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和谐师生关系

2015-05-30 00:27刁云峰唐昌容
东方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新型探索师生关系

刁云峰 唐昌容

【摘要】我国正处于伟大社会变革时期,国家的教育事业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境界。和谐师生关系的提出、探索、建立、丰富也正当时,为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并建构好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懂得这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方法与过程,状态与作用,对于培养合格的新世纪人才,富民强国意义非凡。

【关键词】新型;师生关系;探索

在教育史上,师生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变化着,历代教育家对此进行了不懈研究和著书立说。而今,我通过研修,并结合自己的工作见闻,对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一番探讨,以供广大同仁参考和指正。

一、社会和谐是师生关系和谐的根基

我国正处于和谐社会的创建时期,和谐社会关系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师生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现今,国家为了实现教育的和谐,一方面提高了教师待遇,解除了教师的后顾之忧,增强了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心,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学问,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教师群体的社会地位有了改观,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也逐步落到了实处,社会也渐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教育部加强了教师对教育教学法律法规的学习,让教师懂法,自觉守法,规范了教师的执教行为,禁止了歧视学生,体罚学生的不和谐行为,为和谐师生关系奠定了根基。

二、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前提

现阶段,经过深入调查分析,师生关系仍存在着诸多不和谐因素,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师生间的矛盾突出,年级越高越,明显报刊杂志多有报道。虽有法规制裁,却屡禁不止。探其究竟,就在教师所处的校园文化不够和谐。校长、教师、学生关系就是校园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所学校,只有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切实改善和创设温馨的教学育人环境,在校园内形成和谐的民主气氛,师生关系才能走上和谐之路。试想一所学校中,校长处处让教师唯命是从,老师时时让学生唯命是从,或者校长与教师、教师之间不和谐,他们就易把自己受的“气”,或多或少地发泄到学生身上,这样就直接导致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心理。有教育家指出:“一所好学校,必然有一位好校长”。这样的好的校长,不敢说德艺双馨,但至少德高望重,平易近人,关爱师生,与教师、学生之间一定的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有了这样一个好校长,就会带出一群对学生无微不至关怀的好教师,有这样好教师,就一定会创造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校园文化就易形成。

三、提高教师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准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

《教育学》指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水准。”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教师素质和职业道德培训力度,加强考核,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养和水准,让他们懂得教育规律,熟悉教育教学技术,会理解、尊重、热爱和宽容学生,毫无保留地向学生献出自己的精力、才干和知识,从而真正做到爱生如子的境界。

四、“尊生”是师生关系和谐的核心

一位教育家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里的“爱”是广泛的,指教师不仅在学习上“爱”学生,而且在生活上、情感上也要“爱”学生。这种“爱”的实质表现就是当今教育界里提倡的“尊生”。所谓“尊生”意味着尊重学生人格、人权和尊严,关心学生疾苦,以礼相待,信任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尊生”所凸显的则是一种社会认知和常识,其中所彰显的是“地位平等、相互依存、同舟共济”。首先,“尊生”可使学生感受到被接纳和理解,从而信任教师,敢于向教师袒露自己的情感和要求,乐于与教师交往,因而有了“好教师应与学生打成一片”的提法。其次,“尊生”可为学生创造一种安全和温暖的氛围,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能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在群体中敢于表现自我,展示自信,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最后,“尊生”可以让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增强其自信心,激发其潜能。对学生有了这样的尊重,学生没有不热爱尊重自己的老师的,师生关系最终才会走向和谐的美好境地。

五、公平公正地处理学生间的问题是有益的补充

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应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平等相待上。教师情感或行为上的偏颇,都是对和谐师生关系的破坏。要公平公正地处理好学生的问题,就必须了解个中原因。

首先,教师易产生心理定势。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学生间的个体差异相当大,他们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智力,不同的行为习惯,不同的处事方式,很容易让教师对他们产生不同的程度的喜爱与讨厌,心理上不自觉就会形成一种定势看法,不自觉就会产生不公正的态度,滋生不和谐的因素。

然后是教师重谨慎的处理行为。幼稚的学生之间也最易产生矛盾和磨擦,鸡毛大的小事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大事,一旦他们之间发生纠纷,他们就需要教师的指导、调解与呵护。此时,教师就应当谨慎地处理,行为适当就会有失去学生的信任的危险,和谐的师生关系就难以从心理上建立。即使平息了矛盾,学生的心中仍有难以弥补的裂痕。教师只有公平公正地处理好这些矛盾,才能让学生信服,形成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处事公正无私,作风民主,不偏爱,不偏听,师生关系才能在信任中发展,达到和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万详.《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100招》[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

[2]程正芳.《学校管理心理学》,ISBN978-7-304-0373-8

[3]刘海民.《现代教育原理》,ISBN7-304-02242-6/G313.

[4]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新型探索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新型防冰雹车衣设计
生育文化对生育率的影响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