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伯特·佩利:金属的艺术家

2015-05-30 10:48杨冰莹
世界文化 2015年6期
关键词:耐腐蚀洛可可拱门

杨冰莹

艾尔伯特·佩利(Albert Paley)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金属工匠,生于1944年,目前在纽约的罗彻斯特区工作和生活。他在1995年被美国建筑协会授予协会奖(Institute Honors),也是目前健在的唯一一位得此殊荣的金属工匠。佩利最初是一名首饰匠和铸铁匠,后来开始尝试创作纪念碑式的大型雕塑作品。在他长达五十余年的富有创造性的职业生涯中,他涉足珠宝、建筑、室内家具、雕塑、绘画、模型、摄影、场景艺术等各种领域。他的作品既展示了精湛的技艺,又彰显了独特而出众的审美品位,而且还弥漫着一种浓厚的文化气息,从18世纪洛可可时代的让·拉姆尔(Jean Lamour)制作的铁器,到19世纪末新艺术运动时期充斥巴黎的复杂的建筑装饰,再到20世纪60年代吉姆·戴恩(Jim Dine)和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等波普艺术家笔下的饱和色彩,都能在佩利的作品中看到痕迹。

佩利对于钢铁、青铜等材料的熟悉程度和精挑细选也是他的同代人难以比拟的,在他的手中,金属看起来就像布匹一样柔软,像书法一样流畅,像陶土一样具有延展性。无论是他的英雄主义式的巨作,如用耐腐蚀高强度钢、不锈钢和青铜制成的《岗哨》(Sentinel,2003),还是桌子、门扇、家具、灯具等小型的钢铁和青铜雕塑,如《两棵植物的台座》(Two Plant Stands,1984),都不断地冲击着人们心目中对于钢铁的固有看法。不管规格大小,佩利的作品都与直线简约的现代主义艺术迥然不同,它们不仅具有丰富多变的形式感和装饰性,而且总是与历史遗留下来的经典设计案例相得益彰。他的第一件大型作品《大门》(Portal Gates,1974)是为华盛顿的史密森学会的伦威克美术馆(Smithsonian Institutions Renwick Gallery)所作,这件作品与1874年第二帝国时期风格的建筑形成了完美的混搭;而他在2007年为好牧人礼拜堂(Good Shepherd Chapel)所设计的大门与华盛顿新哥特式风格的国家天主教堂也是浑然一体。在佩利所有为公共建筑所设计的方案中,《动物世界》(Animals Always,2006)无疑是最别出心裁的一个,它既不同于《大门》的洛可可情怀,也不同于《岗哨》的抽象表现主义风格。这件作品是为圣路易斯动物园的东南入口所作的一个拱门,宽130英尺,高36英尺——相当于两头长颈鹿摞起来的高度——由100吨高耐腐蚀钢制成。在创作期间,佩利与动物园的工作人员亲密合作,用各种树木和蕨类植物的雕塑构成拱门的形状,然后将六十余个动物形象安放其中,塑造出野兽出没的丛林效果,使前来参观的每个人在经过拱门的时候都仿佛身临其境。这件作品历时三年才最终在2006年完成。其实,早在1985年,佩利曾经为中央公园的动物园设计了一个相似的大门,那是他首次大胆尝试使用具体的动物形象作为大门装饰,但是这个方案并没有完成。后来,他在为克利夫兰植物园所设计的《科勒大门》(Kohl Gate)中弥补了这一遗憾,同样是用高耐腐蚀钢制成,装饰大门的植物母题来自植物园里收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这两个方案都为佩利创作《动物世界》提供了基础和经验。自此之后,他还创作了许多动物母题的雕塑,如《两只白鹭》(Egrets Pair,2006)、《两只鸵鸟》(Ostriches Pair,2006)、《苍鹭》(Heron,2011)等,这些作品在冰冷坚硬的金属与灵动温暖的生物身体之间寻找着微妙而精巧的平衡,令人叹为观止。

作为当今最杰出的金属工匠,佩利显然已经超越了一个匠人的身份,他的作品被四十余座博物馆永久收藏,我们将其称为“金属的艺术家”一点也不为过。他以精湛的工艺回应着中世纪手工劳动的朴素情怀、洛可可的精巧趣味和新艺术运动的装饰热潮,在他的手中,技术与艺术已经毫无界限。

猜你喜欢
耐腐蚀洛可可拱门
基于激光超声技术的船用耐腐蚀材料内部缺陷检测方法
Pondering in Chinatown
游拱门国家公园
麦当劳:金拱门寻亲记
18世纪的甜腻与壮丽——从洛可可到新古典主义
老佛爷的洛可可迷情
洛可可风格的时装设计研究与应用
——以作品《Recoco》为例
耐腐蚀的富镁铝合金的制备
洛可可风格在现代针织女装设计中的应用
腌制品为何耐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