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的呼吸

2015-05-30 13:47王植
北方音乐 2015年8期
关键词:方法

【摘要】本文用简练的语言对声乐艺术领域中呼吸这一基础环节的运用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剖析。指出了中西方的音乐工作者在呼吸认识上的共性与个性,从而说明音乐来源于对生活的理解,正确的呼吸方法取决于对事物本身的深刻认识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关键词】歌盲;非线性呼吸;方法

唱歌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事,简单到谁都可以唱,复杂到真正唱的好的人并不多。作为人类与生俱有的本能的歌唱的乐器是不能够直接摸到和看到的,这令很多学习声乐的人很迷茫。而在学习声乐的人群当中,有高音、中音、低音。有的人嗓音条件好,也有的人嗓音条件不好。有的人学习之前能够唱得很好,很有天分,有的人甚至一首歌都唱不完整,更不用说哪些五音不全的了。所以,作为学习者,不但要会唱,而且还要唱好每一首歌,它既是声乐上的艺术,更是技术。而能够成功走进歌唱天地的第一步,对我们走出歌盲误区尤为重要。

呼吸对我们人来说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儿了,对于我们常人来说,每人都有一组呼吸曲线。由于人的自然呼吸经常是在一种无意识状态下自由进行,所以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即呼与吸的比率成线性状态,即使是在睡眠状态与运动状态,也不管你是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呼吸方式。而歌唱时的呼吸要根据曲谱乐句的长短以及情感、声部的高低来控制气息,因此,歌唱时的呼与吸的比率为非线性状态。所以说,歌唱时的呼吸与人自然的呼吸相同又不同。很多歌唱界前辈都有这样的感慨,即在良好的呼吸状态下歌曲能够得到超长的表达,气如泉涌,甚至喊出会呼吸者会唱歌!这些话不无道理,说明呼吸对歌唱的重要性。但细沦起来道也过于绝对,毕竟歌唱是一个综合体,能够成为出色的歌唱者是由多种因素决定而成的,还有声音、位置、共鸣和情感等诸多方面相互协调。

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口、鼻、咽、喉、气管、肺等器官所组成,还有一个重要的介质——在医学上称谓膈肌,声乐教师称谓隔膜。它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是一个重要的呼吸媒介,它不为常人所知。而今天人类能够挖掘出来,作用于各种专业人群之中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呼吸方式一般有三种形式即: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在众多的学习声乐人群当中,很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对呼吸形式的不确定,形成一种混乱状态,即在演唱的过程中,一会是胸式呼吸,一会是腹式呼吸,而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使得歌唱表达的不够完整,气力不够、头晕等各种可能发生的不良状况,所以清楚三种呼吸的作用机理,很有必要。

胸式呼吸:视觉感官是将气吸到了胸腔上部,吸气时胸腔上部得到扩张。但由于胸骨的扩张能力有限,肺下叶部分不能得到良好的扩张,肺并未得到完全扩张。而由于气息的上提,使得呼吸媒介横膈膜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直接造成的是吸气量不足,少儿浅,感觉气息浮在上面,对于歌曲演绎而言,在演唱激昂、情感表达深刻等艺术的歌曲时它的弱点就显相出来,形成端腔缩肩、头晕气短、声音消失,直致无法进行演唱。这种呼吸方式同样不适宜于常人。

腹式呼吸:由于它是利用横膈膜的伸缩来增加腹压的一种深呼吸方式,视觉感官是腹腔下部的呼吸。吸气时,由于全肺得到扩张,膈肌开始做大幅度伸缩,腹压增高,小肚丹田区域鼓起。呼气时,横膈膜回缩,如此循环。这是一个较科学的呼吸方式,而由于把气吸的很深很足,在演唱歌曲时,由于歌曲的难易程度不同,而由于歌唱的非线性的呼吸,每个人身体素质又不相同,难免会造成过度疲劳、脸色苍白,影响歌曲表达,所以这种呼吸方式不适宜于歌唱。

这里的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是相对于歌唱者而言的绝对呼吸,但说明它对歌曲演唱而言的不适应性。

