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安徽省优秀作文选评

2015-05-30 01:24鲍亚民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本质翅膀蝴蝶

鲍亚民

【考卷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真题解读】

2015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保持着近几年的一贯的出题指导思想,那就是注重材料的思辨性,意在考查考生的思维水平。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这一事是怎么发现的呢?这一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我想这些都一定会引发考生发表的不同意见,因为每一个考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因而这道题就有了一定的思维强度,也就能激发考生写作的欲望。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区分度就明显,考生作文得分的差距就能拉开,也就达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效果。

审题立意上,尽管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提供的材料思辨性很强,但审题难度并不大,可供选择立意的角度也易于考生把握。从“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这个角度分析,可以这一立意:(1)领略科学的魅力。(2)这里蕴含着科学的道理。从“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这个角度分析,可以这一立意:(1)实践是检验事实的重要依据。(2)探索发现是通往真理的必由之路之路。从“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这个角度分析,可以这一立意:(1)主观认识与客观真实的关系——主观认识需要借助适当的方式才能更符合客观实际。(2)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透过现象看本质,莫让表象的遮蔽了我们的认知。(3)感性与理性。从“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这个角度分析,可以这一立意:(1)尖端科技是人类的慧眼。(2)君子善假于物,善于借助外力的帮助取得成功等。(3)真理都很简单。

结构上,如写议论文,可常用基本结构法:“引”、“析”、“议”、“联”、“结”。就这则材料作文来说,可先引用材料“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在显微镜下竟然是无色的”得出一个中心论点,接着,围绕这一中心展开论述,然后联系实际就“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做出简要的分析,最后再用一段话或总结全文、或引人深思、或发出号召。如《谁在裸泳》一文,先引用“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在显微镜下竟然失去了色彩,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这一现象得出中心:“花花绿绿的翅膀是一种炫目的假象,我们应当擦亮眼睛明辨是非。”然后,就自己提出的观点进行分析,真相总是那么令人迷茫。如同无数历史烟云,只有大潮退去,才看出是谁在裸泳。如果不能具备一双慧眼,就该努力养成一颗慧心,不轻信,不盲从,不激进。再联系实际进行分析,由谭维维的歌“花香自有蝴蝶来,蝴蝶翻飞花翅膀”让人觉得仿佛成了人们眼中美景。其实,就像有些在台上大讲反腐的官员,刚刚结束义正词严的报告,门口已经有几名纪委的官员等着请他去“喝茶”。谁能说他们的讲话不是绚烂的蝴蝶翅膀,如果不是东窗事发,谁能把身陷囹圄的官员和台上做指示的他画一个等号,谁又能想到他们的作态也不过是光线照耀下呈现出的缤纷色彩。最后得出结论:在炫目的色彩可能假象,需要我们具备一双慧眼,去明辨是非。

文体上,要注意“明确文体”这一表述。它意在告诫考生必须围绕一种文体来进行写作,“四不像”的东西可以休矣!每一位考生都应该掌握基本的文体知识,具备基本文体的写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文体规范的好作文。

【评分标准】

从高考阅卷现场传来消息,今年高考作文阅卷要求比较宽泛,体现在:

1、 因为作文要求是“自选角度”,考生只要是在材料范围内选择角度正确,都可算“符合题意”。

2、 作文阅卷要求是“向高处打”,即从人文角度出发,尽量给分。

3、 因为今年高考作文材料解读角度多,学生立意可选的角度就多。

阅卷现场给出符合题意的立意有四个大的方向。

一、 从人的角度

(一) 从学生的角度

1、 科技的魅力

2、 求知与求证

3、 探索与发现

4、 不同角度产生不同结果

5、 实践出真知

(二) 从科研人员的角度

1、 教育方法不同,效果不同

2、 培养探索精神

二、 从物的角度

1、 从电子显微镜的角度:善假于物

2、 从光线的角度:善假于物,成就精彩

3、 从蝴蝶翅膀的角度:具备个性物质,才能呈现光彩

三、 从哲学的角度

1、 表象与本质

2、 内因与外因

3、 微观与宏观

4、 感性与理性

四、 从批判的角度:眼见未必为实

另外特别强调,凡“反弹琵琶”,写“距离产生美”,属于一类文。

以下立意不符合题意:

1、 改变

2、 挫折与磨难

3、 细节决定成败

【佳作展示】

距离,让你我更美

安徽考生

曾经,我们对饮于清辉之下,赏明月,共话婵娟。而如今,小学生都知道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是一颗死寂的星球。那么,再当你执起酒杯时,是否还有“但愿人长久”的忧情?愈近的距离,让充满诗意的文明不再具有美感。

科技,带来便利、知识的同时,也将我们仅剩的一点点意象剥夺了。在对美好事物进行追求时,我们是不是更应存一份谨慎之心,与美好的事物保持一份距离,让美好的事物更美!

