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生态做法 摒弃非生态现象

2015-05-30 18:16李永明张颖陈彤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5年6期
关键词:业务学习生态化研讨

李永明 张颖 陈彤

自2013年在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教育局与南关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共同倡导下,长春市南关区东长小学确立“课堂教学中生态与非生态现象的研究”的生态课堂研究课题后,在近两年的研究过程中,始终秉承着“教研结合 实理结合”的原则,坚持不屈不挠、始终如一的研究态度,尝试通过排查—发现—放大—摒弃—改变—积淀这样一个周而复始、循序渐进的研究过程,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生态化建设。

一、常规听课,了解生态现状

在研究初期,为了了解学校课堂教学中的生态与非生态现状,领导班子带领中层主任和学科组长等进行了排查式、随机式听课,了解了基本现状后,又对教师进行跟踪听课,组织教师开展互动式、研讨式听课,分析、整理教师们课堂教学中的生态与非生态现象,寻找生态课堂研究的切入点,为课堂生态化研究提供了研究素材。

二、听后汇总,掌握研究材料

每次听课后,参与的领导与教师都会进行汇总,并通过全体教师业务学习、领导个别谈心等形式进行有的放矢地指导。同时,参与听课的领导和老师,分别将听课中的一小段生态或非生态现象记录下来,进行简单评论,编写成文。每学期下来,三位校级领导合计听课都能达到百余节,大家撰写的有关生态课堂的文章也积累了百余篇。学校已将部分优秀的第一手资料编辑成集(已完成撰编三集),以待日后再研究、再借鉴、再提升。

三、完善设施,提供生态条件

通过常规听课发现,学校滞后的信息化教学设备阻碍了生态化教育目标实现的脚步,所以校领导抓住均衡发展这一契机,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在2014年不仅为18个教学班配备了电子白板,实现了班班通,而且改建了现代化的语音室、音乐室、图书室、微机室、美术室、科普园地、科技拓展室、电子备课室等各功能教室,为生态课堂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

四、变换形式,夯实生态理论

1.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主题式集体备课。学校集体备课仍延续主题式理念,但形式上有所调整,把更多的时间还给了学年组和教研组,而且在学校“课堂教学中生态与非生态现象的研究”这一大主题的引领下,各学年组依据本学年课堂教学中的普遍问题确立了自己的小主题进行研究,如一学年语文组的“生态化随文识字的研究”;三学年数学组“生活化即生态化数学教学的研究”;英语组“生态情景中学英语的研究”等等。

2. 引领与汇报相结合的主题式业务学习。为了使业务学习更具实效性,学校变一言堂式的读与记为引领与汇报相结合的论坛式业务学习。相继开展了“探索教育教学 叩求职业幸福” 教育教学论坛;“资源共享 全面提升”的外出培训学习后的二次传导;“关注热点 聚焦生态教育”的骨干教师引领式培训等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业务学习。

五、主题活动,促进生态发展

1. 开题仪式,明确研究任务。在成功申报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中小学生态课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课堂教学中生态与非生态现象的研究”后,我校便在本校多功能教室隆重举行了开题仪式。此次开题仪式虽然没有邀请专家、领导,但校领导班子及课题组成员无一缺席。整个过程规范、具有时效,此次课题的生态化开题,对学校来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是学校在“以研兴校 以研促教”的办学道路上迈出的一大步,更为我校的生态课堂研究奠定了基础。

2. 立足常规,关注生态细节。课题研究初期,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与引领的作用,促课堂教学向生态式发展,校领导与中层主任共同研究,分别从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音乐六个学科中挑选了15名有代表性的教师,开展了“东长小学‘立足常规 关注生态细节”每人一课研讨活动。此次活动最精彩的环节莫过于授课后的评课与讨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们都能够针对某一节课中的某个生态或非生态现象加以深度剖析,特别是张颖校长制作的精彩短片和精准的总结发言,更使全体教师在回首过往中明确了生态课堂的研究方向。

3. 关注细节,研析生态。课题研究中期,在骨干教师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的基础上,学校(下转 151页)(上接 149页)开展了以“关注细节 研析生态”为主题的多维式每人一课教学活动。活动分为说课、讲课、评课三种形式,教师全员参与自由选择,分项目集中展示。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促进了全体教师的共同成长,更推进了全校课堂生态化的脚步。

4. 生态之美,点滴之中。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团队研究是促进教师快速成长,提高研究进程的佳径之一,于是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学校继续开展了主题为“生态之美 点滴之中”的团队研究成果汇报活动。本次活动最大的亮点在于变个人智慧为集体展示,变被动参与为自主编策。活动准备阶段,先由各研讨小组确定研讨主题(语文研究团队的第一学段“归类识字教学策略研究”、第二学段“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探索”、第三学段“走好文言文学习的第一步”;数学团队的“关注基本活动经验 提升数学课堂实效”;科任团队的“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等);自主申报展示形式(说课、讲课、评课、集体备课、课后研讨等);学校再依据各研讨小组的申报安排具体的展示时间。展示活动过后,张颖副校长组织全体教师召开了“生态之美 点滴之中”教学研讨总结会议,在会议中张颖副校长亲自准备并主讲,她从“准备充分 有序实施、立足实际 创新方式、主题具体 彰显特色、明确问题 总结提升”四方面进行了详实而又真切的总结。

“走心的设计,用心的研讨,潜心的总结”,这就是东长小学开展教研活动的真实写照,也是东长小学常年来扎扎实实开展教研工作的具体体现。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工作状态,才使得东长小学的教学生态化研究在近年来得到了显著的成果与效果。

生态课堂是一个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课堂,生态课堂的研究是教育发展的一条阳光大道,然而在这条路上,我校还有少部分教师脚步迟缓,课堂还未能做到全员的生态化,通过研究虽整体水平有所提升,但提高的速度和幅度还不大,在今后的研究中,我校将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以上问题,想办法、谋思路、聚焦“课堂中的生态与非生态现象”开展有的放矢地“生态课堂全员提升,幸福每一个学生”的踏实研究。

猜你喜欢
业务学习生态化研讨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初中数学教改之我见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如何有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
生态化生存:“打群架”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