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自由的体现

2015-05-30 10:48吴珂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5年9期

摘 要:当今时代是全球信息化高速发展,激励和洋溢个性的时代。传统写实油画艺术已日益面临着来自影视、图像等新兴媒体艺术的挑战。如何让写实油画获得新的发展与延续,已成为我国油画界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意图通过剖析和对比中国传统的写意精神相较于西方写实观念而言,更具有思想开放,易于抒发情感的优势,论述将中国传统的写意精神有机融入传统写实绘画,对提高我国写实油画的语言表现力,形成具有东方特色、民族化的写实油画,将提供一条新的可供借鉴的方向。

关键词:写意精神;写意性写实油画;绘画自由

一、概述

写实油画作为油画艺术的一种语言形式,是欧洲油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基石。它注重理性的审美意识与表达,并以焦点透视法、明暗光影法为辅,客观再现对象形体结构为主要的作画形式。时至今日,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类高精度成像的影视与图像艺术正日益凸显出与写实油画相似的表达效果。因此如何让写实艺术获得创新与延续,成为世界范围内写实艺术家的研究命题。

我国油画界也同样面临着写实艺术再创造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以中国油画民族化为主要倡导理念,融合中国传统文人化写意特性的中国写意性写实油画则越来越活跃于当代中国画坛。它打破了传统写实油画的作画形式,带来了绘画语言和人性思想的解放,这既是对传统写实油画的创新与发展,也是对油画这一外来画种的民族化、本土化的再创造。

二、中国写意精神的审美概述

写意思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代表了中国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审美理念。从广义上理解,“写意”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应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是对自然客观事物的“意”的传达;第二,是绘画语言具有挥洒自如、平淡率真的特质。这两层含义应该是人类绘画创作领域共同追求的理想境界和目标。从这点来讲“写意思想”本身并非是中国绘画所独有的美学特征,比如当代西方表现主义绘画便具备了相似的艺术理念与追求。

写意精神的本质是指画出作者内心对现实世界的主观感受。这种感受经过艺术家主观情思的熔铸与提炼,实现了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自由及对艺术家个体情感的释放。但这种自由并非绝对化的自由,而是主客观统一后的相对自由;需在主体自由表现的基础上加以现实客体的制约,使艺术家在现实客体的不断影响和刺激中,做到真情流露,有感而发。也只有始终遵循这一主客观辩证统一的规律,才能使艺术家逐步摆脱物象束缚,超越心灵,达至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作画境界。

写意精神为主导的绘画作品,如在形式语言的组织上具备高度的和谐感、韵律感,且能在形式表现的过程中体现出自由的流畅感和生动鲜活的用笔,那么作品本身就会生成高度和谐的气韵感,达至气韵生动的审美格调。“气韵生动”是艺术家个体精神与情感的外在折射,是写意精神所应达至的终极目标与结果。

三、当代中国写实油画对写意精神的借鉴与创新

所谓写意性写实油画,是指在传统写实方式的基础上,有机融入中国画的写意用笔形式,以产生近似中国写意画风韵的新兴写实油画艺术。中国写意性写实油画虽继承于西方传统写实油画,但在绘画形态上却有着明显的创新和改变。它吸收和运用了中国绘画的写意理念,使得绘画语言呈现出半写实半意向化的表现形态。它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绘画理念、观察方式以及表现手法两个方面。

(一)写意性写实油画在绘画观念及观察方式上的改变

西方传统写实油画在绘画理念上以客观复现为主要绘画原则,并以焦点透视法、明暗光影法和空气透视法为科学的构图依据。受限于这种绘画观念的影响,传统写实画家在观察时必然关注对客观细节的索取。这种细致的观察与比较,有助于艺术家获取详实地信息参照,但过多细节的比对,同时也在制约作者主观情思的释放。使得传统写实油画往往复现现实有余,却缺乏生动抒放的语言表现。

而中国写意化写实油画则在吸收写意理念后,改变了作画观念,它不再详实的记录自然,而是要求在写实过程中,解放思想,传递艺术家个性的情感气息,以达到丰富油画语言的目的。

在绘画自由的理念指引下,写意性写实油画家并不以精细观察为主,而是注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从整体印象化的感知入手,去体验和捕捉对象内在的生命状态也就是神态的特征。总体上说,这种观察方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瞬时接触中所产生的某种特殊印象,二是持久感知下所形成的熟悉经验。不论写生还是创作,写意性写实油画家均重视强化和精炼这种心境体验,在意识深处先期赋予于对象生动、鲜活的艺术感受,为实现在理性写实过程中进行个性化表现的绘画目的,敞开了心路之门。

