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在家也会受伤?

2015-05-30 10:48汪林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15年7期
关键词:饮水机插座宝宝

汪林

2015年5月3日,一个小女孩被送到南京市儿童医院抢救,再没有苏醒过来。据悉,孩子在家误服了大量降压药,导致心脏骤停。2015年5月14日,南京市仙林大学城一小区内,4岁半的男孩航航从11楼自家卫生间坠下,不幸身亡……

我们通常以为家是最安全的港湾,殊不知,家中潜伏着不少危险因素。我们究竟该如何保障孩子的居家安全?

温馨港湾有安全隐患

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发生在家中的伤害占儿童伤害的44.5%。尤其是寒暑假,意外伤害几率成倍增加。

跌落最易发生。在1—4岁的受调查人群中,有57.4%因从窗户或阳台上跌落,而导致死亡或伤残。2014年4月16日,南京市建邺区6岁男孩明明因家人临时外出而独自待在家中,后从14楼坠落到2楼平台,不幸身亡。这样的事件不在少数,去年仅7月份,国内媒体报道的儿童坠楼事件就有5起。

烫伤比较常见。77%的儿童意外烫伤发生在家里。过去,孩子烫伤的原因多是稀饭、热水瓶、热汤。而如今,越来越多家庭使用的饮水机、电熨斗,成了新“烫源”。2015年5月1日,重庆3岁的彬彬觉得饮水机按着很好玩,就把右手放在饮水机的出水口,然后直接按下了红色按钮,造成二度烫伤。

触电不得不防。少年儿童因触电而死亡人数占儿童意外死亡总人数的10.6%。尤其在农村,一些家长安全用电意识薄弱,触电隐患主要是家用电器和各种插座。有些幼儿喜欢模仿大人去拔插头,手指容易碰到电极;也有些孩子喜欢玩电线插座,将镊子等金属器具插入电插座双孔里;还有不少孩子喜欢玩充电器,都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误食后果严重。南京市儿童医院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药品中毒占到中毒总数的66.5%,主要由于服用过量和误服。除了药品,零钱、硬糖、笔帽、图钉、指甲油、弯刀等也可能给宝宝带来危险。2015年5月11日,江苏常州天宁区一名1岁多的男婴误将一颗螺丝钉吞了下去,导致窒息死亡。

隐性伤害危及健康。八成爸妈给孩子洗澡时用过浴霸,却很少注意到婴幼儿眼部结构未发育完全,浴霸强光能穿过角膜和晶状体,灼伤孩子的视网膜。成长发育中的儿童呼吸量按体重比成年人高出50%,更易受到家装污染的危害,油漆、涂料和地板、家具等散发的甲醛、苯等容易诱发儿童血液病,增加儿童哮喘发病率。

疏忽大意的严重后果

每一次意外都让家长们悔恨不已:要是再晚点儿出门,要是再细心一点儿,要是把药品收起来,要是给窗户安上防护栏……可是,所有的自责、悔恨都只能是痛定思痛。从近些年发生的事故看,每一起儿童室内伤害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词:疏忽大意。

家长看护不周,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责任。全球儿童安全组织指出,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对世界充满好奇,但对危险却没有足够的认识,很容易受到各种伤害。对于越小的孩子,家长的监护责任就越大,一刻都不能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家长安全意识淡薄。认为出去十几分钟不会有事,抱着侥幸心理,把年幼的子女独自留在家中。家里日化用品、药品等随手摆放,认为小孩子对这些不会感兴趣。

儿童安全教育不够。对于儿童,尤其学龄前儿童,父母缺乏必要的教育干预,哪怕是教会一些最简单的常识,如哪些东西不能触碰,要吃什么东西须提前告诉父母,捡到的东西不能入口食用等。

安全屏障靠父母

一年一度的暑假又将到来,我们不妨提前做个家庭安全大检查,把“预防为先”落到实处,把安全隐患扫地出门。

首先,不让孩子单独留在家中。学龄前儿童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决定了整个学龄前阶段都是意外高发和易发时期,所以无论在家还是外出,儿童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有家长或其他监护人陪同。很多国家已经将不得把12岁以下儿童独自留在家中写入法律,我国很多地方条例也将类似规定列入其中,法律也在不断地完善。

