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课程在非专业学校实施的必要性与具体操作方法

2015-05-30 18:58李苏悦
东方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舞蹈素质教育

李苏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在非专业学校,舞蹈教育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素质与接受程度,制定教育方法,让学生们对舞蹈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舞蹈教育发挥其独有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舞蹈;非专业学校;素质教育

现在国家已经在越来越重视文化教育,为了让人民大众更多的欣赏到舞蹈,国家举办了CCTV电视舞蹈大赛,使各行各界都可以欣赏到专业舞蹈。并且参加这个比赛的还有许多非专业学校团体。他们不仅文化课程优秀,还有舞蹈的特长。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设立舞蹈课,因为学生在参加高考的时候可以用艺术特长加分,并且进入大学后还可以参加文艺部门。所以说现在舞蹈在非专业学校有着非常大的优势。

一、我国舞蹈教育的现状分析

舞蹈教育是我国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价值和重要性并不亚于学校里的正规课程,它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增强想象力,更好的发挥了自身潜力,更可与正规的课程相辅相成,让学生养成自主的习惯和合作的意识。

在现在的学校里,我发现了在现行教育中,舞蹈的缺陷。从小学到高中,2/3的学校都没有开设舞蹈课,他们不重视舞蹈教育是因为一味的强调升学率,认为学习最好的学生是最优秀的,从而严重的抑制了他们身心的自由发展,使他们渐渐地丧失了主动性而产生了依赖性,失去了自己发现和创造舞蹈美的大好时机。家长对孩子们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除了在学校学习之外,学生们还要在课外上英语,作文等辅导课。这就更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在这种学习制度长年的压抑下,他们已身心交瘁。这里且不说舞蹈是什么灵丹妙药,但在他们头脑十分疲劳,心理矛盾无法排除时,舞蹈本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休息”的空间,舒缓一下绷的过紧的神经,轻松一下疲惫不堪的身体,使他们从新发现生活的希望和乐趣。舞蹈正是“劳”与“逸”相结合的最佳途径。

为了打好良好教育的重要时机,舞蹈应从小学抓起。在这个阶段,学生有很强的创造力,他们爱提问题,有强烈的好奇心,善于吸收一切新鲜的事物。所以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舞蹈教育,有助于在左右脑平衡发展和身心的协调性,学生天性好动,舞蹈又是身体律动,这能使他们在律动的兴奋中学习平衡,了解美的配合,让他们从中懂得配合与尊重他人的重要。由此可见,舞蹈教育对于学生成长是非常必要的。

二、舞蹈训练课程在非专业学校的实际情况

在这些非专业学校,无论是从舞蹈教育的基本观念,课程设置,个性培养,还是教育方法,职业精神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已经越来越影响舞蹈教育的发展。

在我的学校,舞蹈课是一门必修课。但是很多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并不大,有些同学在课上很懒散,上课不穿练功鞋,不换练功衣,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气氛。学生跟我讲:“舞蹈对于我们来说是遥不可及的神秘艺术,那优美的线条,高超的技巧……我不可能做到,并且这些训练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什么特殊的好处。”

通过上述的情况,我们可以认识到:舞蹈教育在非专业学校过于形式化,课程设置不系统,教学对象不固定,教学目的重心偏离,教学方法过于保守等,种种原因是导致学生对舞蹈艺术理解的偏差,舞蹈教育在非专业校园难以得到开展的根源。我们必须通过改变固有的舞蹈教学模式和方法,来提高学生对舞蹈,舞蹈教育的认识,开发及指导学生建造审美心理心志结构,使其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素质修养。

在学校里,舞蹈课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对于那些非专业的学生,学习舞蹈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我们只有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说,我把训练学生的形体放在了首位。先训练形体,再去学习舞蹈,使学生放下“我不会跳舞,跳舞很难”的包袱,提高学生跳舞的自信。为此,也为了我今后的工作创设目标,在此我做了一个模拟计划方案。

三、舞蹈训练课程的教学方式

舞蹈课作为一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形成良好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它可以陶冶学生思想情感,道德,情操,规范,美化学生的身体形态。

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其身体若任自由发展,会形成一些不良的体态。如,脊柱弯曲,肥胖驼背,内八字脚等。相反,如果儿童时期就对其进行训练,可以纠正学生们形体上某些不良发育,培养他们对舞蹈的兴趣。开发智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并有利于他们身体,气质,风度,仪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以下是我在舞蹈课上的实施方案。

(一)目标。舞蹈形体课的总目标是,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有优雅的仪表,挺拔的身体,高雅的气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满足学生个性情感的需要,使学生参与舞蹈活动,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使学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二)舞蹈课程安排。教材内容包括三方面:基本功训练,舞蹈组合,舞蹈作品欣赏。舞蹈课程教学训练的同时,也进行音乐训练,节奏训练,空间训练,方位训练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记忆力和快速反映能力。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合作意识。

(三)课程价值。舞蹈课既训练学生身体各部位协调统一发展,又训练思维和听觉,视觉三者的结合,所以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就是智力开发的过程。首先,对学生进行形体训练时要讲清楚每一个动作的要领,重点,难点。要形象生动的讲解,使学生对动作产生感性认识。比如说:“大踢腿”的动作要求大腿部松弛,脚背带动,动力在脚背上。在教的过程中,我会让学生认真观察,并示范正反两面教材,让每一个同学发言说出两种有什么区别,哪一种是对的,哪一种更好看。这样可以使学生学会动脑子想每一个动作的要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学会说,学会做,能找出毛病和优点,提高他们的辨别力和鉴赏力。

其次,在课程中,不能仅仅教会学生一个舞蹈,而是应该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由此提升他们的注意力并且促使他们思维发展,可以说早期的形体训练开发了孩子们的智力。

中国历来讲究“游于艺”,而不能“观于艺”。②舞蹈伴随人类几千年的劳动文化流传至今,对人的素质培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舞蹈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应体现于以舞蹈课程为基础的多方面实施方法。此外,学生在学习舞蹈过程中,会接触到不同风格的民间舞蹈,了解许多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及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使其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开阔了眼界。英国著名的舞蹈艺术家简罗素说:“我们关心的不是培养出技巧表演者,而是怎样通过表演来教导学生,使学生热爱舞蹈,增长见识,丰富想象力及培养敏锐的洞察力。”③由于舞蹈是人体动作艺术,舞蹈的过程也是一个全身运动的过程,跳跃、呼吸的运用对学生的心肺功能是一个良好的锻炼,四肢的协调一致及身体各关节部位的活动是简单的体能训练,优美动听的音乐使学生的舞蹈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使其心理上完全放松,无拘无束,没有压力,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我国培养新一代的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全面素质教育必须从学生抓起,从学生时代经常接触和感兴趣的活动入手,围绕素质教育的目的选择相应的舞蹈内容,使舞蹈教学发挥其独有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舞蹈艺术概论》隆荫培,徐尔充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7月1日,第4页。

[2]《舞蹈》2004年,第4期,第48页。

[3]《舞蹈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载于2004年 第5期《舞蹈》。

猜你喜欢
舞蹈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你可曾见过父亲的舞蹈
学舞蹈的男孩子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我和舞蹈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