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应关注什么

2015-05-30 16:19陈颖毛俊岩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5年6期
关键词:习作小学生作文

陈颖 毛俊岩

记得若干年前看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位老先生教了三个冥顽不化的弟子,拟了个文题让他们作文,三个弟子的作文交上来后,老先生只见皆是语不成句、辞不达意,就气不打一处来,对三个弟子的习作评语分别是:“放屁狗”、“放狗屁”、“狗放屁”;之后还煞有介事地作了一番文字游戏般的评析,还排了等次……当然这是“止增笑耳”。这里调侃的是学生,反过来有人要调侃老师呢?老先生岂不成了“狗先生”?在小学生的习作中,教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文既是一种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又是小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叶圣陶说过:“小学生今天作一篇作文,其实是综合地表现他们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限于儿童的认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教师对其写作应予以关注。

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也一直把作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花费大量的功夫,然而学生们仍见了作文就头疼,哀叹作文竟如此之难:下笔无神助,难于上青天。那么,在小学作文能力培养与素养提高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关注什么呢?

一、 关注知识积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生只有掌握了丰富、充实的知识,才能为他们的写作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素材。我国东汉时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为了便于随时积累点滴材料,就在自己住房的窗台上、书架上、壁洞里到处安放笔砚简牍,遇到有值得记录的东西或自己的一些思想,就赶快把它写下来,作为自己著书立说的素材。经过几年积累,他终于写了一部85篇、20余万字的唯物主义巨著——《论衡》。小学生当然也是如此,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知识的积累是多方面的,既要从“有字句处”积累,也要从“无字句处”积累,还要从语言文字的表达手法上积累,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技能、技巧。脍炙人口的《丑小鸭》是“世界童话大王”安徒生的代表性作品,差不多所有研究安徒生的人都认为这篇童话是他自身的写照。的确,他自幼家境贫寒,四处漂泊,独自谋生,历尽艰辛,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丰富多彩的人生阅历正是他写作的源头活水。再以独具匠心的构思娓娓道来,一篇篇童话精品就脱颖而出,几乎风靡全球,他成了“鸭窝里浮出的天鹅”。当然,写作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二、 关注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小学生写作的内驱力,会让他们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目前,我们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学生为应试而作文,要么花拳绣腿,要么拾人牙慧,作文兴趣不复存在,这种状况亟待改变。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我们理应因势利导,激发他们表现自己的动机与欲望,发展他们的语言功能,增强其习作的自信心。

首先,教师要创设情境。在适宜的情景中,顺其自然,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的东西,学生才会乐于去写。这也就是古人所提倡的写作应该从写“放胆文”起步,在逐步过渡到“小心文”。再者,教师要评价激励。通过教师的鼓励性评价,激励学生的写作欲望。这种评价,会使学生产生成就感。这种评价,不仅仅限于教师本人的评价,还要扩展到写作的合作与交流之中,即“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正如古语所说:“清风朗月,可以引远思;流水行云,可以涤烦想。”

三、关注价值取向

古人写文章,很重视“文道”统一。所谓“道”,就是文中要有正确的观点、积极健康的价值观。这种价值取向在文章内容中要鲜明体现,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更不能是非混淆,黑白颠倒。古有“诗言志”的传统,老一辈语文教育家也说过,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就是要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他们在作文中也会不断审视自己,不断校正自己人生的航标。

目前,在小学生的作文中仍然存在“假、大、空”的不良文风。这种不良文风对少年儿童人格的完善、个性的塑造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要强调写真情实感。当然,这并不是说小学生作文中所说的话只要“真”就行了。例如,有许多学生学写“未来的我”,都把自己写成了一个腰缠万贯的大老板,可以惬意地吃喝玩乐、花天酒地,可以任意地挥金如土、颐指气使。这种堂而皇之、理直气壮的心里话是正道吗?不能为了片面强调真实,而忽略了价值取向,应是“情动于中”方能“形于言”。小学生作文中的价值取向问题,不可掉以轻心,要正确引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四、关注创意表达

真实、不造假是对作文最基本的要求;有创意,写出个性,才是作文的关键所在。什么是创意?就是与众不同的独特体验和独立见解。然而,小学生的作文要么空洞无物,无话可说,要么风马牛不相及,东拉西扯,与其个性、心灵毫不相干,失去了自我,至于创意表达更是八字没一撇。在前苏联,一直崇尚文学,在作文教学中一直把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想象力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我国的作文教学一向重视实用,对自我表现、发展个性比较忽视,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此进行了整合处理,力图使之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创意表达是和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密不可分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观察能使学生产生“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创造精神”。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而要把细致、准确的观察作为创意表达的桥梁与纽带。再者,“文章最忌随人后”,“文章最忌百家衣”。也就是说:“千万不要从形式上去追求比别人写得好,比别人差一些不要紧,要紧的是按自己的特点写。”

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其社会生活的积淀,离不开其表达欲望的导向,离不开其思想感情的升华,离不开其文章内容的定位。愿其与时俱进,“千万不要糟蹋祖国的纯洁、优美的语言啊”。

猜你喜欢
习作小学生作文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是小学生
习作展示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