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导学案设计使自主导引式“五环”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

2015-05-30 05:06孙保卫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6期
关键词:五环学案学困生

孙保卫

我校进行自主导引式“五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已近两年,课堂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正逐步向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开放式课堂转变,学生正在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体。但是,在自主导引式“五环”课堂教学模式的精细化、规范化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诸如,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得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的现实成为困扰我们的又一个新的问题。那么,如何在新的教学模式下避免出现两极分化,使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使自主导引式“五环”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呢,我想从导学案的设计谈谈我的看法。

一、知道导学案的内涵

导学案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课题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或者个人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导学案是集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分层次的训练)和综合性评价于一体的导学性文本,它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为学生进行学习设计的产物,被形象地比喻为高效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导航仪)、“指南针”、“方向盘”。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一节课教学内容、学习目标,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它是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分层次练习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合一的文本”。核心是从学生当前情况出发,在教师占有大量资料和综合把握的前提下,把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精心设计成问题,用来导学、导练、检测。导学案设计时就是从学生的差异出发,站在使每一个学生如何更有效地学习这个角度来做的,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更是对每一个学生个体生命的尊重。

学案的特点:

(1)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它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阅读思考是学案的特色,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阅读思考,也可为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兴趣,设计一系列可读性强、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包括与所教内容密切相关的发展史、著名专家的科研业绩、现代科学的热门话题等。

(4)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不仅能通过解题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二、明白导学案编制的目的

(1)方便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创设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课堂动态生成情境;

(3)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的有效结合;

(4)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5)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学习的个性化,体验知识的超市自选。

三、遵循导学案编制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导学案必须立足于学生“如何学”,要做到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导学性原则

“导”就是指导、引导;“学”不是讲,也不是教,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案”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不是知识、题目的简单堆积。

3.层次性原则

在编写导学案时要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4.实用性原则

在编写导学案时要从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现有学习能力和老师自身的需求出发,合乎学生使用和老师自己使用,操作起来简便易行。

5.规范性原则

导学案虽然具有学科特点,但从导学案编制流程、导学案的基本组成、格式要求、容量要求等方面要统一规范。

四、做好导学案的分层设计

1.导学案分层设计的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是班级授课形式下的基于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基础上的一种个性化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强调和关照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促进学生良好个性潜能的充分发展是其所追求的目标。”

2.导学案分层设计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目的是逐步树立学困生学习的信心,激发中等生的学习潜力,扩宽优生的学习面。分层教学的意义不言而喻。在传统课堂中,分层教学是一直在喊的却又一直落实不到位的正确的理念,课堂上,仍然是老师在“一刀切”,是从来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因材施教”和“关注每一名学生”只是传统课堂中两句冠冕堂皇的口号。

3.导学案分层设计的意义

在传统课堂中,分层教学是一直在喊的却又一直落实不到位的正确的理念,课堂上,仍然是老师在“一刀切”,是从来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因材施教”和“关注每一名学生”只是传统课堂中两句冠冕堂皇的口号。

自主导引式“五环”课堂教学课堂的重要抓手是导学案,导学案通过分层设计,让“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和“关注每一名学生”这些理念真正得以落地。

4.导学案分层设计的具体方法

(1)对学生进行分层。针对学生的实际,本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的前提,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把学生分成三个组:其中成绩最好的为A组,成绩中等的为B组,成绩较差的为C组。对学生的分组是由老师掌握的,不对学生公开,防止优生自满、差生自卑,尽量保护低层次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分层是动态的,随时注意学生层次的变化,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

(2)分层设计学习目标。导学案是“路线图”,在这个“路线图”中,根据不同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目标地。学生只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到达了某个目标地,就是成功,如果往前一个目标,那就更是了不起的成果。当然学习目标无论如何设计,“三维”这一普遍性的目标是一定要考虑的。

(3)分层设计问题(学习内容)。问题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地解读文本、探究问题。也就是说,要给学生一个台阶,让学生一步一个地伸手摘到自己想要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解”有所“问”,学有所得,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比如,学困生可以依据导学案在独学阶段完成识记水平层次的任务;在对学时,可以在同伴的引领下,结合文本完成解决理解层次类的任务,并参与讨论探究类层次的问题。

(4)分层设计检测试题。分层设计检测题,类似于给学生开一个自助餐厅,检测题中应该有必做的(基础类、筛选信息类),也有选做的(分析、综合、探究、拓展类),并且一定要有一定的梯度,以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取所需。味口大,可以多吃一点;味口小,就尽力而为。

(5)分层设计评价机制。导学案要通过“路线图”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必须得有相应的评价机制,从自主学习、到对学群学合作讨论、到展示板演,都要有相应的加分举措。为了鼓励学困生,对于学困生回答问题可以双倍加分,点燃他们的希望。为了提升优秀生,可以引领他们多角度、全方位解决一些综合性问题,并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总之,就是要通过评价想尽办法激发各类学生的内驱力。

总而言之,通过导学案的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仅仅是一个方面,作为一名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就要坚持不懈,始终如一,不断地探索适合学生的新方法。教师要把更多的爱心献给他们,把更多的锻炼机会留给他们,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他们,把赞许的语言讲给他们,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吃得饱”、“吃得好”、“吃得了”,使自主导引“五环”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精细化、规范化。

猜你喜欢
五环学案学困生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乡愁导学案
为什么奥林匹克以五环为标志?
“比例尺(一)”导学案
五环数阵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