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15-05-30 08:55汪菊
关键词:校企工程造价专业

汪菊

摘 要:工程造价专业是我国建筑类人才需求的重要专业。本文旨在通过对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在工程造价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促进该校工程造价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更加科学合理。

关键词:大专院校;工程造价专业

工程造价专业是近十多年刚刚蓬勃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基于建设工程管理专业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主要是培养工程管理类紧缺性人才。目前,工程造价专业发展势头比较缓慢,大部分高校在工程造价专业建设上还处于摸索阶段,专业建设水平还不高,人才培养的专业性还不够明确,本文以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为例,旨在通过了解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剖析在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问题,以期寻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促进专业向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1 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

1.1 工程造价专业起步晚

工程造价在英国、印度、香港等地叫做工料测量,工程造价专业也叫工料测量专业。英国是工料测量师的发源地,经过10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世界上公认的工料测量师职业资格,即所谓的“专业人士体制”。在英国,目前开设工程造价专业的高校都会积极参加行业学会的认证,因为能否获得该行业的认证是其毕业生能否顺利成为该领域专业人士的关键因素。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在开设工程造价专业上比较晚。一直以来,学校缺乏工程管理类专业群,直到2007年,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才根据社会对建筑类人才的需求,与安徽省工业工程设计院达成校企合作协议,开始共建工程造价专业,共同培养工程管理类紧缺性人才。

1.2 毕业生实践能力缺乏,在学校实践教学效果较差

刚毕业的学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不足问题,不能够马上独立完成工作。一是现场施工经验严重不足,缺乏对现场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必要的了解,在具体工作中算量计价如同纸上谈兵。二是实际操作能力不足,各院校培养的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都具备一定的工程造价理论知识, 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动手操作能力差。很多刚毕业学生对规范的理解不够透彻,实际算量计价工作不熟练,甚至有些无所适从。三是识图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不足。工程造价毕业生对房屋各部位具体构造、工程做法等了解不够透彻,又加上识图能力不足、识图仔细程度和透彻程度不够,导致对图纸上尺寸数据的理解错误和算量错误。因此学校应该加深学生对房屋具体构造做法的了解、加强对学生的识图能力训练、提高分析处理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工作态度。

1.3 学生就业预期过高,期望高薪酬、好环境,不愿意到条件较差的工地现场去,缺乏踏踏实实干工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建筑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工作环境不可能向大城市写字楼中的“白领”看齐,为了提高工作质量,掌握一手材料,工程造价人员必须到环境较差的施工现场去了解情况,这也是一个初学者的必经之路,由于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为了尽快完成工程预结算,工程造价人员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但很多刚踏上社会的毕业生认识不到这些,不考虑为公司做多少贡献,只是片面要求公司提供各种与自己付出不相符的条件和待遇,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缺乏从基层干起的决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2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是安徽省工程造价专业技术性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随着建筑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建筑行业对于高素质工程造价方面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该校在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2.1 工程造价专业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明确

工程造价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工程造价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能在投资管理部门、建筑设计单位、施工企业与造价咨询机构从事建筑与安装工程预决算、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或造价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适应社会发展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要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然而目前高等院校更多的偏重理论,忽视实践教学,导致在人才培养上宽而不专。

2.2 师资队伍年轻化,科研水平不高

高校工程造价专业起步比较晚,教师队伍偏年轻化。目前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师以中青年为主。职称主要以讲师为主,副教授以上职称相对比较少。

2.3 校企合作面不够广,产教结合不够深

加强校企合作是高等学校发展壮大必然之路,因此扩大高校与企业的合作面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我国高等学校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与国外高等教育发达地区相比明显滞后。我国高校目前与企业合作就要集中在学生实习和就业这一基本层面,形式单一、合作方向单向,而缺乏更深层面的合作。事实上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应该是非常广泛和深入的。如建立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基地,既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发展,又能为企业创造持久的动力。

3 提高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可行性措施

3.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1.1 建立校企合作的激励制度,鼓励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并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鼓励教师参与实践,引导教师主动为行业企业和社区服务。一方面利用自身高素质教师资源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另一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学生就业、顶岗实习等条件。

3.1.2 分土建、安装、装饰方向开设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进学分结构比例,改进专业选修课选课系统,提高专业选修课所占比重,加强专业选修课教学管理与考核评价。

3.1.3 课程学习情境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形成以项目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体系;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与建设分专业方向和工作任务的校本教材。

3.2 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3.2.1 进行核心课程教学标准开发以及教学资源库开发与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形成以项目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体系,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与建设分专业方向和工作任务的校本教材。所有专业课深入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工程等教学方法,根据工程造价工作岗位的典型任务分析,形成项目化的学习内容。

3.2.2 针对学生基础及特长不一的特点,采取分层次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对于部分学习基础好的学生,补充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参加课外实践,保障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2.3 构建基于土建、安装及装饰等工程多方向造价课程体系,开发安装、装饰方向课程体系,以专业选修课的方式分方向进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学习。完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提高校内、校外师生使用效率。

3.3 专兼结合教师队伍建设

3.3.1 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提高校内、校外师生使用效率。

3.3.2 聘请校企合作企业专业带头人,提升学校、企业双专业带头人专业建设能力。

3.3.3 在中青年教师中遴选5名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使其掌握本学科发展和前沿动态信息,把握专业改革方向,提高专业建设能力。引进1-2名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实施校企合作培养教师计划。有效形成产学结合机制,90%以上的教师企业锻炼。

3.3.4 聘请10名左右高职称、高技能的企业兼职教师,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其专业教育与专业建设能力,发挥企业兼职教师在专业建设中的作用。

3.4 实践教育体系建设

工程造价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脱离了建筑一线实践的理论只能是空中楼阁。这就要求转型教师带着理论知识进入建筑工地,深入生产实践第一线,虚心向长期工作在建筑工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4.1 落实实训基地制度,监控制度实施并进行考核。形成《建筑工程系实验实训室管理员岗位职责》、《建筑工程系实验实训指导教师工作职责》、《实验实训管理员学期工作规范》等制度并“上墙”。

3.4.2 逐步全面开放实训室,加强宣传,充分挖掘工程造价专业师资优势。

3.4.3 将教学过程及其结果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对象,通过精品课程建设确定核心课程教学过程考核指标。

3.4.4 建立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除已有评价指标外,还应增加教师教学效果、教师参加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考核指标比重。

3.4.5 在实践教学管理过程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及信息反馈系统。内容包括:加强院系二级教学督导机制,师生交流会制度,教师说课程制度,学生评教与教师评学制度。学生评教除网上评教外,校外实训课程结束时还要进行实训过程、实训效果问卷形式调查。每学期末根据学生评教、督导、教学管理委员会成员、院系领导及教师听课等各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其结果纳入人事考核总体评价中,作为教师晋级和聘任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项勇.对我国工程造价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的思考[J].工程造价管理,2009(2).

[2]涂雪芝.工程造价案例教学研究[J].山西科技,2008(5).

[3]孙丽雅.构建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职业技术,2006(16).

[4]秀云,张淑霞.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就业现状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4).

猜你喜欢
校企工程造价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工程造价之旅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