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雷山民族中学体育特长生训练现状

2015-05-30 16:04许雪竹杨然
东方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体育特长生体育训练

许雪竹 杨然

【摘要】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情况直接关系到考生的考试成绩,进而影响到学校的升学率。本文结合雷山民族中学的教育管理特点,从学生训练体育项目的动机、训练时间、 训练形式、考试成绩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对教练员在训练中的专业素养水平、训练手段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以期改善训练方法,更好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使得体育特长生在体育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关键词】雷山民族中学;体育特长生;体育训练

前言

雷山民族中学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的雷山县,创办于1952年,学校办学至今已为高等院校输送了三千多名合格的学生;2001年至今,学校平均每年有30名艺术考生达到本科录取线,其中体育考生为10人,占上线总人数的33%。学校先后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脚、蹴球、扁担舞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训练基地,并发展成为以传统体育教学为办学特色的中学。

在中等教育阶段,体育特长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是由同时具备良好身体素质和体育特长的学生构成。体育类高考区别于普通高考,前者不仅要通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还要参加专业术科考试。大多数学校就体育特长生训练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如教练员专业能力、训练方法、后勤保障等方面,这也是雷山民族中学学校领导和教练员十分关注的问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雷山民族中学体育特长生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问卷调查法

(3)实地访谈法

(4)数理统计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体育特长生的基本情况

2.1.1身体形态

65位体育特长生中,男、女生平均身高分别为168.72cm和160.62cm;平均体重分别为60.43kg和52.21kg。根据国际通用的标准体重指数计算法,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参考BMI的标准范围值当BMI<18.5为消瘦、BMI在18.5~24.9之间为正常、BMI≥25为超重,可得到男生体重指数(BMI)为21.15,女生体重指数(BMI)为20.06,均属正常。

2.2体育特长生训练情况

2.2.1 体育训练动机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雷山民中体育特长生中90%以上的学生为农民工子女,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对孩子教育问题关心得少。目前雷山民族中学体育特长生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自身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并对体育运动感兴趣,具体表现在只注重自己的兴趣但纪律观念相对较差;第二类是文化成绩不理想,具体表现为注重术科训练而轻视文化课的学习。

2.2.2 训练时间

根据本文研究结果,雷山民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时间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1)第一时间段:在周一至周五下午17:30-18:30时进行;(2)第二时间段:在周末上午8-11时进行;(3)第三时间段:主要在节假日进行。

2.2.3 训练形式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雷山民族中学的新校区还处于建设中,相应配套设施并不完善。雷山民族中学体育特长生训练形式包括力量训练、耐力训练、速度训练等,训练内容包括器械练习、徒手练习等,训练方法较为陈旧。而在素质练习与专项练习上,教练员采取最传统的方式进行训练,使得学生感到枯燥。

2.2.4 管理模式

通过对雷山民中相关领导、教练员进行访谈,作者对体育特长生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

在学习上,主要有三方面 :其一是社会偏见所误导;其二是体育特长生自身对学习重视不够;其三是对训练与学习时间分配上不合理。

在训练上,目前教练员训练思路老化,手段单一,缺少趣味性。

在生活上,学校针对体育特长生,必须有健全严格的生活管理制度,具体实施表现为“家校联系”。

2.3 高考成绩及考试情况

从贵州省招生考试院了解到,2014年贵州省体育类本科最低投档分数线为(1)体兼文:专业分103分,文化分400分,综合分316分;(2)体兼理:专业分103分,文化分294分,综合分266分。录取要求:在文化分、专业分和综合分同时上线的前提下,按照文化分/2+专业分择优录取。2014年雷山民中参加体育高考的65位特长生中,达到本科分数线的仅有18人,上线率为27%。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目前学校对特长生的发育方面重视少,使得学生在身体形态发育上参差不齐。

(2)多数特长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动机是文化成绩不理想,选择参加体育高考作为上大学的平台。

(3)学校对特长生的管理漏洞较多,主要体现为安排的训练时间与文化课学习时间不合理。

(4)学校新校区目前仍还处于建设中,场地、器材严重缺乏;教练员在训练中教学思路缺乏创新。

(5)2014年雷山民中65位特长生达到本科分数线的仅有18人,上线率为27%,严重偏低。

3.2建议

(1)在训练时间方面,建议学校领导合理安排特长生训练及学习的时间。

(2)在训练形式方面,由于教练员的训练手段严重老化,导致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成绩受到严重制约,建议教练员采取系统的、科学的、新颖的及周密的训练计划。

(3)在管理模式方面,可以分别从学习、训练、生活和思想四个方面进行规划和调整:

学习上:消除对体育特长生成绩差的偏见,鼓励特长生自身对学习文化课的重视。

训练上:教练员需要制定新颖的训练计划,以增强学生的趣味性。

生活上:班主任、教练员需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思想上:教师与体育特长生应定期进行沟通,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4)在场地器材方面,场地、器材严重缺乏的现状,学校应该努力争取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曾德,美韦俊.对高中体育特长生有效管理方法的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1.(1)

[2]李涛,张洪梅,李娇,银莹.山东农村中学体育特长生培训现状探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

[3]高秀华,詹晓梅,于飞等.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及年龄的特征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4.(3)

[4]徐康,马莹.中学体育特长生训练与管理思考[J].体育人文社会学.2012

[5]刘国,张召.唐山市高中体育特长生参与体育训练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时空.2011

[6]章文玉.浅谈训练方法对高考体育考生的重要性[J].新课程.2013

[7]王仙慧.浅议体育特长生训练时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农村科技.2010

[8]米兆果.对普通高中体育考生身体素质训练的探索[J].读与写杂志.2009.(4)

[9]许呈三,闫世平.浅谈体育特长生的管理方法[J].体卫艺教育.2007

[10]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7)

猜你喜欢
体育特长生体育训练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营养健康与体育训练结合的思考
浅谈学校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结合的可行性
青少年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析高校体育训练中智能手机APP的应用思路
高中体育特长生短跑训练方法探讨
浅谈高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育培养策略
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路径探析
中学体育特长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发展对策的研究
影响高中体育特长生成绩的因素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