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家庭现状调查及分析

2015-05-30 16:58刘越

刘越

摘 要: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自制定以来,对解决我国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起到了积极显著的作用。与此同时,独生子女在成长中死亡导致父母成为“失独老人”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失独家庭”成为社会上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本研究采用定额抽样与质性访谈调查方法,以廊坊市为例,了解失独家庭的生存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失独老人;失独老人现状;质性访谈;定额抽样

1 概述

所谓失独家庭,是指其独生子女因自然或人为灾害等原因而不幸离世,且失独父母没有再生育或收养子女且父母年龄超过49周岁的家庭。本文旨在通过定额抽样与质性访谈等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对失独家庭的现状进行整理分析。

2 研究方法

纵观国内对于失独家庭的研究,首先,大多数是通过文献查阅以及走访计生委、民政局、街道办、居委会等相关部门得出结论,缺少直接对失独家庭的访问。其次,大部分研究是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而不是深度访谈和质性分析。问卷调查这种典型的宏观思维倾向于将失独家庭群体视作有着相似属性与生活体验的同质群体,从而隐蔽了该群体的多样性,以至于研究的效度不高。因此,为了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本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质性访谈。

3 样本的选取

由于廊坊市各街道办失独家庭分布严重不均匀,且有些失独家庭并未到计生部门进行登记,同时考虑到访谈调查的失独家庭的代表性,因此,本次调查取样采用的是定额抽样法。抽样的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成员进入街道办,对于廊坊市八个街道办的失独家庭情况做初步的了解,然后根据每个街道办具体情况,对失独家庭进行筛选,选择适合本次研究调查的对象。筛选标准有以下几点:①失独老人目前在廊坊居住;②失独家庭中妻子年龄满49周岁;③失独老人智力正常,具备正常的思考能力及回答问题的能力;④失独老人情绪较为平缓。

其次,成员分别根据街道办所提供的失独家庭所属居委会的信息,与居委会成员进行沟通,居委会或给失独家庭打电话进行沟通,或带成员一同前去失独老人家中进行访谈,经过居委会的帮助,成员得以顺利入户访谈。

4 样本基本概况

经调查,受访者年龄分布在49-55岁的有10人,在56-62岁的有10人,63-69岁的有10人,年龄分布在70-76岁的有2人,77岁及以上的有3人。且受访者中男性受访者所占比例为26%,女性受访者所占比例为74%。受访者已婚并与配偶生活的占被访者的比例为57%,受访者丧偶的占被访者比列的29%,受访者离异的占被访者的14%。

以下是受访者年收入状况:

5 失独群体基本状况

5.1 受访者经济状况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分析可以看出,失独群体年龄大多分布于50-80岁之间,尤其在49岁到69岁之间的分布居多,多是即将退休或已经退休的群体,主要经济来源为退休金,而这一年龄段的老人如果没有特殊的身体疾病,尚有自理能力,可以重新回归市场,赚取生活来源,但是由于相关政策的不配套、市场机制的不健全以及失独群体自身自卑封闭等原因导致绝大多数失独者没有再回归市场,其生活来源单一。受访者年收入大多分布在70000元以下,基于廊坊市物价考量,这一收入水平基本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开支,但是当失独群体遭遇突发情况时(如患重大疾病),这一收入显然杯水车薪,对于年收入在20000元以下的受访者来说,政府及其他团体的补助对其生活的帮助聊胜于无。

5.2 心理状况

在受访者中,女性被访者的比例高于男性被訪者,可以看出女性失独者比男性失独者更善于倾诉。大多数受访者与其配偶共同生活,这样夫妻双方可以互相慰藉,但也有部分受访者的配偶由于经受不住失去孩子的打击而过早离世,还有一部分受访者因为孩子的去世而导致夫妻关系破裂,目前夫妻二人各自生活。大多数失独者不能走出孩子去世的阴影,恢复周期在3年左右。

5.3 身体状况

访谈中,笔者发现,失独群体尚未全部进入老年阶段,疾病问题不甚突出,身体各机能还未进入严重衰退阶段,但仍有部分失独者患有不同类型的慢性疾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活质量,然而随着失独群体整体年龄的不断攀升,健康问题将会逐渐凸显出来,应该引起广泛重视。

5.4 社会交往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遭受失独的打击且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精神上,失独群体也往往处于弱势,许多失独者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往,长期心理压抑,导致其不愿意参加到社会活动中去,意志消沉,极力躲避世俗眼光,长此以往失独者本身所拥有的社会网络也就逐渐破裂了。

以上便是对河北省廊坊市失独家庭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希望能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总体来看,失独家庭所处现状不容乐观,应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对其进行帮扶。

参考文献:

[1]马一.当代中国失独家庭救济机制的系统建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2]张祺乐.论“失独者”权利的国家保护[J].现代法学,2013,35(3).

[3]穆光宗.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1-03(A07).

[4]南菁,黄鹂.我国失独家庭现状及帮扶对策研究述评[J].合肥学院学报,201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