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体悟式阅读

2015-05-30 09:32胡行林
南北桥 2015年6期
关键词:体悟模式阅读

胡行林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有经验的教师非常注重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特别是体悟式阅读教学模式。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从高中语文体悟式阅读的理论支撑和教学实践等角度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语文  体悟  阅读  理论  途径  模式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04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语文体悟教学是我们在语文课堂中师生思想交流方面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高中语文体悟式阅读的理论支撑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对文本的感知、体悟和感悟的过程是语文体悟式阅读教学的特点。

(一)心理理论

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倡导在教育实际中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作是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这些主张与语文“体悟式”阅读教学所强调的是一致的,因此,有必要利用这一理论来指导教学。

(二)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知识的习得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其作用就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提供必要的帮助,唤起学生的内心体验,促进学生的建构过程。

二、实施高中语文教学体悟式阅读的途径

结合语文体悟式阅读的理论支持,语文体悟式阅读教学,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向指路,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叙述共同收集,处理语言信息,通过多向互动交往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悟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它是师生思想交流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把握学生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非常注重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特别是体悟式阅读教学模式。

1.模式尝试。

体悟式阅读教学的两种模式尝试。

(1)对话。在品味语言把握思路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积累、生活经验与作者对话:即“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波动”。

例如: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时,阅读的重点应是:

①对“月亮”和“荷花”的印象。(导课)

②月色下的荷塘如何。(感知文本)

③荷塘上的月色怎样。(感知文本)

④作者有哪些感受。(感知、研读文本)

⑤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研读文本)

⑥你怎样理解作者的感受。(感悟文本生命和自我燃烧)

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这些作品思想内蕴丰富,语言文字精致,像取之不尽的宝库。体悟文本中生命是基础,感悟生命的意义是目的。从感知、研读文本到学生的独特感悟,文本中的和学生自我生命发生燃烧,从而产生出人文的结晶。学生在与文本、教师及同学的对话中,语文课“工具性”(感知、积累和研读)和“人文性”(感悟)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自我角色化。与文本中人物一起经历、体悟所有的事件和活动,与人物同喜同怒、同哀同愁。即“自我角色化”。

在美国的理论中,有一个“自我角色化”理论,是指欣赏者在阅读作品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把自我等同与作品的一个甚至几个人物,随着情节的发展,欣赏者在内心与人物一起经历、体验所有的事件和活动,与人物同喜同怒、同哀同愁。在“自我角色化”的过程中,文本生命和自我生命融化,会起到真正有效的人文教育。

学习中,学习者不只对作品内容“自我角色化”也可对自然和社会中一切学习对象,都进行“自我角色化”。实际上,这是学习主体心理上的角色认同和情感迁移,即在体验中,“角色”与“我”的心理距离缩短,乃至最后消失,进入“物我同一”或“主人公即我,我即主人公”的境界。这种把自我移入到对象中、与对象融为一体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对这一学习主体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心理距离大大缩短,甚至接近于“零距离”,既能直接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进行体悟,又能间接地获得关于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检验和知识。

语文课本有很多叙事性的和富有情意性的文学作品,在教学中,对这些情意性、叙事性的文学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主体“自我角色化”,实际上也就是“角色认同”和“移情”,将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等移入作品内容之中。

2.方法尝试。

创设情境,激活生命。在常规的课堂教学环节中,每一节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引入。教师如果能把课堂引入的环节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就可以在课堂之始初步构建注意体悟的学习情境。出于这个环节处于一节课的起始阶段,所以它也正是调动学生情绪进入良好的课堂状态、提高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营造和谐课堂氛围,能使文本生命和学生学习生命都得以激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教师来说,如果抓住了引入的环节,课堂教学的效率就等于提高了一半。学生如果能通过引入的环节,有了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就会形成“我要学”的学习气氛,并且会自觉地把这种求知欲贯穿到整个教学环节中,使学生的学习生命得以激发。

总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而体悟式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个人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体验和感悟,缺失了学生对文本的参与,语文阅读教学也就丧失了本真意义。

猜你喜欢
体悟模式阅读
郎世宁的心声与体悟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体悟书法
不一样的体悟 2014 RFC国际雨林赛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