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高职大学生素质培养模式探索

2015-05-30 16:01刘澍
关键词:素质培养探索大学生

摘 要:在当今飞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环境里,大学生们尤其是财经类高职大学生面临着多方面的考验,同时大学生们也要为此来做好充分准备迎接社会对他们的考验。因此,探索财经高职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培养;探索

1 财经高职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调研分析

此调研采用科学的社会查法,了解高职学生行为特点和影响因素,科学构建高职学生素质能力指标体系,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方案,对沈阳市内不同财经类院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诚信度、情商和价值观趋向状况调查。

1.1 对象 在沈阳地区范围内,按学校类型、专业类型、学历层次、年级等进行随机抽样。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自填式问卷调查表。研究工具为《财经类学生素质测评表》。调查内容包括高职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意志品质、情商、信仰信念等。问卷设置选择题和自述题。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0软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93份,回收问卷率为98%。

表1 对问卷问题表示正确认识赞同的回答分布(模拟数据)

[研究

问题\&个人

信用\&文明

秩序\&恋爱

观念\&交往

障碍\&交往

调节\&自我

约束力\&思想

进步\&就业

心理\&例次

比例(%)\&71

14.4\&65

13.1\&52

11.0\&56

11.3\&57

11.6\&58

11.8\&68

13.8\&66

13.4\&]

表 2

[项目\&男生256\&女生237\&合计493\&人数 \&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诚信测试

情商测试

意志力测试

人文素质\&175

241

198

216\&35%

48%

40%

43%\&162

234

169

207\&32%

46%

34%

41%\&337

475

267

423\&68%

96%

54%

85%\&]

2 构建财经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体系

构建“四维一体”的教育环境,一诚信教育,二情感情商教育,三意志品质价值观培养,四全程单元育人模式的有效构建。

2.1 深入“两课”加强开展多渠道大学生诚信教育

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重要的社会道德范畴,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是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石,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持之以恒的优良传统和道德追求。诚信教育理应成为各高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内容。“两课”教师应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狀况和诚信意识与表现,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使大学生成为诚信的实践者和传播者,成为高校教育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2 建立完善大学生诚信褒扬惩戒机制,完善管理

诚信体制建设的缺失,政府、企业、社会自然人诚信的缺失,淹没了学生的诚信。在社会呼唤诚信,国家立法建设诚信体系的大环境下,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利于学生诚信的养成和行为规范,利于学校提高诚信教育的针对性,但建立学生诚信档案要与学校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发挥档案的固有职能,为学校德育建设服务,把持档案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而不能偏激地成为学生健康发展的思想包袱。

2.3 加大监管和宣传力度

学校学生思想教育和学生管理职能部门应把教育和处罚结合起来,高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将大学生在校期间遵章守约的行为进行归纳分析。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诚信档案将充实到学生的人事档案,从而将学生的信用记录延伸到社会。

3 人文素质能力诚信教育与意志品质培养

3.1 积极开展感恩教育

利用传统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通过情景再现、故事讲述,踏访遗迹、查阅资料、唤醒记忆、换位思考等途径,引导学生知恩,并捕捉日常生活中自已受到的恩惠,从而使他们怀感恩之心,行报恩之举。

3.2 自我激励提高自信

树立自信调适自卑心理。要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用健康的心态面对自己的不足,要积极主动与他人交往,预知自己心理问题严重时主动找心理辅导教师或医生咨询。

3.3 创建优良的学风、校风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掌握学习规律,提高学习质量。

4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我们必须根据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特点,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5 全程规划单元育人模式,构建素质教育体系

从入学到毕业全程式教育,按学年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养成教育——基础教育(第一学年,树立人生理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阶段:能力培养——素质提升教育(第二学年开展诚信教育,情商教育使学生思想进步让他们把远大理想付诸于实践,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及技能)。第三阶段:就业教育——综合能力教育(在第三学年,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指导就业心理。适时调整自我,树立自信心,提高耐挫性,顺利的择业定位,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作者简介:刘澍(1979-),女,汉族,辽宁沈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主要为电子商务、商务管理。

猜你喜欢
素质培养探索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生物工艺实验教学特点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