胸腹式呼吸:它是在克服胸式与腹式呼吸缺陷的同时,将它们消融、折中,取其所长。这在欧洲的声乐艺术运用中相当娴熟,而我们国家的声乐教学则起步较晚。实际上,我们常人在无意识状态下的自由呼吸一般均采用这种呼吸方式,只是用于声乐当中更加规范。吸气时很自然地将气息吸入到胸腔内,肺部开始扩张,横膈膜开始伸降,腰骨、肋骨都开始扩张。当我们止住呼吸时,会感觉到在腰、胸腔及腹腔周围形成一个“储气罐”的这样一个根基。身体较胖的人呈圆型,瘦型的人呈椭圆型。在这个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过程当中,我们会感到在两腰及两乳中间的胸骨处、喉处形成一个四点支撑,即形成气息时身体的支撑,这是区别于胸式与腹式呼吸的关键所在。这样下去,反复观察,感觉四点支持的存在,当我们已经意识到它的存在时,则这个歌唱的根基形成,从而为气息对声音的支持奠定了条件,也就是为发出有控制力的声音做好了动力准备。

那么为什么我们把它当作歌唱的根基呢?它是怎样得到这个在声乐道路上第一个很重要的称呼呢?原因很简单,当我们打开喉咙进行呼吸的时候,如果我们不对其加以关闭控制,横膈膜胸肋骨将本能的回缩,气息会在我们的喉咙中很自由的出入,这就是人的自然呼吸,它没有控制。当呼吸时,我们给它一点力量或叹一下气的时候,由于气息冲击喉器内声带,就会发出声响,而随着力量的加大,这个声音也会加大,直到音高所能承受的能力。那么给它力量的来源就是取自这个根基——储气罐。这就是把它称谓动力的原因。吸气时,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只是做起来没有吸气状态明显,且因为是错误的发声形式,易对喉处造成损伤,所以不主张吸气状态训练它。

练声者必先调理气息,这是一个自古不变的道理。在清楚了三种呼吸的利弊之后,由于歌曲演唱是非线性呼吸状态,掌握对气息的控制则是重中之重。在采取慢呼慢吸快呼快吸的同时,应着重练习慢呼快吸特别是快吸慢呼,一是要感受四点支持的存在和躲开胸式和腹式呼吸的弊端,呼与吸的时间尽量做到更长。学习时要根据各人的身体素质来进行适时地训练,不能贪练,容易得不偿失。歌唱状态一定是自然的放松的状态下进行。这需要一个过程,一个从无意识的呼吸状态到有意识再到无意识的歌唱状态呼吸的质变过程。歌唱时的状态是否用嘴或鼻来呼吸,取决于对歌曲的表达、歌曲的难易程度、以及乐句对用气量的多少确定,最好的学习是在练声的过程当中,因为只有音高与文字的结合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很多唱了很长时间的歌者,在换气的时候,我们会听到他换气的声音,这种情况是除嗓音条件外,没有处理的气息对喉器的冲击所造成的,或者说是没有处理好吸气的状态所造成的。当我们快吸的时候,尽量把喉咙打得更开,比唱时还要开,要很自然轻松的练习,这时这种现象就会减轻或消失,所以说呼与吸是声乐道路上很重要的一环。

音乐上有很多知识是一些浅显的道理,甚至可能就是一些常识,它没有更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对它的观察,所以才会有学习音乐要有悟性一说。在呼与吸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说欧洲人比我们更聪明,只是他们做了很细致的观察,整理出一套科学的方法,最后得到大家的认可。

当然,这和西方的社会意识形态有直接的关系,不论是西洋的民族唱法,还是中国的民族唱法,在呼吸训练的形式上,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有着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但由于东西方各民族语言、风格、文明的差异,表现出对事物认识的不同,中国的歌唱艺术更多讲究的是声音,而西方则除声音外更多讲究的是共鸣,而我们今天也正是借鉴了西方这种声乐艺术,正在根据本民族的语言、风格来进行消化、吸收、融合,而这一科学体系正是从正确的呼吸开始的。

参考文献

[1]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王植(1993—),辽宁营口人,2012级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

猜你喜欢
方法
中医特有的急救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方法
化学反应多变幻 “虚拟”方法帮大忙
变快的方法
学习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最有效的简单方法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