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一些见解

2015-05-30 00:27崔林林
东方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百草园鲁迅预测

崔林林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是新教学大力倡导的教学方式.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呢?

一、预测内容

"预测"就是文章拿来后,不要通读全文,看题目而预测全文,看开头而预测下文,看结尾而预测前文,看中间而预测开头、开尾、……这是学生的活动,也是发散性思维的开始。但"预测"不能漫无边际,毫无依据,这里需要教师"导",根据所教单元的教学目标,以及在教读课文中所给学生的金钥匙,去打开思维的大门。"预测"应有重点,不能让学生闭目静思一下,什么东西都进入学生脑海中,浑浑噩一阵子,啥头绪也没有出来。教学《风筝》时,要求学生看题目和开头第一句,然后要求学生"预测":该怎样反驳下去,抓住这一重点思考,几分钟后,学生就有说法了,组织学生发言,相互比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预测还要注重发现。这存在于两个过程中,一是在预测中发现,一是在阅读中发现。学生在 "预测"中,必然有所发现。发现什么,这要凭老师经常性的指导,本单元教读课文的金钥匙作用发挥怎样、学生的知识、能力等,因"预测"的重点不同而发现的问题不同。

如何处理好课文,这是教学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当我们拿到一篇新课文,开始教学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教学,怎样把握课文,怎样理好各个环节。一篇课文如果教学方法选择得当,那么教学过程就会顺利,教学效果就会好。

二、质疑解疑

引导学生进行预习,结合资料给课文的生字注音释义,分析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对那些经过预习,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在书中予以标记,带到课堂中讨论。问题的解决,也应力求通过小组或班级合作进行。这一个教学环节,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教师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培养和发展。在此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一切创造都是从疑问开始的。从某中意义上来上来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我们要改变,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一问一答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是教师主导的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的思维过程由教师牢牢的控制着,学生只是机械的围绕着教师的思路转。思维的积极性不能充分的调动。

三、初读课文

质疑释疑部分,是对文章局部的重点探讨。教师应在学生已经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跳出”课文,站在一个高度“俯视”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也就是说,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大意,体会文章的主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把一篇文章支解的支离破碎,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美。就仿佛欣赏一幅油画,从远处整体上来欣赏,我们常会不自觉的陶醉于美的境界之中。但是,当我们从近处仔细的分析时,我们看到的是杂乱的颜料,没有丝毫美丽可言。学生欣赏不到文章的美,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当然就大大折扣。本来充满智慧、激情的语文课堂变成了学生心灵的屠宰场。而更为可悲的是,教师们还不知道自己就是刽子手。整体把握课文,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发现课文的要点,并以此作为突破口,设计 1-2 统揽全文的问题,课堂教学就紧紧的围绕这类问题展开。设计问题时,切忌琐碎零乱面面俱到。例如教学《第一千个球》时,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1 贝利想做一个伟大的球员,为此,他做了哪些努力?最后的结果又是怎样?这些问题就是考查学生对全文的整体把握程度。

四、研读课文

这一环节的任务是对选文中的重点难点,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研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语文课程标准》提到:“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自己的评价;对作品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些阅读教学的目标,主要的就是在此环节得到实现。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可强求一致。这一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大有裨益,同时还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例如教学《济南的冬天》时要求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有感情的朗读这些句子。在学习《爱莲说》时,可以这样问学生:本文除了写莲花之外,还写了哪些花,作者对它们的感情怎样?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

(一)语段比较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常见某语段的词句,孤立地看来并不一定是关键性词句,只是因为用得恰当,能准确而生动地表情达意,足为学习的典范。如教学《百草园》,完成课后练习三时,我摘取了同出鲁迅之手《故乡》一文捕鸟情节的语段,采用了“比较法”。

……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些秕谷,看鸟雀来吃时,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鲁迅《故乡》)

……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尺,鸟雀久已无处取食的时候才行。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竹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鲁迅《百草园》)

这两段文字同是写捕鸟,又同出于鲁迅一人之手。乍看,不少学生难以说清谁高谁低,但一“比”就要比出不同来,哪怕是毫厘之差。我先让学生摘出两段文字中共有的几个动词“支”、“撒”、“拉”、“罩”等进行分析,然后再让学生指出两段文字中的“吃”、“啄”、“缚”、“系”等展开讨论研究,直到一致认为“啄”比“吃”要传神,“系”比“缚”更妥贴为止,这样就分出了优劣精次。最后又比较出“百草园”的捕鸟描写动词丰富,用了11个动词,而《故乡》中只用了8个。而后我才告诉学生:《故乡》写在前,《百草园》写在后,后者的描写是建立在前者之上的,后者虽然只是几个字词的更易,却传神地勾勒出冬日捕鸟的生动情景,充分体现了鲁迅先生严谨明澈的文风,从而可见鲁迅先生的炼字炼意上用心何其良苦;再从两者词句的调配来看,前者多短句,更适合少年闰土的口气;后者多长句,这是鲁迅惯用的语言技巧。比较讲解后,学生理解甚深。

(二)从教材的特点入手进行教学

所说的教材特点,一是指文章不同的体裁特点,二是指课文本身的写作特点。不同体裁的文章,教法应不同。在教一般的记人叙事的文章时,要想法让学生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事,表现什么人物,而所写的这些材料是怎样组织安排的,找出其中的规律来。还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记叙语言的特色,是外貌描写,动作描写或是人物本身的语言描写。如《截肢和输血》一文,写的是白求恩的事迹,通过二件事来反映白求恩的品质。那么,在教学时,我们要求学生先了解二件事的经过情况。“ 截肢 ” 一事是重点写,要概括出这件事的经过顺序。本文主要是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分析时,可让学生找出能表现白求恩精神的语言和动作,领会这些语言和动作描写各表现了白求恩的什么性格特点。

猜你喜欢
百草园鲁迅预测
无可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学校里的“百草园”
鲁迅,好可爱一爹
鲁迅《自嘲》句
不必预测未来,只需把握现在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