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尔石窟壁画色彩晕染方法的探究

2015-05-30 03:32叶慧刘亚运
现代装饰·理论 2015年7期
关键词:新疆师范大学克孜尔龟兹

叶慧 刘亚运

克孜尔石窟是龟兹石窟群中规模最大,保存壁画面积最多的石窟群,也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本论文以临摹、研究为主,结合相关理论文献,分析、总结出克孜尔石窟第38窟壁画色彩的具体晕染方法,并逐个详细列举。

克孜尔第38窟壁画内容

克孜尔石窟第38窟开凿于公元4世纪中叶到5世纪末,窟内壁画技艺高超,精美绝伦,色彩对比鲜明强烈,是克孜尔石窟壁画的杰出代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除此之外,克孜尔38窟的结构中心塔柱式而备受重视,窟内14幅天宫伎乐赫赫有名。

38 窟壁画内容主要以本生、因缘类佛传壁画, 以及后室涅槃场景壁画,另外, 还有伎乐、菩萨、供养人、天众等。主室券顶中脊绘有天象图, 券顶的两拱壁绘有菱形格因缘故事和本生故事壁画。不幸的是部分菱格被人为揭走或因历史长久自然剥落。主室门壁上方半圆端面绘制的兜率天宫说法图,弥勒菩萨交脚坐中间,两侧各有六身听法天人。可以清晰的看到,其中四身姿态优美的菩萨已被德国探险队揭走。主室左、右两壁绘两排天宫伎乐图,龛下绘有因缘类佛传壁画,又称说法图。左壁壁画画面现已残毁不清,右壁残损中仍可辨识出鹿野苑初转法轮和释童提婆利迦继王位的故事内容两幅。前一幅中,主佛面向左侧,二鹿卧于佛座下。此外,窟门两侧各绘一树下思惟菩萨。后室后壁绘佛主涅槃有关的场面,包括佛身上方二菩萨、二弟子、四梵天,抚佛足的大迦叶以及佛头下身先入灭的须跋陀罗等举哀众。左、右甬道外壁及左、右、后壁,则绘有舍利塔中通肩衣禅定印坐佛,还遗有佛塔礼拜的残迹。

主要的晕染技法

经过对38窟现存壁画的观察和临摹,再加上研究所教授的指导,分析总结出以下壁画晕染方法:

晕染法,是指用水墨或颜色渐次浓淡地烘染物象,使其分出阴阳向背并产生立体感的一种绘画技法。克孜尔石窟壁画中除了平涂以外的晕染方法主要是指“凹凸画法”,又称“叠染法”。 叠染法主要是指:用同一色彩的不同明度,由浅入深或由深渐浅的层层叠加,层次分明的对物象加以晕染, 用色阶的浓淡形成明暗,以使所染物象具有立体感。第38窟壁画中的晕染方法主要是叠染法。

通过对克孜尔石窟38窟壁画的临摹和观察,发现其壁画画面的大面积的背景等运用的就是平涂的方法,颜色比较厚重,笔者近距离观察,能在画面上清晰看到平涂时的笔触。除此之外,对于人物服饰中的晕染,主要采用的也是平涂,不过不同于背景之处在于先平涂,然后勾勒出粗线不晕染开,来表示衣纹。这种平涂方式再加上主观的颜色设定,使壁画很具有装饰性。

叠染法在克孜尔第38窟壁画中主要运用在人物肌体部分,使所刻画的人物更加突出。38窟壁画中大部分人物的眼睛周围、颈部、腕部、胸部等部位则运用了很强烈的红色晕染,把人物的头部、脸部分成了几大块,用色彩把这些近似几何形的团块晕染出来,以表现人物的体积感。这种叠染方法最初来源于印度的“天竺遗法”。但是“凹凸画法”传入龟兹以后,有人称它为“叠染法” ,并且细致的分为双面晕染、单面晕染。第38窟《兜率天宫说法图》壁画晕染形体结构的用色面积比较小,采用的是单面晕染,没有双面晕染。克孜尔第38窟这种独特的单面晕染技法,表现的是光照的效果。所以, 它的晕染是紧贴人物肌体结构走向,进行的细致入微、由深到浅的过渡晕染。其根本就是为了准确表现人体的造型结构。

此外,脸部和身躯以暗褐色或红色晕染,头发涂以红色或蓝色,并施晕染。这种设色方式表明,当时的画师们在用色时,主观意识非常很强,并不完全按照人物的固有色涂色,更多的是根据整个画面的需求上色。这种不遵循自然的规范,即对肌肤晕染又着不同寻常颜色的处理,使得整体画面更具有装饰性。

除以上的晕染方法以外,第38窟壁画还有一种独特的设色方法,就是“点”的运用。在平涂的服饰、衣冠、背景等处点缀上各种图案、花纹及其它装饰等,从而丰富画面的装饰效果。比如说38窟主室门壁上方半圆形绘制的兜率天宫说法图,图中人物冠饰上就运用了这种“点”的设色方式,其技术来源是克孜尔本地民族艺术的造型方式,从这一点则体现了当地民族的审美特点和风俗习惯。

结论

中国东方学泰斗、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说:“龟兹是古印度、希腊—罗马、波斯、汉唐文明在世界上唯一的交汇地方。”克孜尔石窟是龟兹的代表,所以研究克孜尔壁画对龟兹文化也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临摹、探究克孜尔第38窟壁画中的晕染方法,分析总结出克孜尔壁画主要以凹凸画法为主,又称叠染法。 这种绘画技法在克孜尔石窟壁画中广为使用。除此之外,这种晕染方法对丝绸之路上龟兹以东地区的佛教石窟和佛寺壁画的绘制有深入的影响。这种晕染法的传承发展反映了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改造过程,它是中西文化交流情况的一个缩影,包含着巨大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所以对克孜尔壁画晕染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叶慧(1990-),女,籍贯:安徽阜阳市,单位:新疆师范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国画;刘亚运(1990-),男,甘肃庆阳市,单位:新疆师范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油画。

本文受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克孜尔石窟壁画色彩晕染方法的探究—以临摹38窟为例》基金支持

猜你喜欢
新疆师范大学克孜尔龟兹
丝绸之路上的龟兹
新疆师范大学普通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调查研究
龟兹乐舞
龟兹古乐
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龙形象探析
喻白杨作品
吕蓓佳作品
李逸之
克孜尔水库右坝肩倾倒体边坡稳定分析
克孜尔114窟与佛图舌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