行走于心灵,徘徊于红尘的林徽因便是如此。当一位才华横溢的小生为你作出第一篇诗歌,当第一位才子手执一把油纸伞在雨巷中静静守候,只为与你擦肩而过,敏感的心难道不曾为此动容?然而爱情至美,青涩的花朵采摘下来恐怕终究会成为一枚苦果的。于是,你保持了一位女子的坚守。选择了一个合适的距离,让两个人的故事被传为佳话,而不至于让徐志摩和自己都受伤。在这若即若离的朦胧距离中,他们在对方眼中都变得更美好了。

张爱玲曾经说:“白的在天上是一轮明月,而红的则是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红的成为了一朵红玫瑰,而白的便成了胸口上的一粒饭米粒。”她这般说,自己也的确有这般体会。曾经她相信爱情,相信胡兰成,然而好感与空间距离的越来越近,却将两个人都撕扯得体无完肤。距离的拉近并没有给他们之间以丝毫的美感,反而让他们之间的距离更远。

在科技馆中,曾经保持着一份童真,对着美丽的蝴蝶有着无限幻想的同学们是否依然有着对美的幻想?看过蝴蝶的翅膀结构,我们在之后的生活中看见蝴蝶只怕再也想不到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的深意,而只能联想到蝴蝶翅膀上那些凹凸不平的结构了。

纷繁的世界里,我们保持人与人之间的一线距离,人与物的一尺距离,人与物的一丈距离。或许,曾经你想保持的美感足以让你回味无穷。拉近一线距离,那些曾经美的故事、事物都会在瞬间瓦解。

保持一线距离,别让显微镜破坏了你。更远,你在我眼中更美。

【高分解密】

选材:本文紧扣材料,选取了林徽因的坚守、张爱玲的名言等材料来证明“距离,让你我更美”的观点,新颖独到。

立意:本文从所给材料引出自己的观点“距离,让你我更美”,让我们认识到这样一个现象:愈近的距离,让充满诗意的文明不再具有美感。从而引出了在对美好事物进行追求时,我们是不是更应存一份谨慎之心,与美好的事物保持一份距离,让美好的事物更美。这本身就给出了前面出现的现象的答案。到了这里,下面的文章就好做了。

语言:本文考生紧紧抓住“距离,让你我更美”来形象地阐述道理,说理全面、轻松活泼,令人信服。文章说理逻辑性强,语言具有严密性。

结构:全文写来事理结合,层层深入地阐明了中心论点,例证丰富,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阅卷评分】

内容18 表达19 发展19 扣分0 总分56

探索,让你认清本质

安徽考生

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置于显微镜下,变成了凹凸不平的结构的无色翅膀。原来,是因为光线的照射才使其呈现出缤纷的色彩。海上的蜃景,沙漠中的城市,竟是一片虚像。原来是光线的折射让你眼花缭乱。由此可见,生活中我们必须拥有一颗探索的心。探索,让你认清本质。

探索自然,让你认清自然美的本质。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任何一个细节之处都可能孕育着美,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着探索精神,你可曾知道处于洪水或大火中的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它们聚成一个球,越过水流与烈火,最外层的蚂蚁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全集体。这难道不是一种美吗?你可曾知道,凶恶的鳄鱼也会有温和的一面,安静地张大嘴巴让千禧鸟觅食。这难道不是一种和谐之美吗?你又可曾知道苹果里藏着五角星,海底深处也会有顽强的海星、海豚会不顾一切地救人,又或者花朵里也许蕴藏着另一个世界。在自然中行走善于探索,你更会发现自然有其美得令人炫目的一面。

探索社会,让你认清社会的本质。罗曼·罗兰说:“美无处不在,关键在于你是否有发现美的眼睛。”你是否为当今社会富二代、官二代的所作所为而寒心?是否为柴静《穹顶之下》所展现的环境污染而对这个社会失去信心?认为它污浊、无药可救?那么,看一看另外一群人吧——坚守岗位的木拉提心系祖国,忧国不谋生的师昌绪,拾荒助学的高龄老人,跳水救人的方俊明……套用鲁迅先生的话,他们才是社会的脊梁。社会的美与否,需要我们看一看他们的行为,听一听他们的故事。

探索心灵,让你认清心灵美的本质。浮华的世界,我该去向何方?朝山谒水,叩经问史,回答的声音说:“看一看你自己的心灵吧!”静下心来探索,我的心里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我的心里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倔强与傲岸。这些,难道不是心灵的美吗?哦!我明白我自己该怎么做了。跟着自己的内心用心去探索、去发现。

古语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其意并非让我们不相信,我们所看见或听见的,而是教导我们要学会探索。探索,让你不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探索,让你认清本质!