(二)写意性写实油画在形式表现中的提炼精神

由于媒介材质的差异性,导致国画和油画两者在对写意精神的运用上并不完全相同。传统中国写意画以水、墨、纸、砚为主要材质,讲究书画同源,以书写性的线条为主要绘画元素,因此易于产生独特的笔气、墨韵效果。而油画材质以油料、布料为主。油脂黏稠、厚实的特性虽可产生厚薄相间的丰富肌理,但相较于水墨画而言,却难以形成浑然天成的笔墨气韵。因此,在此认知的基础上,中国写实油画家为了借鉴国画的写意精神,对传统写意观念加以拓展,他们并不局限于以书入画的作画理念,而是直接截取对“意”的释放与表达,以满足在油料媒介中实现意向化用笔的作画目的。

在借鉴写意精神后,中国写意性写实油画首先注重形式上的用笔提炼。它不再以精细刻画为主,而是转而表现抒放的绘画语言。 苏东坡诗:“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便道出了过分刻画细节的弊端,认为精描细画不仅易于陷入机械被动的模仿过程,更易导致思想束缚,意气流失,进而失却行笔流畅的审美格调。在这样一种高度审美的思想要求下,中国写实油画家在创作时,常常通过主观控制,以精简的笔墨和线条来塑造物象造型,并追求“意在笔先、意到笔不到”的作画境界。

“意到笔不到”是中国写意精神的深刻体现。不似传统西方写实油画,写意性写实油画家依托内心对客体的意念感知,做到笔随心动,以潇洒自由的笔意来拖带物象造型。这种点到即止,余下区域留空,给予观者以意识去感应那股潜在动势的方式,具有较强的心理暗示作用,是写意精神的精髓所在。

这就是历代名画家所指的画“意”画“神”而非画“形”。齐白石先生所言“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便也道出了此中的辩证关系。

四、当代中国写意性写实油画家举例

中国油画家事实上从未脱离写意思想的文化情节。在油画民族化的理念倡导下,许多优秀的油画家立足于本土深厚的文化积淀,致力于将“意象化”、“写意化”的表现形态融入写实油画中的领域研究。如戴士和、刘小东、张东峰等。在他们的作品中,一方面继承了西方写实油画的作画优点,注意严谨的光、色表现和透视、造型,一方面大胆融入了东方写意性的用笔形式,在抒放、简化的用笔中达到抒写性情,提高作品意趣的表现目的。

戴士和先生属于较早关注写意精神的画家之一。其画风简洁、爽朗、明快,用色鲜活,并强调线的表现与构成感。他曾说道:“‘写的好处,并不在于引进了书法的程式,而是开辟了新的生机,它让画家的每一笔都变成有趣的甚至可以是惊险的了。”

当代现实主义画家刘小东,具备扎实的写实功底,尤擅画人。在融合写意用笔后,其笔下人物性格生动,造型准确,用笔干脆洗炼。《吃完了再说》表现的是餐桌边就餐的男人,他们的性格年龄不一。刘小东以直白的手法快速记录下他们就餐时的神情,或亢奋进食、或左顾右盼、或安静享用,也有绅士般的凝视。细看模特肖像,虽有一定的写实结构,但笔意简化而抒放,面部神情生动到位。

张东峰的风景油画则充满诗意的温情,他的作品多以表现家乡的田园风光为主,是对家乡的回忆。张东峰同样具备扎实的写实功底,经过多年艺术语言的锤炼,其技法形式融入了类似中国水墨氤氲的写意画法。他善于运用揉搓、点缀的技法,将各类灰色、黑色等油彩在树丛山林间进行反复搓揉,以产生虚实相生的动静感。这种类似积墨法的效果,使张东峰的风景油画生成了极高的精神气韵。

上述画家的作品,均在严谨的写实体系中融入了写意化的用笔意趣,凸显出东西方融合的作画特性。

宗白华先生曾说:“所以艺术的目的并不在实用,乃是在纯洁的精神的快乐,艺术的起源并不是理性知识的构造,乃是一个民族精神或一个天才的自然冲动的创作。” 写意精神本身,具有天然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对写意精神的运用,使得写意性写实油画艺术产生了独特的审美底蕴。它既有别于西方纯粹理性的写实油画艺术,又有别于东方传统的写意认知方式;它介乎二者间,但又紧密结合着二者各自的审美优点。

五、结语

当代中国写意性写实油画在继承和保留传统写实艺术的优点上,吸收运用了中国的写意精神理念,使得理性的写实绘画形态也能充分彰显艺术家自由表现的个性魅力。它展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时代精神和内涵,是东西方审美思想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包容的体现。

现今的写意化写实油画群体,在我国油画界已经形成不小的中坚力量,生成了新的文化积淀。这对推动我国本土写实油画的创新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2]戴士和.02、03、04戴士和笔记三年集[M].桂林:广西美术出版社,2005.

[3]宗白华.美学与艺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吴珂,硕士,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