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红岩精神 创造辉煌业绩

2015-05-30 20:43刘心珊
东方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国统区南方局先辈

刘心珊

【摘要】红岩精神是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下的红岩人,在国统区的历史环境下和维护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革命实践中锤炼形成的,具有巨大的历史穿透力。今天,发扬红岩精神,就是要用红岩先辈创造的精神财富,去实现伟大中国梦,创造辉煌业绩。

【关键词】发扬红岩精神;创造辉煌业绩

红岩精神是以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在国统区的历史环境维护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在白色恐怖环境里锤炼形成的革命斗争精神。因此,红岩精神是一个英雄群体创造出来的。他们凭着对崇高理想信念的忠诚和执着,运用开阔的视野,以高昂的革命热情、严明的组织纪律、顽强的斗争精神和民主集中制的作风,在恶劣艰险的国统区,为民族和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从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范是其高尚情操、革命气节和优良作风在革命斗争实践中的反映。其内容十分丰富,历史穿透力极强。今天,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正需要发扬这种红岩精神。

一、发扬红岩精神,就是要发扬共产党人“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的精神。[1]

崇高的思想境界 抗日战争时期,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在特殊环境中开展工作的红岩人矢志不渝的忠于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不移地站稳党和人民的立场,以此作为实现抗战救国、追求民主政治的思想。它体现了红岩先辈们为争取民主独立的爱国主义精神、面对复杂形势沉着应对和果敢决策的政治勇气;体现了具有严于律己的道德修养和保持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体现了敢于为党和人民奉献一切的高尚情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相当的差距。为实现中国梦,把中国建成民主、独立、富强的世界大国强国,我们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大力发扬红岩精神,树立崇高的思想境界,以严于律己的道德修养,保持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面对当前社会环境和复杂的世界局势,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

坚定的理想信念 红岩先辈为顺利实现党的政治理想,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和追求;表现出对党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必定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心。皖南事变后,国共关系面临破裂的危险,党中央几次电令南方局领导人离渝。周恩来等红岩人不顾个人安危,“坚决同国民党顽固派斗争到底!”[2]他还鼓励同志们要“只要大家坚持信念……胜利会到来的,黑暗必然被冲破的”。[3]我们今天广大党员要大力发扬红岩先辈的那种坚定的理想信念,相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

巨大的人格力量 红岩先辈在革命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超越权利、超越武力、超越金钱的人格力量感染国民党党政要员、中间人士和人民大众。周恩来和张冲既是政治对手,又因“伍豪事件”有私怨。但当两人作为国共双方谈判主要代表经常进行接触时,周恩来从拯救民族、团结御侮的国家最高利益出发,宣传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不计前嫌,抛弃个人私怨。他的壑达赢得了张冲的钦佩,张冲逐渐由反共转变为同情共产党,并与周恩来结下了超越党派利益的私人情谊,不仅如此,许多民主爱国人士正是通过周恩来及南方局的人格魅力感受到了中共的伟大。正如李四光所说:“我见到了周先生。我在他身上产生了一个最大的感觉: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有了希望。”[4]我们的红岩先辈以自己博大胸怀,巨大人格力量影响和感染了当时的国民党党政要员、中间人士和人民大众,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大量需要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我们的党员干部要用我们的人格力量去影响、感染那些有经验、有能力、有一技之长的人,让他们为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

浩然革命正气 红岩先辈始终处在极其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但他们善处逆境,勇于牺牲,展示了共产党人的浩然革命正气。周恩来在面对国民党的恐吓时,他大义凛然,保护同志,承担责任,公开阐明共产党的立场,揭露国民党的各种罪恶行径,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皖南事变后,面对危局,周恩来庄严宣告:“要作最坏的准备,要准备牺牲。”[5]在南方局领导下的红岩先辈们,他们在革命顺利时,不骄不躁,奉献无索;当暗流袭来时,勇于担当,不怕牺牲;即使不幸被捕,面对威逼利诱,也威武不屈,以“热血似潮水般奔腾,心志似铁石的坚贞”捍卫真理,以“只要一息尚存,誓为真理而抗争”[6]的大义凛然笑对屠刀。红岩先辈身处逆境,勇于牺牲。今天我们的党员干部,面对社会的歪风邪气,不正之风,要站得直,挺得住,要同那些歪风邪气、不正之风做斗争。以发扬红岩先辈的浩然革命正气,为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发扬红岩精神,就是要发扬在复杂局面下求实创新、善于开拓新局面的精神

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在周恩来为首领导下的南方局,培育和形成了红岩人勇于在复杂环境下求实创新、善于开拓新局面的精神。在当时,红岩先辈们以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国共合作团结抗战大局,坚持政策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改进工作方法,团结并形成了相当实力的民主联合阵营,为国统区党的建设、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新中国政治格局的形成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党建方面,南方局领导下的红岩人在国统区创造性地贯彻中央“隐蔽精干”方针,制定了“三勤”、“三化”政策,指示地下党同志要“勤学、勤业、勤交友”,要通过“职业化、社会化、合法化”的手段,深入社会,在合法职业的掩护下为党工作。这是南方局领导下的红岩人对党的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重大创举。

尤为突出的是统战方面。当时,中国最大的政治就是维护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民主政治。如何在国统区贯彻执行党的这一重大方针,这就要求红岩工作者们必须要有新思路。在1939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上,周恩来根据南方局的实践,提出统一战线的社会性应加强对中间势力、中间党派统战工作的主张,中央接受了这一建议。在新思路的指导下,南方局根据不同对象和不同发展阶段,确定不同的统战工作方式和内容。对国民党上层和地方实力派人士采取秘密联系的方式,主要帮助他们认清形势、坚持抗战,辅之以对民主政治的导向;对爱国实业界则以公开参观、座谈和文字交往等形式,宣传爱国、民主精神,使他们了解和理解中共的经济政策和纲领。同时,南方局特别重视中间力量的要求,提出照顾小党派利益[7],竭力帮助民盟、九三学社等建立组织,完善其组织结构。

