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之“毒”这样解

2015-05-30 16:43姜昭妍马家宝郑少奇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毒副作用乌头炮制

姜昭妍 马家宝 郑少奇

目前中药品种已多达12 800多种,而见于中毒报告的只有100余种。因此,相比于西药化学合成药造成的众多药源性疾病,中药安全低毒的优势还是十分突出的。一些中药虽然有“毒”,但若能正确运用也是安全的,所以无需对中药避而远之。

有毒中药不可偏废

某些中药既然有“毒”,那么中医为何还要使用呢?近百岁的国医大师朱良春老先生曾指出:“因为它是治病攻邪的良药,治疗疑难重症尤其离不开它。”我国清代名医叶天士擅用毒虫药治疗癥瘕、积聚、惊厥等,在历史上被传为佳话。现代名医以有毒中药治疗癌症、痹症、瘀证等疑难病的比比皆是,用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白血病,更是享誉世界的科研成果。所以,“毒”性中药在临床应用中是不可或

缺的。

中药的“毒”大部分指的是副作用,一般比较轻,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如临床常见服用某些中药可引起恶心、呕吐、胃痛、腹泻或皮肤瘙痒等不适反应或过敏反应。通过医药人员的努力,可以尽量减少甚至消除中药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另外,中药的副作用还有一定的相对性,由于中药常见一药多效,比如中药常山既可解疟,又可催吐,若在治疗疟疾时患者发生呕吐,那么催吐就是其副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正确看待中药,更需要医患间用药时良好的沟通。极少数有大毒的中药,炮制得当、使用合理,也可祛除其毒副作用,以中药马钱子为例,虽有大毒,但合理使用可以治疗多种重症,如类风湿、半身不遂、重症肌无力、肿瘤、精神分裂症等。

即使是少数或是极少数临床不常用的大毒药物,只要在科学的炮制方法下、在安全的用量范围内、在正确配伍制剂下,也可以变害为宝,发挥其良好的治疗作用且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我们大可不必对中药谈“毒”色变。

自我们的老祖宗开始,就发现要减轻药物毒性,有三个环节需要特别注意。一是炮制,二是配伍,三是对症和剂量服法。

炮制,古时称“炮炙”“修事”“修治”,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制、制剂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它是我国一项传统的制药技术,更是一个严谨复杂的过程,包括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发酵等多种精细的方法。炮制的目的大致可分为纯净药材、切制饮片、干燥药材、矫味、降低毒副作用、增强功效、改变药性和引药入经八个方面,其中降低毒副作用与保证安全用药紧密联接。对于一些毒副作用强的药物,经过加工炮制后,可以明显降低药物毒性及其副作用,使之广泛应用于临床并确保安全。例如临床常用的附子中含有乌头碱成分,口服0.2毫克乌头碱即可引起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及消化系统的中毒,但是通过胆巴水炮制附子后,不仅可明显降低其毒性和不良反应,还可以起到强心、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等治疗功效。由此可见,严格的炮制条件既是收获良好的治疗效果,又是保证用药安全的首要因素。

其次是要注意合理的配伍,中医用药犹如用兵点将,组成一支强大的军队—— 方剂,方可制敌获胜。清代名医徐灵胎有云:用药如用兵。中药中有的勇猛如张飞,有的忠义如关羽,有的宽厚如刘备。如何排兵布阵,才能统帅好这支部队,同仇敌忾,共抗诸邪呢?中药方剂学认为,统帅好一支支精兵强将的部队的方法,就是中药合理的配伍。一些有毒性或是药性峻猛的中药,需要在方剂中加入可以制约其猛性的“将员”,才可将其作用发挥至安全有效的范围之内,从而加强整支部队的战斗力。例如许多方剂中都有半夏和生姜的配伍,除了它们各司其职发挥自己的本职功效外,半夏是有小毒的药物,生姜可以制约半夏之毒,如半夏厚朴汤等。反之,如果配伍不得当,如甘草与甘遂同用,人参与藜芦同用,均会引起中毒反应。故而中药的有毒无毒,与合理的配伍也是息息相关的。