其次,安全排查时时做。对阳台和窗户加上防护网;对孩子能摸得着的电插座都装上保护盒;为儿童洗澡时,先放冷水再兑热水;如果用饮水机,安放在高处,饮水机不要24小时都烧热水,开启时家长要在小孩身边,或者将热水键锁定;千万不要为了使用方便而把药品、清洁剂、油漆、化妆品、有机溶液等放在孩子伸手可及的地方,特别是家人有慢性病的,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每次服药之后一定要收藏好;经常检查儿童玩具的各个零件是否有松动、脱落;不要用废弃的饮料瓶装清洁剂或化学物品,以免孩子误食误饮。

第三,安全教育天天讲。明确地告诉孩子各种“不”:不能玩电器,不将手指或任何东西插到插座里,不能随便把东西塞到嘴里等。但对学龄前阶段的孩子仅仅说“不”,结果往往还是不够的,有时适得其反,所以在说不后,可以用安全的方式让他们满足探索欲望,如用不太烫的水烫一下孩子,上网查找各种伤害视频给孩子看。

常用急救要知道

发现小孩由高处坠落后,要快速检查小孩的伤情,是否有头部损伤意识丧失?是否有呼吸、心跳停止?是否有四肢骨折、脊柱骨折及出血等等。此后,再根据具体伤情给予相应的现场急救。在急救中本着先救命后救伤的原则,先针对呼吸心跳骤停及致命的外出血,给予心肺复苏及恰当的止血方法救治,再对骨折及其他外伤进行处理。救助中尽量减少对患儿的移动,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凡从高处跌落,即使没有外伤或其他症状出现,也要去医院接受详细检查。

发现儿童烫伤后,甭管宝宝哭得多撕心裂肺,家长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安慰,不是冲去医院,而是立即把宝宝烫伤的皮肤浸泡到冷水里20分钟,记住不能用冰块,冰块会过犹不及,加重组织损伤。另外,千万别相信那些土方子,比如用酱油、牙膏涂抹烫伤部位,这样最容易引发感染。切忌过急扯下衣物,因为在脱衣服的过程中,家长心慌意乱,扯下的衣服可能对烫伤表皮造成摩擦,加重烫伤皮肤的损害。

儿童触电后,用木头等绝缘体使孩子与电源分开,让孩子仰卧,解开衣物以利于呼吸。若孩子呼吸停止,要迅速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儿童误食异物后,父母可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站在孩子背后,双手放在肚脐和胸骨间,一手握拳,另一手包住拳头,双臂用力收紧,瞬间挤压孩子胸部,持续按压多次,直到气管阻塞解除。

>> 友情链接:给宝宝选择合适的安全用品

1.防撞桌角。防止宝宝被桌角碰伤,适用于各类直角家具。

2.安全门卡。防止房门突然关闭,夹伤宝宝手指或受到其它意外伤害;防止房门突然关闭将宝宝反锁在屋内。

3.多功能安全栓。家中打开的房门、未上锁的抽屉、衣柜门、冰箱门等,常常是宝宝反复打开、关上的“玩具”,安全栓能防止宝宝随意打开各种门而受到伤害。

4.防触电插座护盖。独特的外观设计让宝宝不容易拔出,防止宝宝意外触电。

5.燃气灶旋钮保护罩。防止宝宝打开煤气开关,杜绝意外事故发生。

6.坐便器防护锁。防止宝宝小手伸入坐便器内玩水,触及坐便器内污物,避免发生危险。

7.床护栏。保证孩子单独就寝时的安全。

编辑 刘建淑 314606305@qq.com

猜你喜欢
饮水机插座宝宝
自制饮水机
BABYPIG/宝宝猪 BXS—212
立式旋转插座
可爱宝宝超级秀
开关、插座
开关、插座
u 开关、插座
选购饮水机要从功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