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味白术散的临床应用

2015-05-30 00:57张昌华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证属诸症经行

张昌华

七味白术散出自《医宗金鉴》,由人参、白术、茯苓、木香、藿香、葛根、甘草组成,药虽七味,配伍精当,组方严谨,具有健脾补虚、涩肠止泻之功,临床多用于脾虚泄泻之病,笔者在临床中以该方加减运用治疗诸疾,取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例1 脾虚泄泻

患者,男,65岁,2011年6月25日初诊,已患有慢性腹泻2年余,经西医肠镜检查未发现肠道有器质性病变,近日,在外聚餐后,大便溏泻每日6—10次,泻下未消化食物,伴腹部胀满痛,四肢不温,查舌淡苔白腻,脉细弱,证属脾胃虚弱泄泻,治宜益气健脾。涩肠止泻,方药,党参15g,(炒)白术15g,茯苓10g,木香10g,藿香10g,葛根15g,砂仁10g,吴茱萸10g,山药15g,七剂水煎服,用300ml水煎成100ml,每天3次,每日一剂。

二诊,7月3日,前方服后,腹泻已止,余症亦轻,守前方继服七剂,诸症皆愈。

按:本病例特点是,患者年龄大,病程长,久病缠绵,以致脾胃虚弱,运化无权而泄泻,据《内经》“虚者补之”的原则,方中用四君子汤益气健脾、木香、砂仁理气和胃醒脾,促进脾的运化,藿香芳化湿邪,体现《内经》中“有湿易成五泄”之说的思想,葛根能升清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行而奏止泻之效,佐吴茱萸、山药、诃子补肾温中止泻,诸药合用,重在健脾助运或健脾胃之功以消宿疾。

例2 咳嗽

患者,女,18岁,学生,2012年3月2日初诊,平时易患感冒,这次又因感冒发烧、咳嗽,经西医用消炎药输液治疗后,症状减轻,但停药后咳嗽反复发作,带少量痰液、气短,面色痿黄,精神痿靡,纳差,便溏,查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证属肺脾气虚致咳嗽,治宜,补益肺脾,润肺化痰,方药用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藿香10g,葛根10g,连翘10g,桔梗10g,枇杷叶10g,服3剂后,诸症减轻。

二诊,3月6日,效不更方,继服3剂后咳嗽已消。

按:《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而客之,则为肺咳。”说明咳嗽不仅与肺有关,同样也牵涉到其它脏腑,感冒多由于卫气不固或失调而致。而卫气不固关系肺脾,此证属肺脾同病的咳嗽之症,用补气健脾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也就是补肺气,本方加用了肃降肺气枇杷叶、桔梗开宣肺气,连翘兼以清热,协同肺脾,功效胜益。

例3 经行泄泻

患者,女,28岁,2012年10月10日初诊,自述,在每次经行期间伴有大便次数增多,每日七次左右,不带红白色粘液,有小腹胀满,月经量多,色淡,面色无华,虚肿,纳差,乏力,口无味,查舌淡胖,苔白腻,脉濡,证属,脾气虚型泄泻,治宜补脾止泻,方药用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10g,煨木香10g,煨葛根10g,藿香10g,用300ml水煎成100ml,共服5剂,诸症渐解。

二诊在下次月经前一周开始服4剂,停药观察,3个月随访,此病未再发生。

按:经行泄泻一证,病因多端,而治法各有不同,此例为脾气虚弱,白术、党参、甘草、茯苓,健脾补中,脾气素虚者,经行时血流于冲脉则脾气更弱,运化失权,清气下陷,湿浊不化,停滞内聚而成泄泻,葛根升举清气,藿香、木香化湿消浊,诸症皆愈。

七味白术散在临床运用治疗慢性疾病,笔者认为着重在“证”而非“病”,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临床中但见“脾虚”一证或兼证,首先考虑用此方剂加减,而不拘泥于某一病,遵循祖国医学辩证施治原则下,进行有規律的加减变化,变一方有多方的治疗作用,才能很好地发挥和继承祖国医学的遗方。

猜你喜欢
证属诸症经行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经行吐衄的认识及临床辨治
储继军治疗经行头痛经验浅析
经行
巧调饮食对抗关节炎
经期为何睡不醒
杞黄补阴丸治疗绝经前后诸症临床研究
一贯煎加味汤治疗绝经前后诸症128例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6例临床观察
《中医研究》杂志论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