对证用药与合理安全的剂量服法,对于用药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很多有毒副作用的中药在正确的剂量制剂及对证治疗的情况下,是无害的。《中国药典》对于每一味有“毒”中药都有明确严格的剂量和用法规定。临床上首先应严谨用药,对症治疗,减少没有必要的毒性药物的使用;在非“毒”性药不可治疗的情况下,严格遵守药典规定的安全有效剂量。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处方上所标明的剂量即每味药的成人一日量。剧毒药或是作用峻烈的药物,应严格控制剂量,开始时用量宜轻,逐渐加量,一旦病情好转后,应当立即减量或停服,中病即止,防止过量或蓄积中毒。如马钱子、胆矾、蟾酥等毒性较大的中药,使用过量或使用时间过长,可导致中毒。若是制剂服法不当,如乌头因煎煮时间过短,或服药后受寒、进食生冷,均会引起中毒反应。此外,处方上标注的内服、外用一定要注意看清楚,外用药切不可口服,避免因粗心大意发生中毒危险。如果医生有特别标示的煎煮办法,一定要按照医嘱

煎煮。

近年来传统医药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随着中药材成本的提高和道地药材被大家越来越多地了解,许多人尝试自己去药材市场或道地药材产地买药,还有人会去山野间亲自采摘中药,以为这样很划算,可以得到物美价廉的药材。殊不知通过这样渠道而来的药材未经炮制,或炮制不过关,没有经过科学的安全检测,亦或是药品等级不过关,良莠混杂。到头来,轻则达不到药效,重则药物毒性发挥作用危及生命。所以我们应避免使用未经炮制或来路不明的中药。使用中药一定去正规的医疗机构或是找有资质的医生进行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后,拿着医生开出的处方去正规的药房抓取中药,并且谨遵医生所嘱用药方法服药,切不可想当然,随意更改处方的剂量和用法。

大家还需要了解一些常见“有毒”中药中毒原因、临床表现和院前急救办法,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帮助他人。目前,我国已对100余种中药的化学结构、药理、毒理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已明确了中药有毒成分的主要物质基础的类别。这对进一步防范中药中毒提供了很好的科学理论基础。

以临床常用药附子为例,其主根为川乌和草乌的块根(即乌头),主要成分是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中毒症状以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症状。常见临床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昏眼花,口舌、四肢及全身发麻,畏寒,严重者出现瞳孔散大、视觉模糊、呼吸困难、手足抽搐、躁动不安、大小便失禁、体温及血压下降等。乌头碱尤对心脏毒性较大,通过兴奋迷走神经而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引起易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从而导致各种心律失常,损害心肌。口服纯乌头碱0.2毫克即可中毒,3~4毫克可致死。乌头碱微溶于水,易从黏膜吸收,在消化道及皮肤破损处易于吸收,主要经由唾液和尿排出,其吸收和排泄较快,故发生中毒的时间亦快,且无蓄积作用。附子中毒轻者停药后可自行缓解,中毒较重者需要进行急救处理。发现患者附子中毒,应立即停用含乌头碱的药物,并早期采取催吐措施,同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洗胃,大量补液,以促进毒物的排泄。

再如细辛,性温,归心、肺、肾经,具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之功效,主治感冒、头痛、牙痛、鼻渊鼻塞、风湿痹痛、痰饮咳喘等。细辛属马兜铃科植物,其成分主要含多种挥发油,大剂量的挥发油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表现出一定的毒副作用,可引起心律失常、头痛、呕吐、烦躁出汗、颈项强直、口渴、体温和血压升高等。中毒的潜伏期为服药后40分钟至2小时。紧急治疗原则为催吐、洗胃、导泻,对症治疗,控制抽搐。发现患者细辛中毒,应立即停服剩余药物,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即刻催吐,若出现高热先自行物理降温,同时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洗胃等治疗,后期护理中再服牛奶、鸡蛋清等以保护胃黏膜。

为了保证服药安全有效,不仅需要前期医药工作者进行科学炮制、辨证配伍、控制剂量等,还需要我们自己注意。要严格按处方剂量用法服用;谨遵医嘱注意煎煮时间;出现不适及时停药并与医生沟通。

猜你喜欢
毒副作用乌头炮制
氟苯尼考的毒副作用及其在猪临床上的应用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含乌头碱中成药理论中毒风险的数学分析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德钦乌头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探讨常用藏药材的炮制方法
高乌头的研究进展
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分析
静心的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