在重庆红岩村,周恩来领导下的南方局还努力探索与中间党派进行合作和推进民主运动,实现中国民主政治新格局的有效途径和形式。1941年2月,黄炎培等人提议在国民参政会下设立特别委员会。周恩来提出这个委员会应成为各党派的一种协议机关,此机关不妨碍各党独立,也要保持党派批评自由。1941年6月,周恩来在《民族至上与国家至上》一文中指出:“在今天,殖民地以及弱小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一定要在民族的人民的统一战线及其所建立的联合政权领导下,才能得到彻底的胜利。”[8]他清楚地指出了要求通过民主的统一战线去建立民主的联合政权,进而引导民族革命走向胜利。周恩来提出联合政权这个统一战线的最高形式,这在当时是一种相当大胆、实事求是的同时又是富有远见的战略思考。正是在这个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使中共影响和领导下的民主党派力量较快地形成了一定规模,并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中共七大将其规范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口号。

红岩先辈在白色恐怖的复杂环境里求实创新,开拓创新;一切围绕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与敌对势力作斗争,有利于抗击外辱、创新和开展工作。我们要发扬红岩先辈求实创新,开拓创新精神,去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我国要在未来十年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围绕我国小康社会十年建成目标去创新和开展工作,去实现伟大民族复兴梦。

三、发扬红岩精神,就是要发扬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民主、平等精神

民主是中共在抗战时期高举的重要旗帜。南方局领导下的红岩人在内洋溢着民主作风;对外则带领和团结人民,坚决反对专制独裁、特务统治和官僚资本,为实现政治民主化不懈斗争,成为国统区民主平等精神的化身。

当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驻守重庆南方局的红岩人无人搞特殊化。为改善生活状况,南方局拟定了一个干部保健标准,周恩来、董必武等人却并没有把自己列入其中。在保健费的分配上,完全按照身份、工作、资历为标准,任何人均可享受。

在一次月底伙食费结算时,因账面上有六角钱的开支平不了,董必武十分自责,执意在机关大会上做了检查,并亲自向党中央写了检讨信。

在整风运动中,南方局的红岩人更是注重发扬民主的作风,平等对待每位同志。周恩来、董必武,总是严格剖析自己,不以改造别人的面孔出现,实事求是地当众开展严格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审干阶段,有几位同志被揭发为混入党内的分子。材料传到后,周恩来坚持审查干部必须实事求是,做结论、鉴定要慎重,要不怕麻烦地允许本人申诉。最终,南方局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弄清了这些干部的历史,做了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南方局红岩人的整风运动,正是在民主的气氛下,真正做到平等对待,既弄清干部历史,又没有伤害同志,避免了延安审干中出现的“抢救运动”那样的偏差。

在争取政治民主化的斗争中,周恩来深刻指出:“惟有最能尊重人民公意的人,才是最富于民主思想的人,才是最能团结的人。”在党内,他告诫同志们:“领导群众的基本方法是说服,绝不是命令。”[9]他经常召集身边工作的同志,同他们讨论重大问题,要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他说:“这些重大问题并不只是我和党中央的同志要负责来考虑的,应该由你们,由全国人民大家都来动脑筋。假如大家不想,只让我们少数人想,万一想错了怎么办呢?”[10]基于这种民主、平等思想和作风,加上当时环境的特点,周恩来提出了一个独特的工作方法:“领导群众的方式和态度要使他们不感觉我们是在领导”。[11]

这种民主平等精神,既加强了南方局红岩人工作人员的团结,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又团结了无数的爱国民主人士,使他们同情和支持中共的工作,使得红岩村南方局所在地成为抗战时期国统区真正的民主之家。

民主、平等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和享受的。在白色恐怖的年代,我们的红岩先辈对外争取民主、平等;对内实现民主、平等。在今天,民主、平等精神实现了、用好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力量就更大了。

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充分体现,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艰苦条件和复杂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它所蕴涵的精神特质和丰富深厚的时代内涵,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历史使命和文化品格的集中反映,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重要贡献,是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支撑。今天,我们发扬红岩精神,就是要用红岩精神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创造辉煌的业绩,共圆中国梦。

参考文献:

[1]2002年5月23日江泽民在重庆视察工作时的讲话

[2]《中共中央南方局大事记》,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

[3]《在国统区的周恩来》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第103页。

[4《重庆文史资料》第20辑,第27页。

[5]《见证红岩——回忆南方局》重庆出版社2004 年6月版,第204页。

[6]南方局领导下原中共鄂西特委书记何功伟临刑前所作《狱中歌声》。

[7]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1898—1949)》(修订本)

[8]《新华日报》,1941年6月15、22日。

[9]《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31页。

[10]《消息半周刊》,1946年9月。

[11]《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31页。

猜你喜欢
国统区南方局先辈
不忘先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传承先辈精神 再造澧县辉煌
南方局历史是一座富矿
中共在国统区掀起的两次宪政运动高潮
抗战后期国统区的经济危机及其连锁反应*——基于国民党高层个人记述的观察
抗战时期南方局的文化统战工作及其意义探析
民国后期国统区选举诉讼程序研究
中共中央南方局对中间势力的统战工作研究
继承先辈精神 不负时代重托
抗战时期中共国统区组织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