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伊斯的文学实验精神在小说布局中的展现

2015-05-30 00:29周瑞红
北方文学·中旬 2015年8期
关键词:乔伊斯

周瑞红

摘 要:乔伊斯是爱尔兰著名的文学作家,乔伊斯一生追求艺创新,其文学作品通常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乔伊斯在20世纪初,是现代文学主义的典型代表。本文以乔伊斯著名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为例,主要阐述乔伊斯美学理论及现代主义创作技巧,展现乔伊斯文学实验精神在小说中的布局。

关键词:乔伊斯;文学实验精神;小说布局

乔伊斯的文学作品对20世纪的影响如同海浪一般,带给20世纪文坛巨大的冲击力。在欧洲文坛上,其文学流派深深影响乔伊斯的创作特点,而乔伊斯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其文学艺术生涯以反传统的特征为起点,其文学追求艺术形式的创新与改革。在他的创作起点开始,其代表作品有《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都柏林人》、《芬尼根的苏醒》等,其作品颠覆了当时西方文学秩序与文学发展历程。在乔伊斯的创作后期,其艺术形式虽带有极端的方向,但独特的文学艺术手法揭示了现代意识,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作者的感受。

一、文学布局完整

从《一个人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其整体布局完整,乔伊斯通过成功地实验手法完成其作品的完整美学思想。乔伊斯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通过斯蒂芬与林奇的对话展示他的创作目标与宗旨。文学艺术的“完整”,必须以美的形象来体现,而美的形象必须让人们感知文学艺术轮廓与内容,从而使读者清楚地看到完整形象。乔伊斯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整体性创作与设计上,紧紧遵循这一美学思想。

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开篇中,乔伊斯运用小孩的微观世界,将爱尔兰传统故事注入到《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主题思想中,清晰地提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结构由不连贯构成,读者在阅读其作品时,徜徉在主人公飘忽不定的意识中,但通读全文后,读者便逐渐感受到乔伊斯的文学艺术。因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每一个片断都是表现与阐述主题,而在每个片断上,又以细节的形式组成文章的内在因果关系,从而体现主题意象的连贯性。在这篇文学作品的设计上,其以独具一格的创作手法去处理主题意象,达到作品的完整性。

二、文学作品的匀称性

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上,乔伊斯以现代主义创作手法展现其匀称性,从小说中间三章可以看出,乔伊斯通过细腻的手法描述画像的各个细节,使每个细节变得生动与形象。从而达到艺术作品的匀称性。乔伊斯在小说中利用斯蒂芬的喉舌去定义“匀称”,即:读者根据小说结构的线条,仔细品尝与阅读小说的每个细节,使读者能体验到小说各个构造之间的平衡以及小说整个结构的节奏。读者若仔细通读完《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可以感受其创作是依据美学理论的“匀称”原则。乔伊斯制造出“审美空白”,是要让读者感受到作品的完整性,而作品的完整性必然会由许多部分构成,而这些构成部分又达成作品的整体和谐。作者通过这样创作手法,便可驭驾每个构造组成作品整体性的片断,而作品的每个片断有着真正、特殊的经历,且有作品独特意义与不同寻常的价值,同时,参与着整部作品的功能。虽然每个片断间存在不连贯的现象,其原因是作者没有加入任何过渡手段,任由作品片断间的停顿,其目的是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时空顺序,使小说主人公斯蒂芬的回忆、想象以及联想充满叙事空间。

三、文学意象

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上,使用意象的手法极其频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以女性为意象,在斯蒂芬的意识与生活中,女性的形象都是模糊与隐约出现,在小说形象中没有完整的塑造出来,但却影响着主人公的幼年、少年与青年阶段,最后成为青年艺术家成熟的关键。乔伊斯不仅以女性为创作作品的审美参照物,还在小说中经常突出女性意象的象征意义。

四、文学神话典故

乔伊斯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套用古希腊神话典故,赋予斯蒂芬新生的力量,特别刻画了斯蒂芬在繁杂的环境中探索自我精神,成为其探索自我精神的重要力量。斯蒂芬困惑自己到底是谁的幼年,在探索自我的转变中,逐渐萌发出自我的意识,克科之行使斯蒂芬决定寻找精神上的父亲迪勒斯,放弃现实中愚蠢、怀旧与无能的父亲。斯蒂芬在海中戏水时,遭遇朋友们对他名字的调侃,严重打击了他自以为人上人的优越感,自此以后,使他终于顿悟到自己是爱尔兰殉难的作家。他作为社会、宗教与家庭的受害者,他只有逃离爱尔兰,而爱尔兰成为斯蒂芬意识中希腊神话里克里特国王的迷宫,而斯蒂芬便是克里特国王囚禁的迪达勒斯。迪达勒斯是一位能工巧匠,斯蒂芬要像他一样,用自己的艺术铸就逃亡迷宫的翅膀,也许会与迪达勒斯儿子伊卡罗斯一样,因为飞得太高,太阳将他的翅膀融化,使他坠入爱琴海身亡。但斯蒂芬决心要与迪达勒斯父子一样,去追求未知的艺术。

五、结束语

乔伊斯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遵循文学布局的完整性与匀称性,重点通过文学意象与神话典故,乔伊斯展现了文学实验精神与决心:他要拥有像斯蒂芬与迪达勒斯父子的精神,也许会有错误与失败。但乔伊斯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不惜一切代价,大胆采纳自己的文学创作想像,处理文学创作想像与素材的关系,在粗糙的原型中创作文学艺术作品,使自己的文学作品具备永恒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金梅 . 乔伊斯的文学实验精神在小说整体布局中的体现[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猜你喜欢
乔伊斯
不给善良增加负担
论维柯对乔伊斯小说诗学的影响
不给善良增加负担
萧伯纳、乔伊斯的流亡诗学与爱尔兰文学空间
乔伊斯·卡洛尔·奥茨作品综述
不给善良增加负担
不给善良增加负担
不给善良增加负担
探析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中的艺术手法
乔伊斯《小云朵》中的叙述聚焦形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