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不是合适的人

2015-05-30 00:03游夏
花样盛年 2015年7期
关键词:江冬秀胡适婚姻

游夏

江冬秀 散漫无纪的爱才是灾难

即使在21世纪,也很少会有一个女人的结婚压力大得过江冬秀。依照父母之命和胡适订婚后,未婚夫马上出国留学。当他在纷繁新鲜的世界里悠游畅意时,她却在寂静小城中消化着他喜新厌旧或将她抛弃的各色传闻。11年过去,当红盖头终于被掀起,这个徽州县城的富家小姐已经度过了28岁生日。即便在今天,28岁也算是迈入了剩女行列。

张爱玲曾称赞江、胡二人是旧式婚姻罕见的幸福例子。那是因为妻子不是张幼仪,不是朱安,而是虽然没有知识却有见识的江冬秀。她对胡适爱得死心塌地,但这爱从来不是无条件,她心甘情愿、无微不至地为胡适奉献一生,但也要他的忠贞以及一切妻子应有的权利。

婚后,江冬秀把经济大权拿到手中,结婚时家里欠债,婚后不到两年,经过她的勤俭持家,不但还清债务,还有了节余。物质生活是婚姻生活里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胡适能安心做学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从来不用过问家里的事。

然而儒雅如胡博士,也吸引了很多追逐的女性,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曹诚英。曹诚英是胡适三嫂同父异母的妹妹,还曾是江冬秀结婚时的伴娘之一。1923年,胡适带着侄子在杭州烟霞洞养病时,江冬秀还曾写信让她照顾叔侄俩。

杭州美景,寂寞身畔,这个能陪着读诗读心的女子就这样走进了胡适的心。这段感情来得突然而猛烈,更得到徐志摩的热烈支持。不久,曹诚英怀孕,胡适向江冬秀提出离婚。这一刻,江冬秀表现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狠厉和愤怒。她没有自惭形秽,也没有忍气吞声,而是将刀押在了儿子的脖子上,“离婚可以,我先把两个孩子杀掉。我同你生的孩子不要了。 ”在孩子们稚气的哭叫声中,泛着白光的刀斩断了胡适的离婚念头,但此后仍和曹诚英藕断丝连,江冬秀发现后喧之于众,胡适爱惜羽毛,从此斩断了绮思。我们常常以为爱是放纵,是任性,是牺牲,其实在婚姻保卫战中,爱更是谨慎,是规则,是底线。

不仅如此,江冬秀还在打麻将之余联络各路名人太太,专门惩治名人们始乱终弃的行为。据说,当时北大教授梁宗岱要同原配离婚另结良缘,原配妻子忠厚懦弱,江冬秀闻之挺身而出,不仅将她接到自己的家中,还亲自到法庭为她辩护,最终使梁宗岱败诉。江冬秀一战成名,成为一众教授夫人们之中的女英雄,谁家有问题都会来找她,这让胡适大跌眼镜。

然而,尽管江冬秀彪悍至此,却又不失细心体贴。胡适在美国期间,有一天穿上江冬秀寄来的衣服,发现口袋里装着七副象牙耳挖。还有一次,他把领带翻过来给朋友看一个小秘密:领带下端有一条小拉链,内藏5元美钞,如果不小心被抢劫,还有这5美元可以搭计程车。她也曾跟随胡适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异地他乡无人依靠,再加上英文一窍不通,更显生活寂寞,可她却不以为意,只是安心陪伴,照顾丈夫无微不至。回北京后,江冬秀吃完晚饭习惯出去打牌,出门前也总会先煮一个茶鸡蛋,用饭碗一扣,再帮胡适沏上一壶茶才离开。胡适有心脏病,爱喝酒,在他四十岁生日时,江冬秀特意为他定制了一枚“止酉”戒,希望他注意身体……

关键时刻果敢地来个当头棒喝,过平常日子又温暖体贴,江冬秀一手硬一手软,才子胡适就这样被她收服,一起走过了四十五年。她不够年轻貌美,不够学识渊博,甚至不够温柔,但她把毕生精力都放在了“相夫教子”这件事上,就像藤蔓一样紧紧依靠在胡适身边,她对于婚姻的唯一的信念就是走下去。这走下去里有认清前路的执着,更有不屈不挠的坚持。

