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三十六计之“考据计”

2015-05-30 10:48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小学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考据校门校门口

“考据”是什么?所谓“考据”,就是拿出证据,即人们在研究文献或历史问题时,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考据最大的特点是确实与丰富的材料——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发现它和写作文之间的共通点啦?

大家在写作文,尤其是写景物的时候,常常无从下笔。这当然不是因为真的没有内容可写,而是同学们暂时还没有掌握观察取材的方法。在互联网技术这么发达的今天,“考据”已经变得轻而易举。我们何不利用它,来帮助我们写好作文呢?

校门口

王静茹

学校是我们学习的地方,它与我们朝夕相处。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学校是最漂亮的。校门口就是学校的“脸”,所以,它的形象对学校来说实在是太重要啦。

1986年,桐梓坡小学建校。那时的校门是用木头做的,门上的标语既不显眼又不美观。校门口也没什么植物,只有几盆大得吓人的金丝菊和两棵孤零零的桂花树。整个学校都和校门一样,显得有些寒酸。咦?你问我怎么知道的?难道我会穿越时空?嘿嘿,有老照片呀!

1996年,学校拆除了木门,换了一扇铁门。门上的标语改成了石刻字,多了几分立体感。铁门被漆成了黑色,很“威严”吧?门里门外种上了迎春花、蝴蝶花、鸡冠花,还添了几棵泡桐树。传达室门口挂上了牌子,整间屋子都精神了。对了,校门旁还装上了好几块文化宣传栏,路人来来往往,都会停下来看几眼。这也是宣传学校的窗口哦!

2006年,又一个10年过去了,校门摇身一变,成了“绿巨人”。透过绿绿的校门往里一瞧,呀,校园里变成了绿色的海洋,连操场也换上了绿油油的新草皮。门边的宣传栏数量增多了,长长的一列,像一个个漂亮的屏幕,上演着校园里的一幕幕精彩。校门口变得生机勃勃!

2016年,校门已经“鸟枪换炮”,变成了全自动的玻璃门,让你站在外面便能将校园美景一览无余。校门口不再有执勤员,而是换上了一个可爱的机器人;还铺上了传送带,学生只要把书包放在上面,再刷一下自己的身份卡,传送带就能将它准确地送进教室。传达室已经成了三层的小楼,里面全是电脑。如果你的邮件或是书报到了,电脑会自动登记,并通过传送带送到你的手里。

2026年、2036年、2046年……校门口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幻想着……

湖南省长沙市桐梓坡小学

本文的小作者有一副“历史的眼光”:别的同学在写学校的时候,都以景物描写为主,看到什么写什么;她却从过去写到现在,再写到未来,展示了一幅颇具气势的学校发展画卷。更别出心裁的是,她以年份为每一段落的起点,这种写法不仅使全文更显连贯,也使最后关于未来的展望显得水到渠成。

本期提炼妙计:考据计

妙计说明: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搜集写作对象的资料,再用自己的语言将“死”的资料变“活”,使它们成为创新作文的一部分。

“考据计”准备工作:搜集资料

这条写作妙计特别适合用来写变化中的事物,比如范文中写的学校,或是自己居住的小区、街道、城市,自己常去的花园、景点等。

搜集资料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上网搜索相关文字和图片,一种是浏览自己和家人拍下的照片。现在,智能手机已经全面普及,拍照和录像成了最容易的事。当你确定了自己的写作对象之后,不妨翻翻电脑里储存的旧照片,看一看不同时间段的它们都有哪些异同。

“考据计”整理工作:按需精选

网上的资料浩如烟海,家里的照片可能也不少,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哪些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呢?如果逮到什么写什么,可是会写成大杂烩的哟!

