题将会造成局部漏冒严重的还会造成大片支架的平衡不能稳固直接影响工作面的稳定,造成垮塌,甚至会影响到工人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这就凸显了顶板监测的重要性,及时对顶板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测,消除顶板事故隐患,加强支护措施,真正的保障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3 工程技术管理

有些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经过查证之后发现是由于工作面的质量或者现场的管理问题造成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充分认识到顶板事故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措施,在顶板管理工作中,采掘工程是基础,如何进行小煤矿的安全管理就需要从现场管理紧抓,首先重要的一项就是提高工程质量,这就需要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及时进行现场的检查和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就要进行指导和解决,尤其是在地质构造等大问题上要及时进行安全技术措施的补充教育,组织所有员工进行学习和培训,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安全员要对采掘面的支护质量进行一个良好严格的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避免出现隐患后没有察觉而造成的事故,在验收中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严格控制质量,保障工程质量的合格。

2.4 强化事故多发地点的顶板管理

在事故多发的地点,例如局部冒顶等问题,这种问题要首先找到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针对问题采取解决方法,例如冒顶问题的实质就是顶区内的有效支护没有充分的改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了解容易发生冒顶的位置进行重点控制,其中主要是地质构造有所破坏的周围;第二是采面靠近煤壁处或顺槽掘进迎头;第三是巷道、顺槽交叉口及回采工作面上下出口处;四是采面放顶线附近。找到产生的原因和多发地点之后就能够减少工作量,更有效率的维护顶板管理的安全。

2.5 加强现场检查监督

在现场的检查监督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监管部门的相关管理条例,一旦出现有违规行为和违规人员都要严格处理,避免打人情牌,对于一些事故预防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员必须给予奖励以示鼓励,井下一旦发生顶板事故,需要认真分析原因,并制定防范措施。

2.6 参与人员素质提高

在企业管理和生产过程中基本的单位组成就是小队,如何有效的控制事故发生就需要对这些队伍进行控制,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保障,在安全生产中需要及时解决一些安全隐患问题,对于班组建设不断加强,这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本基础,安全生产的根本就是将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于工作人员以及各个班组要及时进行培训和监督,提高施工人员素质,真正的保障顶板管理工作和井下工作的安全。

2.7 创新实践

我国很多矿区,巷道支护工作难度很大,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在巷道支护方式上,建议采用锚、梁、网、喷、钢带、钢棚、注浆加固等多种形式的联合支护,有效地控制巷道变形。同时注重做好巷道底板水的治理工作,对于受动压扰动影响的巷道,通过提高支护强度合理确定停采线等方法来加强顶板管理。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煤矿顶板管理工作中,由于顶板管理与工作安全息息相关,这就需要我们充分重视顶板管理工作,从多方面综合控制,完善创新管理方法,真正的实现煤矿开采的安全和高效。

参考文献:

[1]杨雪林.浅谈煤矿顶板管理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4(11):18-18.

[2]苏才.回采工作面特殊地段顶板管理方法探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0):146-147.

[3]郑伟.煤矿顶板管理的具体方法与措施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4(8):269-270.

[4]刘玉玲.五步评价法在煤矿顶板事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完善顶板煤矿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
煤矿顶板锚固体失稳模式探测仪的研发与应用
一种新型顶板位移传感器的设计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防治水中的应用
煤矿井下巷道掘进顶板支护探析
复合顶板综采面沿空留巷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