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说课与微型课的异同

2015-05-30 23:42彭珊珊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5年6期
关键词:教研教学活动评估

彭珊珊

目前,立足于幼儿园教学实践第一线的“说课”是考察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提升幼儿园园本教研工作的主要形式之一。同时,也是公认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一条简捷、有效的途径。然而在实践中,因教师自身能力所限,对说课的本质、核心与重点认识不清,把握不当等导致说课与实际作课往往出现“两张皮”的现象。与此同时,直接深入课堂核心,经济实用的“微型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考察和评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水平的研修方式,日益受到关注。本文试图将说课与微型课做以分析比较,旨在探明两种教研活动形式的异同。

一、说课与微型课的定义

说课于20世纪80年代,由我国小学教育界首先提出。由于受当时客观因素限制,在对教师的考评中无法开展常态教学,因此让教师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想法、教学准备、教学流程谈一谈自己对课程的想法,以“说”课代替“讲”课。随着教育理论以及教学实践的发展,说课的定义日臻科学完善。目前,学界普遍认为说课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与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人员用口头语言和相关的辅助手段阐述某一具体课题的设计,并与听者一起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预测或反思,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研究过程。说课的本义是对教师进行“专业引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素养,让教师通过说课来反思和增加对学习的需要,进而提高实践中的教育教学水平。而微型课作为当前教育课程改革快速发展背景下的新生产物,紧扣快捷、高效、实用等主题,成为当前提高教学水平、评估教学能力的“经济实用”型的教研形式,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微型课,顾名思义,就是比正常课教学时间短,教学容量少,在没有幼儿现场参与的情况下,对一节常态课除幼儿活动之外的各个环节的呈现,实质就是减去幼儿活动的常态课,其特点用一句话概括,即“形体齐备而规模较小”。

二、说课与微型课的相同之处

1. 教学评估与研修的两种形式。说课与微型课都是目前幼儿园评估教师教学水平、考察教学技能的主要形式,都要求教师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15分钟)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具体过程做以口头呈现或实际展示,从而使评估人员、同行等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对该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教学理念、教学基本素养和技能有一全面、大致的了解。因此,这两种形式常用于教学技能评比、教师培训,以及幼儿园的园本教研活动中,对于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教学技能提升以及专业成长具有促进作用。

2. 无幼儿现场参与。说课与微型课,都是在较短时间内进行的,无幼儿现场参与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估必须走进常态课堂,打破正常教学秩序,扰乱幼儿正常学习活动的局面。同时,又因为没有幼儿的现场参与,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环节的衔接以及言语互动方面就更需认真仔细地考量,这就更能够挖掘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内隐内涵,展现个人的教学观以及基本的教学思路。

3. 对客观条件要求少。与组织开展常态课相比,说课与微型课所需时间短,空间要求小,对教学辅助设备及条件的要求也相对降低,因此,能够随时随地展开教学评估以及教研活动。同时,又因为不需要幼儿现场参与,只需教师个人面对评估人员、教学同行等少数人员进行教学展示,每人约10~15分钟,最后个人展示与回答他人提问相结合,使得该种教研活动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多次开展,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众多教师的教学能力做出甄别、评估,有利于评估工作快速、有效地进行。同时,教师集体研修学习、讨论学习的容量又有一定保障。

三、说课与微型课的不同之处

说课与微型课,作为教学研修的两种形式,其核心特点、考察侧重以及价值存在一定差别。

1. 核心特点不同。说课重在“说”这一部分与过程,其核心特点在于“说理”。简单来说,说课的本质就是说清楚“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等。这里强调教师运用陈述的语气,首先要“说”教学思路,即教学方案设计的思路、设计的独特之处、设计的依据以及预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其次,在这一过程中应结合相关实际情况与理论知识,着重说明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设计思路、选择该部分内容、采用该种教学方法等等。这好比一项工程的论证性报告,是全面阐述和完善教学设计的过程,通过“说”,使听者明白教学理念、思路、流程以及相关细节。同时,对于活动设计中的师幼互动部分,说课中通常以独白形式出现,教师无需做过多模拟和解释。

微型课的核心特点一方面在于形式之“微”,另一方面其着重于“课”的组织实施。形式之“微”主要体现在相对于幼儿园常态教学活动一般时长在15~35分钟不等的情况下,微型课的时间缩短并限制在15分钟左右,同时面对的教学对象也由大量幼儿转向人数较少的评估人员以及同行教师,教学活动规模也相应缩小;其次,相比于说课重在“说”,微型课的最终落脚点在“课”,其具体过程和常规教学活动一样,教师也像平时上课一样,运用多样的语气,结合眼神、动作等肢体语言,将教学过程进行展示,其间包括活动的导入、问题的提出、活动各环节衔接、师幼互动、解决问题等过程都要呈现。由于没有幼儿参与,教师的这些设计都是在提出问题或安排后,适当模拟互动情景,假设幼儿已经参与互动,或完成操作,进而只需要将下一个活动环节继续展示,时刻做到“场上无幼儿,心中有幼儿”。

2. 考察侧重点不同。说课重在考察教师对专业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结合日常教学经验的积累与运用,是否能够相对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方法、组织与幼儿已有经验、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全面、科学的教学活动设计。同时,在说课的过程中,能够简洁流利、详略得当地对教学设计进行陈述、解说。

微型课则是通过一个浓缩的、较完整的15分钟教学活动,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艺术。其中包括在微型课的设计中,教师能否意识到、并做到目标的设计要“小而深”,对于教学内容重、难点的理解与把握是否恰当;其次,面对教学活动中幼儿的“缺位”,能否做到互动自然、大方,不显过分虚假;最后,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个人教学特色与亮点恰当地展现出来等等。

3. 价值不同。说课的价值一方面在于考察、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说课,旨在讨论和改进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与完善。同时说课不仅仅需要口头上“说”,还需要教师在说之前提笔去“写”,首先将思维做以梳理、组织,转化为书面形式,进而再用口头语表达、叙述出来。因此,说课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并重的操作过程。最后,通过说课,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做以梳理,明确各环节与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更易操作。

微型课则在于通过一个相对全面的教学活动展示,考察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目的在于挖掘教师的潜在能力,改进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微型课“具体而微”的特点,要求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活动内容的精髓,在展示过程中做到言简意赅、条理清晰、逻辑明确、突出重点、把握难点,能够将个人的专业理论功底与教学实践经验有机结合,快速切入活动主题,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活动重点,构建完整的活动流程,展现个人教学亮点与魅力。因此,微型课在促进教师把握教学内容重、难点能力,以及对教学设计进行梳理的逻辑能力方面具有一定意义与价值。同时,微型课可以极好地再现一位教师对于教学内容感性的认知水平与理性的逻辑梳理能力,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说课与微型课这两种教研活动,都旨在考察教师的专业水平及相关能力,且实施过程中都没有幼儿的现场参与,但说课重在“说”,展现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教学设计能力,而微型课重在“讲”课,展现的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艺术。说课描述的是静态的教学活动,目的在于解决如何组织开展好一节活动的问题;而微型课则是动态的教学活动,是解决组织实施好一节活动的具体实践问题。最后,二者作为当前幼儿园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虽核心特点与考察的侧重点不同,但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却有着同等重要的价值。

猜你喜欢
教研教学活动评估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评估依据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最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