总的来说,挑选素材的原则有两个——

原则一:选择那些能呈现明显特征的资料。

原则二:选择那些能呈现出变化的资料。

以范文为例,小作者选择了自己就读小学的校门作为描写对象。校门的构成元素有材质(木制、铁制……)、装饰(石刻字、宣传栏)、绿化(各种植物)等,在她选择的几则资料中,这些元素的特征及其变化都呈现得十分充分,很好地表现出了时间感和历史感。

描写对象:我居住的小区。

小区资料一:我在网上查到,我们小区是××房产公司于2006年建成的。它占地100余亩,可真不小。整个小区一共有15幢居民楼,旁边还有两个公园呢。

小区资料二:在我刚出生不久,爸爸妈妈就来看过这个楼盘了。我看了爸爸妈妈当时拍下的照片,那时候,这里就像荒郊野外一样,没什么人烟,只有几幢孤零零的矮房子。爸爸说,那是售楼处,也就是现在的物管部。楼房都还没有修起来,所以向四周望去,可以望出很远,视野真好。

小区资料三:买了房子之后,爸爸妈妈不时就会去看一看施工的进度。爸爸给我看了工地的照片,可真是一片混乱呀,到处是钢筋水泥、砖头石块,真是想象不出,这样的一片泥泞会变成今天美丽整洁的模样。在一张照片上,我看到了我最爱的游泳池刚“出生”的样子。它是一个大泥坑,四壁都坑坑洼洼的,就像一张巨大的泥巴嘴,还真有点儿吓人呢!

小区资料四:通知接房的时候,我已经上幼儿园了。爸爸妈妈让我站在新家的门口,给我们拍了一张合影。妈妈说,那时候的房子叫“毛坯房”,墙壁还没有粉刷,非常粗糙,走廊的地板、栏杆上全是灰,连防盗门也灰扑扑的,地上还有不少杂物。可我依然笑得很开心,大概是对新家充满了

期待吧。那时候的游泳池已经贴上了瓷砖,安上了扶手,放上了躺椅和遮阳伞,有点“亭亭玉立”的雏形了。虽然池子里并没有水,我还是趴在栏杆上痴痴地看着,想象着夏天,自己在水里扑腾的美妙感觉。妈妈举起手机,把我的“痴相”拍了下来。

小区资料五:自打搬进小区之后,爸爸妈妈给我拍了好多照片,其中最具动感的,就是我夏天戏水的照片了。妈妈有点儿怕水,所以总是爸爸带我游泳,妈妈坐在岸上玩手机、拍照。妈妈拍下了我在游泳池里交到的新朋友,拍下了我在研究游泳池新安装的自动售货机,拍下了游泳池边的大树一年比一年长得高……

“考据计”整合工作:挑选时间点

在范文里,小作者是以“10年”为时间点,描写了校门在每一个10年里发生的变化。时间点的选择和组合多种多样,即使是同样的素材,用不一样的方式组合,也能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

描写对象:我居住的小区。

时间点一:夏天。

组合解读:我的最爱是小区的游泳池,我想以夏天为时间点,以游泳池的变化为“辐射点”,写出整个小区的变化。

参考标题:《夏日风情画》《我爱小区的夏天》《生活在夏天》。

时间点二:重大节日。

组合解读:每到重大节日,小区的景观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我想从节日入手,选择几种小区别具特色的装饰,写一写小区近年来的变化。

参考标题:《小区变变变》《我爱小区的“节日脸”》。

时间点三:公告时间。

组合解读:每当有什么比较重要的变动时,小区物管都会在电梯间张贴告示。比如每年春季的灭虫通知,每年夏季的游泳池开池通知,去年上半年通知加装摄像头,去年下半年通知改造喷水池,今年小长假通知花海一日游……每一次公告,都代表着小区的一次变化。

组合解读:《小区公告考》《小区公告集锦》《呀,又变了》。

历史信息、照片、公告、新闻报道……在互联网和智能电子产品时代,这些东西几乎都是睡手可得。充分利用手里的信息渠道,整合资料、挑选资料,将“互联”与“智能”的元素融入作文,让自己的作文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这,就是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啦!

猜你喜欢
考据校门校门口
文献考据与史诗研究路径
——论《江格尔》重要问题的研究方法
风雨中陪考
国内“奇葩”大学校门盘点
别让校门隔开知识与生活
一兜橘子
舌尖上的校门口
Jeffery the Giant
考据之功与品鉴之美——万经的碑帖收藏及其碑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