胡适 爱是场自我教育

徐志摩曾写诗戏谑胡适于江氏之外不敢造次,是“为恐东厢泼醋瓶”。在众人眼中,这段婚姻委屈了胡适,有好事者更将这段婚姻评为民国七大奇事。回国前,胡适也曾这样想,他抗拒,迟疑,最后还是遵从母命回家完婚。

其实江冬秀家境优渥,胡适娶她已是高攀。然而江冬秀却放下大小姐身段,订婚之后只身跑到未婚夫老家伺候未来公婆。娘家怕她辛苦,送了仆人跟从,她却退回仆人,事必躬亲,胡适母亲对她非常满意。胡适留学后,婆婆经常去信要他时刻注意是有婚约之人,不得造次。

胡适留学期间,给母亲写信要江冬秀放开小脚,读书识字。没想到,不久就接到了她的来信。信如其人,开门见山,直白的语言中夹杂着一目了然的白字,时而自作主张不要胡适管太多,时而又嘲讽追胡适的人太多,女性特有的爱怨充溢在字里行间。胡适忍不住点评道:“病中得她书,不满八行纸,全无紧要话,颇使我欢喜。”

欢喜或不足以形容他的心境。这个帮忙照顾母亲,能烧一手喷香的徽州菜,把他的起居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的女人已经让他有所依赖。或许不论是知名才子还是平凡男人,他们在婚姻里需要的都不过是个后盾,让自己在外冲锋陷阵时饿了有热茶热饭,累了有嘘寒问暖,心中总有一方安稳。对于有理想有抱负的胡适来说更是如此。

然而,江冬秀给胡适的不仅于此。胡适热衷为好友、学生做媒证婚。当时的北大校长蒋梦麟离了元配要迎娶陶曾谷,邀请他做证婚人。那天他显得很兴奋,刮了胡子换上西装,可痛恨小三的江冬秀得知后很生气,死活不让他去,还扬言如果他去证婚就别想再进家门,甚至趁胡适不注意抢了钥匙把他关在家里后打麻将去了。胡适最终从窗户跳了出去,形容狼狈地赶去了婚礼现场,可后来被妻子得知,被罚不许回家,在外借了两天宿。

大多数男人对女人都是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面对江冬秀的强悍,胡适选择了适当 “回避”,这大概也是他们婚姻能一直走下去的原因之一。而最重要的原因,则是江冬秀的大气通达和在大事上的透彻。胡适爱书如命,所以江冬秀即便逃难也带着丈夫的几十箱藏书;江冬秀收到胡适寄来的生活费接济胡适的兄弟侄子、捐给学堂、借给有需要的朋友……他对她的仗义疏财也十分感激;乱世之中,江冬秀支持胡适做学问,反对他做官,并一语道破请他出山的那些人的用心——不过是一班没有信用的人想要加罪于他。后来,胡适在致江冬秀的家信中说: “现在我出来做事,心里常常感觉惭愧,对不住你。你总劝我不要走到政治路上去,这是你帮助我。若是不明大体的女人,一定巴望男人做大官。你跟我20年,從来不这样想,所以我们能一同过苦日子。 ”

在人生路上走得越远,胡适越认识到,“女子能读书识字,固是好事。既不能,亦未必是大缺陷。书中之学问,不过人品百行之一,吾见有能读书作文而不能为良妻贤母者多矣。 ”于是在公开场合,他也热衷于扮演惧内的角色,并生发出一套怕太太的理论,还在世界范围内收集“怕老婆的故事”,同时还收藏“PTT”(“怕太太”) 铜币。

热衷于改造社会的胡适曾经说过,爱情是流动的液体,有充分的可塑性,要看人有没有建造和建设的才能。他订婚11年之后才结婚,早已看过太多风花雪月。他早早就知道,人生难有完美,合适的时候遇见合适的人,多少有点自欺欺人的意思。婚姻更像是做木工要用到的榫和卯,必须彼此雕刻,彼此放弃,经过阵痛才能达到契合。

猜你喜欢
江冬秀胡适婚姻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江冬秀 贤惠也可以很强势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江冬秀的幽默
胡适的老婆不简单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尊经或贬经?——胡适等人对“六经皆史”的不同解读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
有感于胡适的读书“四到”
门当户对的婚姻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