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防洪工程生态护坡设计分析认识

2015-05-30 10:48余成
中华建设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护坡生态

余成

【摘 要】防洪工程中的堤防、河道护坡是一项量大面广的基础设施,人们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条件下对生态护坡要求越来越高。将生态护坡功能与工程功能及安全功能同等考虑,选择和确立兼顾防洪、生态和节约的工程护坡方式。防洪工程生态护坡工程建设应树立“尊重自然、恢复自然”的理念,使护坡工程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关键词】护坡;生态;资源节约

On flood control project design and analysis of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awareness

Yu Che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Xinjiang Hami third division Hami Xinjiang 839000)

【Abstract】Flood control project dikes, river slope is a large broad surface infrastructure, people in the pursuit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ecological slope conditions become increasingly demanding. The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functions and engineering functions and safety features equal consideration, both the selec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flood protection,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of engineering slope way. Ecological revetment construction of flood control projects should establish a "respect for nature to restore the natural" concept, so that slope protection works and blend with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Key words】Slope protection;Ecology;Resource conservation

防洪工程中的堤防、河道护坡是一项量大面广的基础设施,通过技术创新来选择和确立兼顾防洪、生态和节约的工程护坡方式,是水利工程设计和防洪建设一大课题。下面以可持续发展的视野认识现代生态护坡工程,以创新发展的观点,就防洪工程生态护坡谈几点认识。

1. 防洪工程生态护坡的发展方向

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堤防河道护坡的认识和要求也不相同,生态护坡就是现阶段人们在对水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条件下而日益受到重视。

目前,我国开始试验推广的几种生态护坡主要有:植被护坡、土工材料复合种植基护坡、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和水泥生态种植基护坡。正确地把握生态护坡生长习性,并选择适合本地自然条件的类型,需要明确生态护坡的本质和特点。

1.1 生态护坡并非与传统护坡完全对立。

(1)一部分生态护坡是在传统护坡基础上发展而来,

生态护坡较传统护坡更具有自然生机,与周围景观相协调。生态扩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较少改变河道生物栖息环境。生态护坡材料以环保材料为主,多数为天然材料,对环境污染小。

(2)传统护坡主要指砌石护坡和目前大量使用的预制混凝土块。这些护坡中的干砌块石护坡随着时间久远和大自然的自我修复,与自然界达成新的平衡,与天然土坡一样,它上面也生长植被,也具备生态护坡的特征。

1.2 生态护坡不等于景观护坡,景观护坡受水位线限制。一般认为生态护坡就是植被护坡,这一观点不准确。观察水库或湖泊,可以发现其水面线与岸坡植被之间有一条明显的水平分隔带,它是由水面线涨落造成的,植被一般在水面线之上。景观护坡(植被护坡)只是生态护坡之中的一种,修建景观护坡必须首先考虑水位影响。

1.3 生态护坡不是解决河道污染的有效手段,其自然净化河道的能力有限。建没生态护坡不能夸大其白净能力,更不能寄希望它来治理污水。

1.4 生态护坡建设应适应我国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护坡是实现生态水利的一部分,因此发展生态护坡必须适应我国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护坡首先要满足防洪功能,就是说护坡主要作用是防御洪水,其他功能都服务于防洪,护坡满足生态需求同样不能因此而削弱其主导功能。生态护坡最重要的特征是恢复河流天然属性。应尽量选择天然材料,如天然石材、草皮等,尽量少用水泥和人工合成材料。天然材料产生于自然耐久性好,与河流不相排斥,即使发生化学反应也很漫长,而人工合成材料却难以做到这一点。天然材料的另一特性就是容易在河道中形成新的自然平衡,较快恢复河道天然景观。

2. 建设资源节约型护坡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受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主要原材料、能源、水、土地纷纷告缺,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护坡工程在水利建设中量大面广,如何做到资源节约合理的投入取得最佳的收益值得探寻。

2.1 重视护坡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尽量减少硬化河道护坡。尽量避免河道混凝土护坡建后再拆,不如尽量少建或用非工程措施解决。在我国一些地方的河段完全可以这样做。当然,河道岸坡硬化混凝土护对于防洪来说是有利的。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的生态与环境评估越来越受到重视,采用工程措施还是非工程措施必须综合分析,权衡利弊。总之,对河道堤防护坡工程进行严谨科学的可行性研究,是实现资源节约的前提。

2.2 工程技术措施的思路要创新。

(1)采用任何种形式的护坡来实现资源节约,仅从传统设计思路上进行优化创新这种可能性不大,必须开拓新的思路。首先要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其次是从护坡的造价与使用年限。尽量减少混凝土用量,优先采用天然石材。其目的首先考虑到营造“多自然河流”,而且在资源节约上也有其合理性。

(2)预制混凝土块:块石破碎——碎石——加水泥拌合——混凝土预制块,其中水泥生产中大量耗能。块石:人工或机械加工块石(粗料石),天然块石可循环使用。而人工预制混凝土块不易做到,在重视循环经济的今天,采用天然石材更具优势。提高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在一些平原地区由于天然石材匮乏,运输成本过高,或城市景观建设需要,只能采用混凝土预制件来铺砌护坡。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混凝土预制块标号提高到c25.混凝土标号的提高,可以增强混凝土密实性,使得其表面和内部具有更多封闭孔隙来阻止环境水侵入,从而保证混凝土块具有更好的抗侵蚀性,虽然增加了修建时的成本,但是使用年限的加长使护坡的年分摊成本小。

3. 防洪护坡创新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从政策上支持。对于新技术和创新成果的推广,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力,必须要有一定的政策支持,才能确保新一代护坡技术的广泛使用。既重视具体设计,又重视宏观视野。护坡设计看似简单,但要做出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优秀方案,必须要将工程师、艺术家、经济师和环境保护部门的思维溶于一体。重视科技创新。我们要重视科技创新,充分调动水利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护坡产品。材料的创新是关键。一定要重视护坡原材料、半成品生产的技术创新,加快开采、加工、运输各环节配套升级,制定既开放竞争、又保证规模生产的产业政策,将护坡工程技术发展的切入点定在半成品生产创新上。

4. 结束语

根据目前的国情、适用性、经济性和质量效果,符合生态护坡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值得普遍推广应用。正确的决策必须建立在相关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生态护坡难点问题有必要开展系列研究,加大这方面的科研投入朝生态护坡发展。将生态护坡功能与工程功能及安全功能同等考虑。防洪工程生态护坡工程建设,应树立“尊重自然、恢复自然”的理念,使护坡工程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猜你喜欢
护坡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究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联锁式生态护坡砖在河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
生态混凝土护坡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农村河道护坡治理模式及生态护坡应用探讨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