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造梦空间

2015-05-30 10:48李薇
IT经理世界 2015年6期
关键词:学霸科幻虚拟现实

李薇

一年多前,“学霸”覃政是家人的骄傲:高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就读硕士博士,在航空航天专业读了9年书。

按照父母的畅想,覃政博士毕业后将会留任稳定的航天五院,在这家被称为“中国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攻课题、做科研,或许未来在中国航天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但他选择了一条违背父母意愿的道路。

2014年初,还差一年就能博士毕业的覃政毅然退学,更让家人头疼的是,覃政的新婚妻子、生物学硕士聂竞舟也辞去大型国企稳定的工作与他共同创业。

让覃政如此痴迷的就是虚拟现实技术。

“我从小就喜欢科幻,一直想造飞船进入太空,所学专业也是卫星总体设计。但真正进入这个事业后才发现,理想与现实差距很大,可以说人类航天还处于蛮荒阶段,技术渴望与梦想相差甚远。”覃政解释,此时的他依然一副学生摸样。

而在科幻作品的描绘中,人类除了对外太空进行探险外,对虚拟世界的探索也是个永恒的主题,虚拟现实也让覃政魂牵梦绕,他一直都梦想实现《星际迷航》中的全息甲板,在虚拟世界里遨游。

2014年3月,覃政叫上曾在知名游戏公司任职的同学张立鹏,与聂竞舟联合创立了蚁视科技,专注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现实等穿戴式设备。

虚拟现实也让覃政魂牵梦绕,他一直都梦想实现《星际迷航》中的全息甲板,在虚拟世界里遨游

不造飞船,要造梦想。

就这样,三个年轻人开始了一场关于梦想的创业,在自己创造梦想的同时,他们也为别人编织创造着现实之外的另一个虚幻世界。当时,覃政与张立鹏27岁,聂竞舟26岁。

科幻邂逅现实

早在高中、大学时期,覃政就已在科幻界颇有名气,发表了三部科幻小说《白纸》、《暗杀》、《谁动了我的钱包》;作为北航科幻协会的负责人,他负责拍摄的微电影《北航惊魂》广为流传;他导演的微电影《CD-1(鼠族崛起)》、《浮云》曾连续两年获得北京高校联合电影节多项奖项。

覃政回忆,最终选择把创业方向确定在虚拟现实领域源于他的一次日常经历。

2012年覃政正准备博士入学考试时,一次洗澡忘记摘眼镜,镜片上全是水,这让他看到了奇妙的一幕:镜片上竟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眼睫毛。

这是什么原理?覃政迅速投入研究——镜片上每个小水珠相当于一个小透镜,很多小水珠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透镜阵列,这种透镜阵列变换了光线,让人可以看到20毫米处的物体,这跟昆虫复眼的工作原理类似。

当时尚未有公司用复眼光学做显示器产品,科幻迷覃政与现实生活邂逅发现的这个技术也成为后来蚁视科技的核心技术,这也是公司后来命名为蚁视的原因——蚂蚁就是一种顽强的复眼昆虫。

顺利考上博士的覃政课余时间继续进行复眼技术的研发。而那一年,谷歌发布了谷歌眼镜,覃政认为,谷歌眼镜将迅速推动可穿戴产业的发展,他期待着将自己研发的技术运用到可穿戴设备之中,研发和谷歌眼镜一样酷的产品。

事实上,在此之前,覃政已独立设计制造了可以让机器眼代替人类探索未知空间的“空间测距扫描系统”,可以让机器人在水下花样游泳或潜入尘封海底的亚特兰蒂斯探险的“全自由度水下机器人”,可以在虚拟现实领域进行人体动作识别的“目标姿态探测系统”。

“当时,我还是个穷学生,没有研发资金,只好动用了结婚时的礼金。”覃政笑道,“因为积累了一定复眼光学方面的专利和技术,捣鼓了几个月后做出了智能头戴显示产品的第一代样品。”

带着第一代样品,覃政和聂竞舟几乎走遍了北京中关村所有的创业孵化器,在拜访了几十位投资人之后,覃政团队在2013年年底拿到了第一笔500万元人民币的天使投资。

执着者的幸运

拿到天使投资时,覃政还是一名在校就读的博士生。在权衡多方因素之后,他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博士学位,彻底投入到创业中。

不过,覃政和聂竞舟的父母对他们的“不务正业”都表示坚决反对。覃政的父母都是老师,捧着一辈子“铁饭碗”的他们完全不理解覃政要丢掉已经拿在手里的“铁饭碗”。

“我当时已经做出了拥有自己专利的虚拟现实设备,并拿到了天使投资,所以我对创业相对乐观,必须退学解放自己全身心投入创业。”覃政表示,“如今,父母也逐渐理解和接受了我现在的状态。”

