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军校学员信息化素质提升

2015-05-30 18:58李成乔
东方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提升素质信息化

李成乔

【摘要】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局部地区仍然战火不断。新形势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际局势,我军“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核心任务没有发生改变。然而,作为未来战场的一线带兵人,军校学员的信息化素质与信息化战场不相适应。因此,着力提升军校学员的信息化素质已成当务之急。

【关键词】信息化;局部战争;素质;提升

在古田召开的全军政工会上,习主席强调“始终牢记战斗队的根本职能,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不断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习主席的讲话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军队的任务,突出了信息化素质对打赢未来战争的重要性。

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信息技术已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升级换代和作战方式的深度变革。纵观“冷战”之后美军发动的几次局部战争,信息技术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甚至对战争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爆发的科索沃战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信息技术与实战相结合,指挥部与一线作战部队之间命令下达的时间仅为3分钟,GPS系统成为精确制导有力武器,对敌方武器装备基本做到了“发现即摧毁”,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完善了作战体系,同时也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军事理论变革。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战争的决定因素是人,而绝非武器装备。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武器装备的发展,更要注重作战指挥人员信息化素质的提高。作为未来战场的指挥员,军校学员的信息化素质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军人信息化素质内涵

关于军人信息化素质这一概念的定义,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孙丹提出:“军事人才的信息化素质,主要是指获取、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相关信息装备、工具和手段的能力水平。”[1]毛怀宽则这样定义:“所谓军人的信息化素质,就是对信息化作战理念、方式和武器装备等掌握的程度以及信息处理能力。”[2]王春生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军人信息化素质,他指出:“军人信息化素质是军人为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而所应当具备的与军事信息化、信息化战争相关的意识、知识和能力的统称。”[3]信息化素质不等于信息素质。信息素质只是对信息的运用及处理的能力,不懂信息技术的人信息素质也可以很好,而信息化素质则包含对信息技术的把握能力。因此,军人信息化素质是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战场信息处理能力,而是对信息化战争的意识反映、技术支持和高效处理的整体考量。

二、军校学员信息化素质现状分析

军校学员的信息化素质,简单地讲,就是在对信息化战争充分认识的前提下,通过现代化信息手段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分析和应用的修养和能力。然而,由于缺乏实践经历和体验,现阶段军校学员对信息化战争的认识不足,个人信息化素质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意识薄弱,对信息化战争缺乏系统认识

军校学员的信息意识是指军校学员对信息的感觉、知觉、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4]信息意识主要通过对获得信息的敏锐性和感知能力体现出来。然而,长期的安逸环境使部分学员的战斗意识渐渐弱化,开始渐渐放松了对信息的警惕性。一些战时非常明显的危险信号在平时的日常养成中被忽视了。如夜间坐岗时,面对有多扇门的独立大楼,学员往往会把几个门都开着,事实上,这在战时是很危险的,一扇门的距离往往会带来生命危险。

(二)军事信息化知识短缺,信息化战争理论“短板”明显

军事信息化知识包括信息化装备知识、信息化战争理论、信息化系统知识等。对于绝大多数军校学员来讲,信息化战争这一概念并不陌生,但事实上真正熟悉信息化战争的学员并不多,甚至部分连信息化战争发展的进程都不了解。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信息化战争理论的缺乏,学员对信息化战争缺乏系统认识,所学知识尚不足以满足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

(三)信息技术水平有限,尚不具备完全的信息化能力

高度信息化是未来战争的必然趋势。以高新技术装备为主要工具的制信息权争夺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特征。这也就要求我们的作战指挥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在熟练使用装备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分析和应用。然而,不容乐观的是部分学员对信息化工具不“感冒”、数字的敏感度不高,数据分析更是无从谈起,造成了信息化能力偏弱的现状。

三、提升军校学员信息化素质的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氛围,提升信息意识

军校学员信息化意识薄弱,对信息缺乏敏锐的感知能力。一方面,这与我军长时间所处的和平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学员的日常养成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和平环境使学员缺少一种战时的紧迫感觉,自以为战争离得很远,放松了警惕,渐渐地也就对信息少了一种感知力。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从根源入手,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氛围,使信息像血液一样成为学员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首先,强化学员的信息观念,让学员正在意识到信息的决胜作用,使其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信息知识。其次,完善好学员的考评机制,把学员的信息素质列入综合评价体系,形成推动力。最后,也可以通过举办各类信息技术比赛,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使学员真正地认可信息的价值。

(二)以实战的标准严格要求,注重信息化能力培养

作为一名军校学员,必须以打赢信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作为自己的使命,时刻以实战的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面对信息化能力上的不足,需要有危机意识,不能浑浑噩噩,没有目标和指向性地完成训练任务。此外,学校也应当适时地组织学员观摩以信息化装备为主战武器的大型演习视频,加强学员对信息化装备的了解与认识。当然,不可以忽略的是学员自身对信息化工具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学员研究和分析信息化战争,主动作为,提升对信息的把握能力。

(三)完善信息化知识结构,全面系统地提高信息化素质

完善的信息化知识是信息化素质提升的基础,对信息化实践有着强有力的影响。军校学员应当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完善信息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质。信息化系统是学员比较熟悉的,但仍需加强信息化系统与现代战争结合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于信息化武器装备方面的知识,学员可以通过军事杂志、书籍、影像资料等方式来进行补充。同时,学员也需要将信息化战争理论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系统有效地整合信息化知识,以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孙丹.提高军事人才信息化素质的几点思考[J].海空学术研究,2005(4).

[2]毛怀宽.着力提高官兵信息化素质[N].解放军报,2006-07-06.

[3]王春生.论军人信息化素质[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1(6).

[4]谈志兴.论军校学员信息化素质及其提升[J].科教导刊,2012(9).

猜你喜欢
提升素质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