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肖邦的《夜曲》Op.48 No.1

2015-05-30 16:15胡婉婉
东方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夜曲乐段肖邦

胡婉婉

前言

夜曲是肖邦自己创新的一种钢琴独奏体裁。细细体会乐曲中所弥漫的惆怅、瞑想、缱绻气氛,以及其中包含的激动、叹息、兴奋、不安等丰富而微妙的情绪。你会感到夜晚的风格是统一的,而夜中的情调又是如此得不同。下面就《夜曲》Op.48 No.1来谈谈肖邦夜曲作品的创作魅力。

一、作曲家简介

肖邦 Fryderyk Chopin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是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也是一名爱国主义者,虽然异乡巴黎,却心系祖国;他的音乐蕴含着波兰民族精神,积极地向世人传播当地的民族文化。他只专注于钢琴,与贝多芬、海顿等等大师相比,他是唯一一位把主要创作精力集中在钢琴上的作曲家,把钢琴音乐的发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钢琴方面成就显著。很多人会疑惑肖邦为什么只专注钢琴?是不是限制了他人生道路的发展。我倒认为,肖邦是一个聪明人,他不会像其他作曲家一样各种领域都涉及,他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不随波逐流。活出自己的音乐风格,也当之无愧的被誉为“钢琴诗人”。

二、《夜曲》创作背景

肖邦的创作和他的时代、社会背景以及个人思想、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肖邦的创作生涯延续了三十余年(1817—1849),可分为两大时期:①华沙时期(1830年前);②巴黎时期(1831 —1849)。

肖邦在华沙度过的二十个年头,总的说来,是愉快、开朗的。反映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情绪的基调是乐观的,但思想深度却是有限的。夜曲创作是在巴黎时期,进入了它创作的黄金时段,具有深刻民族内容、独创的艺术形式和娴熟的钢琴表现技巧。他涉及了各种音乐体裁,包括练习曲、前奏曲、玛祖卡舞曲、波兰舞曲、夜曲、圆舞曲、即兴曲,还有结构复杂的叙事曲、谐谑曲、奏鸣曲等,获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他的夜曲作品,充满幻想、情调深沉;作为著名钢琴演奏家,他的演奏技巧精湛、手法细腻、音响华丽、富裕激情、出神入化,他的钢琴踏板用法独特。

《夜曲》Op.48 No.1是肖邦成熟期的作品,是所有夜曲中结构最大的一首。创作于1841年,出版于1842年,呈献给罗拉·德尤贝尔小姐,哈聂卡解说:“这是最高贵的夜曲,构思巨大,有短音乐剧的感觉,在双倍速度处,加强了戏剧性效果。此曲具英雄性,脱离了感伤,让我们看到伟大、男性的肖邦。”

三、《夜曲》作品分析

本曲是由“插入性中部”构成的复三部曲式。肖邦的c小调夜曲是一首热情奔放的作品。全曲主题有两个,第一个是带有宣叙性的深沉主题,上声部的主旋律,下声部主要以四分音符的柱式和弦和声进行伴奏。主调为c小调。第二个与第一个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C大调,上下声部的节奏都保持着一致性。

第一部分从断断续续的旋律开始,音调富于语言的表现力,象悲伤的独白。庄重严肃而节奏均匀的伴奏,渲染出一种悲壮的气氛。这是一个再现单三部曲式,A乐段是一个由两个乐句构成的结构为(4+4)的方整型乐段,B乐段是一个(2+2+1+3)构成的非方整型乐段,进行了多次的转调。在B段结束后,马上进入了再现,但与A乐段还是有些微的变化,是一个结构为(3+2+3)的非方整型的乐段。在整个呈示部,有进行对比的,有上行三度模进的,有装饰弹奏方法的。肖邦是个懂得抓住细节的人,在每个部分都进行了些微的变化,使得乐曲表现力丰富多样。

中间部分庄严缓慢的旋律象一首宗教颂歌,最初是温和的,平静的,好像是对心灵的抚慰和祝福。后来逐渐变得刚毅豪迈,雄伟有力,象一首壮丽的进行曲,其中颂歌的旋律不时和半音阶平行八度的快速音群相交替,象在一种宏伟的力量的推动下前进。这股力量逐渐在壮大,半音阶的音群气势蓬勃地展开着,达到了高潮,终于变成了嘹亮的、强劲的、振奋人心的号角之音。这是一个由C、D、D1构成的插部性中部,它有新的主题,是展开性的。整个中部都在C大调上面进行,音乐不稳定,结构也不完整,难以独立。特别值得一体的是在D1乐段,是D的一个变奏,节奏由四改成了三个十六分音符连弹,每个小节的第一拍是D乐段的旋律,旋律音扩张,推向高潮。在最后再现部出来之前,肖邦巧妙的运用了连接,平稳的节奏为再现部进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最后,音乐回到第一部分,所有的上声部增加了和声的织体,增强了力度,旋律的色彩更加的丰富。在尾声以流动性的单音在上声部,暗示乐曲结束。在这首夜曲中,音乐形象的发展,充满着动力,富于戏剧性。

四、创作情感

肖邦的每一首夜曲都非常的迷人,让人陶醉。此作品时而幽静恬淡,时而沉郁哀愁,它们都有着充实的情感、丰富的思想和多彩的织体。作品是肖邦夜曲中极具戏剧性的一首,它将肖邦诗人般的情思和他英雄般的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其实,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欣赏者,就应深入作者当时的心境和情感之中。《夜曲》有人说这是由于对祖国命运的愤诉写出的,他的音乐作品里往往倾注着浓厚的爱国深情,乐曲中的层层动机似乎证实了这一说法。莎士比亚名言: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此时的心情也是如此。爱国的情感创作出来此曲有一定的道理,但我心目中它的夜曲表达的而是纯粹、纯白的感情,当他奏响《夜曲》,音乐弥漫开来,会感受到一种宁静之美。仿佛身在星光灿烂的夜里,随着音乐的旋律,闲步在夜空之中。他把自己所见所听用音符谱写了出来:“夜啊,星空啊,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宁静。”他只想单纯的歌颂着奇妙的夜晚,但是事与愿违,在他沉浸在夜之中却被来势汹汹的暴雨打破。他渐渐地加强了自己弹奏的力度,仿佛看到了他在与暴雨追逐,一切来得太突然,他一路狂奔却还是被淋得湿透。最初那纯美的感情已经被暴雨冲走,等暴雨渐小,却已经回不去最开始的心境。他尝试着回到原来,出现了再现部。渐渐地,好象一切趋于平静,窗外的雨此时也停了,他凝望窗外。他创作的情感,在我的眼里就是这般很单纯的背景,不掺杂任何欲望、念头。如果说他创作的乐曲都是在爱国情怀的背景下,这是不存在的,肯定会有自己随心的乐曲,只为自己的情感而弹奏。

五、结语

肖邦,在钢琴领域做了巨大的贡献。没有一位作曲家能像肖邦那样使钢琴发出如此优美的音响,他创造了钢琴歌唱的幻觉。他的色彩性的和声处理得很有独创性,对后来的作曲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肖邦创作的《夜曲》Op.48 No.1对后世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舒曼称他的音乐像是“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不仅他超凡的演奏技巧成为了我们后代学习的楷模,而且他的爱国精神也成为了世人的榜样。

猜你喜欢
夜曲乐段肖邦
“钢琴诗人”肖邦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月夜曲
爱心夜曲 (女高音独唱)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肖邦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快乐新年
论曲式学中复乐段的辨析问题
快乐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