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新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2015-05-30 12:35陈玲
中国市场 2015年52期
关键词:问题及措施固定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陈玲

[摘要]一般情况下,一个三口之家的家庭财产能够被管理得很好,而对于拥有众多干部职工的机关事业单位这个大家庭来说,要想把“家庭财产”管理得很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文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措施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2116

1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概念和分类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2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固定资产购置问题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的资金来源主要靠财政拨款,各单位在预算管理中未引入绩效理念,在关注预算投入的同时不注重预算产出。多数单位仅从本部门需要出發,很少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进行分析论证。财政部门则只注重经费的预算安排,对已形成的实物性资产如何进行调剂安排,使固定资产物尽其用等方面几乎不作考虑,导致固定资产随意购置、重复购置,浪费现象严重。

22固定资产使用问题

以下情况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比如:验收制度不严谨,出现所购非所需问题后无法追溯责任;登记制度不健全,造成资产使用状况不明,管理困难;固定资产移交、监交制度得不到执行,造成部分资产流失无法追究责任;缺少定期维护检修制度,减少了资产的使用寿命。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缺乏专人管理,因为本单位,财务都隶属于办公室,单位也没有明确的资产管理部门,甚至没有指定专人从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一旦出现资产损毁、盘亏,原因难以查明,追究责任更无从谈起。

23老旧资产长期挂账

按照黄岛区参照执行的《××市财政局市级行政事业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的规定,除文件中列明的国有资产处置事项由市财政局审核外,其他均由市财政局授权主管部门审核。像计算机、电视等更新换代特别快的电子产品应该在其达到服务年限且无法正常使用时及时办理报废手续,但在本单位七几年的桌椅板凳、八几年的黑白电视、九几年的计算机,东西早都不能用了,经过几次更换办公地点,如今恐怕连框架都不剩了,仍在账上挂着。中间也有领导提出建议,计划对已经实际报废的固定资产进行清理,但最后出于谨慎性原则还是放弃了这一想法,导致不能用不存在的固定资产始终挂在单位账上。

24财务核算存在漏洞

由于财会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不少单位的会计同行在处理固定资产购买业务时,只做支出增加收入减少的处理,不知道固定资产和资产基金——固定资产也同时要记录增加,导致固定资产账少记或不记。另外是财务制度本身的问题,直到2013年才有了对机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规定。行政事业单位计提折旧的资产范围不包括文物和陈列品、动植物、图书档案、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等。关于实务操作,这一规定的大部分内容和企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规定基本相同,其中强调行政事业单位计提折旧时,应将计提的折旧冲减资产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而不是像以前企业会计制度那样直接计入支出;固定资产提足了折旧,无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也不再补提折旧;固定资产折旧只是反映固定资产随着时间推移和使用程度所发生的价值损耗的会计计量手段,提足折旧并不意味固定资产必然报废,能继续使用的,应当继续使用,并且应该规范管理。目前此规定在黄岛区仍未实行,使得固定资产价值的变化情况无法得以真实的反映。据笔者了解,不光在黄岛区,整个××市对于固定资产购置,仍是将全部花费列入当期支出,期间不计提折旧。

3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在管理机构上,多数机关事业单位认为没有必要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甚至有的单位连个具体负责此事的人都不安排。在管理职责上,部门间条块分割、责权不清的问题比较突出,管理方式和管理原则的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顺。

32管理机制存在缺陷

资产的形成涉及多个方面,缺乏法律规范与强有力的政策指导,加上人为因素过多,形不成足够透明、规范、高效的政府采购制度,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

33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不过硬

多数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没有经过专门的职业训练,加上单位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比较淡薄,主观意志强烈,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基本不开展。不少单位很多年也不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包括机构合并、分立等重要事项发生时,就这样含含混混地合并或分立,为今后资产的可能流失埋下了隐患。

4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进对策

第一,认真学习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说起资产管理文件,黄岛区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有一个汇总,包括国家、省、市在内的竟有35个之多。汇编做得不错,有文号有目录有正文,非常详细。但是之前包括笔者在内的大多数单位财务人员或者是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从未认真地学习过其中的一个文件。不学习不了解就无法正确地做好工作,甚至都不知道有些工作是需要定期做的,比如超过使用期限且已无法正常工作的电子产品要定期处置,这样做是合法合规的。这类工作就像是一个家庭为了保持房间的干净整洁需要定期打扫卫生一样。

第二,制定本部门固定资产管理细则及制度。以部门管理为基础,结合各单位日常管理及保有资产的特点,制定与财政管理相结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资产管理细则及制度。因为往往财政部门出台的细则是包括尽可能全的管理方法和资产范围,而作为工作性质较为单一的机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涉及不到那么多,这就有必要根据财政部门的统一规定,结合本单位行政管理、事业发展的特点及需要,建立适合本单位的简单明了、易于操作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促进本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全面提高。

第三,着力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以财会〔2012〕21号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有了完善的制度,就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把以下风险控制到最小:资产管理职责不清、没有明确归口管理部门的风险;未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规定办理资产的调剂、租借、处置等业务上的风险;资产管理不严,没有建立资产台账和定期盘点制度,可能导致资产流失、资产信息失真、账实不符等风险。

第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印象当中黄岛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推行过,但几乎不起什么作用。有助于更完整地掌握资产的相关信息,强化管理者对资产的监控,减少管理级次,提高管理效率,从而达到账面资产与实物资产相符。

第五,加大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监督检查责任。随着法制化进程的推进,目前购置固定资产基本做到了严格地执行政府采购制度,汽车等固定资产的维修及保险也实行了定点维修、定点保险等制度。审计部门要定期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并将固定资产管理情况作为评价内容,发现问题严肃处理。

参考文献:

[1]李义平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5)

[2]何牧论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新模式[J].中国林业经济,2013(4)

猜你喜欢
问题及措施固定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关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
民政专项资金使用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