不得不说,覃政是幸运的,因为他处在一个创业最好的时代。

“创客空间”是北京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也被称为“梦想实验室”,为创业者解决公司注册、办公场地、寻找投资等问题。“创业空间”创始人王盛林与覃政认识后便邀请团队来“创业空间”,并将蚁视科技的项目介绍到了全球最大的众筹平台Kickstarter。

2014年5月14日,蚁视科技兼容所有电影和游戏的3D虚拟现实套装产品ANTVR KIT在Kickstarter启动众筹,2014年6月众筹成功共获得约26万美元,打破中国项目在Kickstarter上的众筹记录,这个消息也让蚁视科技与覃政“一夜爆红”。

2014年12月蚁视科技“再见现实”发布会上,覃政共发布了Headset虚拟现实头盔、虚拟现实手机头盔机饕以及虚拟现实运动摄像机,此外还“剧透”了超薄VR头盔、AR眼镜、HR眼镜、光学隐身四款前沿的概念产品。

更值得一提的是,红杉资本中国合伙人周逵在这次发布会上宣布,蚁视科技获得红杉1000万美元融资,这是蚁视科技的A轮融资。2014年,红杉资本只投了两个智能硬件项目。

谈到为何青睐于蚁视科技,周逵坦言:“与其说是一个投资人,不如说我是第一个买家代表。”

周逵第一次体验的是蚁视科技的头戴显示器的原型机,“各种零部件组装在一块,黑乎乎的。”周逵表示,“但我试了一下后,立刻心都跳到嗓子眼了,太逼真了,这个产品改变了我对‘眼见为实这个词的认识。”

蚁视科技的发展也吸引了2010年“欧洲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张首晟。这位“欧洲物理奖”首位华人科学家加入蚁视团队,作为外聘首席科学家负责蚁视拓扑实验室(ANTVR Top Lab)。

搭建完整生态

与周逵的首次见面时,覃政就表示,美国人将大大受益于蚁视科技价格亲民的虚拟现实产品。事实证明,覃政并非“口出狂言”,此前众筹的ANTVR KIT已在美国销售一空。

虚拟现实开始得到资本和游戏玩家的热捧

“虚拟现实产业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上一次火爆是上世纪90年代,我总结,每过一段时间当新技术诞生时这个产业会火爆一次,这一轮刚开始。”覃政分析,“市场上从来不缺好的虚拟现实产品,怎样突破技术门槛降低成本让其成为大众产品才是关键,这也是蚁视科技的使命。”

2014年3月26日, Facebook以约20亿美元的总价收购虚拟现实技术公司Oculus VR。虚拟现实开始得到资本和游戏玩家的热捧。

Oculus VR于2013年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头戴虚拟现实显示器Oculus Rift。不过,Oculus Rift只适用于一些特定游戏,而蚁视科技旗下的头戴虚拟现实显示器更具兼容性。

“小型创业团队容易盲从,可能很快会在洗牌中淘汰。”覃政早就给自己打了预防针,“作为一家创业企业,蚁视科技暂时没有盈利压力,我们将更多地去思考差异化和技术布局,而不是市场规模。”

总结2014年,覃政用了“高效”两个字。完成三款产品的设计这对于一家刚创立想在全球布局的公司来说非常重要。而对于2015年,覃政这样布局:用软件带动硬件的销量,后期通过软件和服务来产生利润。

软件指的是游戏以及虚拟现实电影。

覃政说:“用户什么时候才能养成使用习惯,主要取决于好的内容。蚁视科技以投资及入股等形式参与了几款游戏的开发,这些游戏2015年将全部问世。此外,拥有电影拍摄经验的覃政还将带领团队与国内艺术院校实验室开展合作,邀请知名导演拍摄几部虚拟现实电影。

对外接待、与合作企业沟通项目进程、与技术工程师交流等填满了覃政的一天。但他最享受的还是每天晚上7点之后的时光,这个时候他又仿佛回到了以前,因为那是他自己的研究时间,他会一直在实验室泡到深夜12点才回家。

在外人看来,这种日子太枯燥,但覃政坦言:“在公司做研究和在家看电视对我来说是一样的,研发就是一种属于我的放松。我一直都闲不下来,以前在学校也是如此,比如我做的事情与游戏有关,我也玩游戏,但玩的时候我更多的是在思考与产品相关的事情。这种生活态度和风格注定这辈子会一直折腾下去。”

折腾的覃政在实现着普通人的一些梦想。正如周逵所说:“蚁视的产品可以跟着我的眼睛走,并把我看到的东西分享给我的朋友我的家人看,而在以前,这只是一个梦想。”

猜你喜欢
学霸科幻虚拟现实
PL-01:科幻飙车党
到达科幻里的未来
惊呆了 真正的学霸竟然都是“玩”出来的
我是『学霸』
“学霸”进行时
REALITY BITES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如何挑选100本科幻书
学霸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