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新股疯狂背后的逻辑

2015-05-30 00:22周川南
CM华夏理财 2015年6期
关键词:次新股套利市盈率

周川南

据非正式测算,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只要是在次新股“一字板”打开当天即买入持有到5月末的,成功率达到100%。这个板块如此“赚钱任性”,我觉得跟新股定价机制带来的套利以及市场炒作热点的逻辑是密切相关的。

首先是套利机制。专业投资者在A股市场里挖掘过不少套利的机会,比如定增、换股、跨市场,等等。其实,发掘套利机会并不是那么难,从涨跌幅限制这条规则上看本身就具备套利的机会。举例来说,一家公司如果当天开盘前公布重大利好,理论上讲,市场当中的专业机构是完全可以第一时间估算出利好对应股价的短期估值,所以这时如果放到没有涨跌幅限制的市场中,股价基本上是一步到位,很难有逐步买入的机会。但放到A股当中可能就不是这样了,绝大多数股票涨幅限制在10%,如果预估值是上涨100%,那么按单利计算需要10天时间完成。因此,对于A股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即使不是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也是有赚钱机会的。

其次是定价机制。过去新股发行市盈率是根据行业平均水平给出来的,但现在新股对于发行市盈率的定价多数股票趋于一致,比如5月19日这批新股中12家IPO有10家发行市盈率都在23倍左右。仔细看这10家公司也不是都属于同一个行业,发行大小、成长水平也不尽相同。这样一来就会产生一个结果,即没有按行业平均水平定价,发行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数的公司,上市之后大概率会向行业估值靠拢,这就出现了市场当中为什么有的新股连续上涨的幅度大,有的幅度小,逻辑就在与行业估值水平的差距。

最后是热点炒作。市场赚钱氛围高涨时,次新股更容易成为多数人喜欢的博弈去处。一方面,新股打开“一字板”后往往换手率奇高,这样有利于新进投资者获得筹码;另一方面,经历市场波动之后,次新股套牢盘往往很少,因此股价创新高也相对容易。

而在选择标的上,也有几个特点:

第一,估值修复。就如同我们在套利机制里面讲到的,低于行业平均估值的公司会短期出现向上修复。比较典型的如暴风科技,上市市盈率23倍,行业市盈率152倍,一字板打开之后股价翻了一番。

第二,无类比题材。“炒新”从某年开始已经成为了A股市场里面的投资主线之一,所以越是新题材,越是没有可以参照做对比的股票越是受到炒家们的青睐。类似“快乐购”,电视购物是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属于新兴的题材,开板后涨幅达到150%。

第三,热点题材。一轮热点概念出现之后,如果这个概念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该板块里大多数公司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漲幅,因此,如果该次新股的主业也是在概念当中的,二级市场中的表现也不会太差。像“中科曙光”,上市之时正赶上信息安全概念投资的时点,因此,股价随概念持续的上涨就很容易理解了。

猜你喜欢
次新股套利市盈率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
业绩持续快速增长的低市盈率公司
外汇套利 稳赚不亏
创业板上市公司市盈率影响因素分析
“次新股”危机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市盈率指标在判断市场整体投资价值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