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要凸显“五味”

2015-05-30 10:48谢金土
少先队活动 2015年7期
关键词:少先队队员生活

谢金土

少先队活动课程,既要符合学校一般课程的基本要素,又要有鲜明的少先队组织特征,还要区别于学校的德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此,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要凸显“五味”,让少先队活动课程成为有“味道”的课程,真正实现“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

一、组织的意味

少先队作为一个群众性的儿童组织,与一般意义上的儿童组织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少先队是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以及深刻的革命意义的特殊组织形式。

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往往对组织属性认识不足,把握不准,实践不力,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去队化”现象。基层少先队搞得较多的活动是环保、科普、游戏、体艺、习惯养成类的活动,很少去关注“政治启蒙、信仰萌芽、朴素感情”等维度的活动设计,少先队组织的政治属性严重缺失。

作为党创建和领导的少年儿童群众组织,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需要把握政治属性,坚持正确方向,凸显组织意味。特别是近阶段,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加强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

二、文化的品味

当独特的少先队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灵动的表达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地触及少年儿童心灵的时候,少先队活动课程就会使他们形成完满的组织意识、良好的道德品行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在少先队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我们不能将少先队文化“淹没”在校园文化之中,要坚持少先队的组织特征,坚持体现少先队的组织属性,围绕少先队组织的根本任务,放大少先队的文化符号,强化少先队文化形象,规范少先队文化的有形化建设,让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通过少先队文化这个“影响场”所营造的独特氛围,在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施加深刻影响,留下深刻痕迹。我们还要善于创新和运用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化载体、文化形式,强调少先队文化艺术性、时尚化的时代特点,做大做强少先队文化,增强少先队文化的话语权,增强少先队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我们要把党的要求、时代的需要以文化载体和文化氛围的形式传递给少年儿童。

三、生活的趣味

诚如陶行知先生将生活教育定义为“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促进队员生命成长、智慧成长、人格成长的充满趣味的生活化载体,是少先队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必然要求。

在少先队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我们要关注队员生活,面向队员生活,使少先队活动的主题来源于队员的自然生活、社会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个人生活等各方面的生活领域,通过开展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具有少年儿童情趣和时代气息的生活体验活动,帮助队员“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从而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

立足生活而高于生活,源于生活更创新生活,亲近生活然后指导生活。有生活味道的课程才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充满生活趣味的活动对队员来说是一种享受,它还少先队活动于真实,还少先队活动于愉悦,还少先队活动于发展。

四、地方的风味

地方的风味也就是指具有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少先队活动课程开发就要“立足本校,依托本土,开发资源,形成特色”。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少先队活动课要符合因地制宜普遍开展的要求。”其实,少先队活动课程本身的特点就已经决定了队员的学习场所必须从课堂走向大自然、走向社区、走向社会。因此,在少先队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我们要充分发挥队室、电视台、广播台、宣传窗、主题长廊等校内少先队阵地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还要巧妙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社区活动中心、工厂、农村、科研院所、部队、历史遗迹、革命圣地、风景区等社会实践基地,开创性地开发一些特色课程资源,选择一些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课程内容来实施少先队活动课程。

充分依托地方资源,紧紧围绕“政治启蒙、组织意识、信仰萌芽、成长取向”等四大维度,通过领域划分、模块分割、主题深化等方式开发课程,从而彰显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地域特色,是少先队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必然选择。只有具备相对完整并凸显地方风味的校本化课程内容体系,才能推动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常态化,进而推动少先队的学科化建设。

五、参与的兴味

当前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一种现象需要引起重视。一些辅导员组织开展的队课无一例外地采用了主持人串联加小队汇报的主题队会形式,而主题队会又必然是“表演式主题队会”。最终,“表演式主题队会”成了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为了搞好这场“表演”,辅导员身兼“策划”“编剧”“撰稿”“导演”“舞台监督”,甚至“剧务”,队员们成了“演员”,反复排练之后,登台出演。队员要说事先编好的台词,还常常说大人话,连举手投足都是事先排练好的,俨然成了实现辅导员意图的道具。

少先队活动如果没有队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很难发挥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特殊作用。少先队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要“有的放矢”。“的”有两层意思。一是指队课的设计要针对队员的学习、生活、思想的实际,要让队员有所得;二是指队课的形式、内容要适合队员的年龄特点,要让队员喜欢。

少先隊活动课程实施尤其要注重队员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如“课题探究、社会调查、采访访问、实地考察、设计制作、社区服务、劳动实践”等。实践体验是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学习方式,这样的活动形式更能激发队员参与体验的兴趣和热情,让队员在实践中获得自我发展和完善。

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但要依托地方自然和社会人文资源,更要凸显课程的组织意味、文化品味、生活趣味、地方风味、参与兴味,努力打造有味道、有内涵的课程,凸显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和地方化,彰显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教育价值。

猜你喜欢
少先队队员生活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