【高分解密】

选材:本文紧扣材料三言两语引出“探索,让你认清本质”这一观点。围绕这一观点,考生选了三个材料:一是探索自然,让你认清自然美的本质。二是探索社会,让你认清社会的本质。三是探索心灵,让你认清心灵美的本质。

立意:由于作文题材料的立意是开放的,因而对材料进行思考的角度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这位考生在对材料意义的挖掘上,显示了较好的发现能力、选择能力和探究能力。

语言:本文中所选的三点都没有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义的范围,考生总是有意识地运用富有逻辑性的语言来把它们与材料内容联系起来进行论述。它们都很好地表达了一个中心,那就是“探索,让你认清本质”。

结构:主体部分运用分论点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显得说理明确,层次清楚。

【阅卷评分】

内容19 表达19 发展19 扣分0 总分57

缤纷色彩源自“特殊结构”

安徽考生

蝴蝶本是无色的翅膀,因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而在阳光下舞出绚烂的风姿,耐人寻味,引人深思。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有的人一味追求外在的光鲜夺目,却忽视了内心原来的平静美好。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固然是通过外显的成就体现,但惟有固守本心的质朴,以高尚美好的道德修身,以知识的力量和理想的高格提升自己,才能让人生溢彩流虹。

雨后的彩虹亦本是无色,在无数的小水滴的凝聚后,因光的色散而展现出缤纷的色彩。正如儒家学者在千年前便说出人之初性善而习近的真理,后天的成就便取决于我们如何改变自己的微观结构。

独善其身,以梦为马,实现个人价值。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奉献的人们,他们以爱岗敬业之美好品质和乐于助人之道德高标装配自己,使拥有了特殊的“微观结构”,在平凡中彰显不平凡。最美女教师的奋身一推,勇救学生,道德模范郭明义的慷慨援助他人,将清贫留给自己。“东方之星”沉船援救中的“最美水兵”官东成功救起2人……他们固然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珠,但因为内心真善美的特殊存在,才会被流水溅起,在阳光下投射出光彩。

兼济天下,以身报国,助民族复兴。晚晴重臣张之洞在科举中夺得探花入仕为官,但在那个政治昏暗的年代,他没有和贪官奸吏同流合污,而是积极推动洋务运动。他外争国家利益,却奉守对内“三不争”,不争名、不争利、不争文人之气。正是内心的高格让他留名青史。西北新疆那排屹立的左氏柳,至今仍向人们诉说当年左宗棠带领湘军收复失地的动人故事。左宗棠为收复失地不惜与李鸿章翻脸,带棺进发,若不是其内心那份特殊的报国情怀,是什么推动一位老人晚年还有在马背上征战呢?

释放个性,少年青春无悔,献身国家建设。古来便有言:“少年强则国强。”激励每一位少年郎身怀报国远志。我们是时代的主人,是建设未来最小微观结构。唯有我们释放个性,完善自身,才使每一个结构都坚不可摧。如此何愁中国梦的实现呢?北大学子周浩上技校致力于发明创造,感动中国少年何玥捐献自己器官救治他人。释放个性,我辈当图强。

蝴蝶在阳光下的缤纷色彩带给了我们的启示,我们独善其身,以梦为马,兼济天下,报效国家,担时代之任,亦是明朝天边那最灿烂的朝霞。

【高分解密】

选材:本文选取了最美女教师、道德模范郭明义、“最美水兵”官东、晚晴重臣张之洞左宗棠、北大学子周浩等古今不同职业的名人,在尺水中纵谈人生,演绎我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读后给人启发和警醒。

立意:开篇以所给材料作为引子,文章写的似乎有点循规蹈矩,不过紧接着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高尚美好的道德修身,以知识的力量和理想的高格提升自己,才能让人生溢彩流虹”,然后又从“独善其身,以梦为马,实现个人价值”、“兼济天下,以身报国,助民族复兴”、“释放个性,少年青春无悔,献身国家建设”三个方面作进一步论证。

语言:考生叙述事例繁简得当,叙中有议,切中要害。

结构:本文紧扣康德的“缤纷色彩源自‘特殊结构”来作为写作的切入点,构思行文。仅此一点已是独辟蹊径了。

【阅卷评分】

内容19表达19 发展19 扣分0 总分57

猜你喜欢
本质翅膀蝴蝶
没有翅膀也要飞向远方
回归本质
『无脚鸟』枕着翅膀睡觉
童年的本质
为了蝴蝶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捉蝴蝶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捉蝴蝶
找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