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吉林省农村连锁经营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2015-05-30 14:59辛宏艳么鹏吴明杨许倩
中国市场 2015年52期
关键词:连锁经营制约因素吉林省

辛宏艳 么鹏 吴明 杨许倩

[摘要]吉林省农村连锁经营发展迅速,但是仍然较发达地区滞后,主要受消费主体、经营主体和环境因素的制约。政府应该为农村连锁经营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企业应该做好定位、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并且要优化物流系统。

[关键词]吉林省;农村;连锁经营;制约因素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2240

1吉林省农村连锁经营的现状

吉林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连年增加,据吉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吉林省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0780元。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的同时,恩格尔系数下降至296%,这就使得吉林省农村消费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大力发展吉林省农村连锁经营,不仅有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扩大内需。

截至2014年年底,自吉林省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来,全省已经在9个市、州,41个县,765个乡镇,9365个村累计建成农家店15000家,吉林省连锁农家店已覆盖95%的乡镇和90%的行政村。从空间分布来看,吉林省中部地区连锁经营比较密集,东西部覆盖率则相对较低。

2制约吉林省农村连锁经营发展的因素

吉林省农村连锁经营发展的速度虽然比较快,但是影响力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来自消费主体、经营主体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的制约。

21消费主体的制约

吉林省农村居民居住比较分散,村与村之间的距离在2~10公里,除少数中心村外,能够支撑连锁经营机构生存的购买力有限。此外,目前吉林省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备,导致农村居民安全感比较低,储蓄倾向较强,这样就极大地影响了其购买力。并且在消费时普遍追求低价,品牌意识不强。

22经营主体的制约

目前农村连锁经营机构存在的很多问题都制约了其发展。第一,缺乏在农村推广连锁经营的经验,连锁经营在城市有多年的经营基础,但是在农村大力推广的经验还比较匮乏。第二,吉林省缺乏龙头企业,没有系统的品牌推广策略,品牌推广意识也不足,并且宣传力度不够。第三,定位不准确,有些连锁店直接照搬城镇的模式和管理,有些则过低估计了农村的消费形势,直接把城镇滞销产品转移到农村来经营出售,没有做到因地制宜。第四,管理人才素质普遍偏低,导致管理落后。第五,由于农村连锁经营机构比较分散而导致的管理成本和物流成本都比较高。

23环境因素的制约

来自环境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软、硬两个方面,这些主要都需要政府机构来提供。吉林省农村基础设施虽然较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跟发达省份比较还是有不小的差距,这就制约了吉林省农村连锁经营的发展。此外,吉林省农村零售品面临的一个比较重大的问题就是假冒伪劣产品充斥整个市场,严重影响了连锁店正规商品的销售,阻碍了吉林省农村连锁经营的发展。究其原因,政府部门所营造的遵纪守法、保护知识产权等软环境都不能很好地支撑其发展,尚需改善。

3发展吉林省农村连锁经营的对策

针对吉林省连锁经营发展中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和企业作为可控性较强的两个因素应该根据自身的角色和农村消费者特有的情况,在吉林省农村连锁经营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积极作用。

31从政府的层面看

311完善基础设施

政府发挥其职能作用,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连锁经营的基础条件,为吉林省农村地区发展连锁经营提供基本保障。

312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环境

因为吉林省农村居民的品牌意识不强,常常追求价格低廉,所以政府的相关部门在给农村居民灌输品牌意识的同时,也必须加大对农村零售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坚决打击制假、卖假行为,规范市场环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吉林省农村连锁经营的长足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313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由于养老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农村居民储蓄意识较强。2014年,吉林省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10780元,城镇人口人均收入为23218元。虽然农村居民收入较城市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农村生活成本比城镇也要低一些,所以实际差距并没有这么大。因此,吉林省政府应该尽快将新农保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的工作落实,进而完善养老机制,使农村居民无养老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农民的消费能力。

314扶植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吉林省农村连锁经营的发展需要扶植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吉林省农村连锁经营的发展单靠政府的推广是不够的,而连锁经营企业规模偏小、知名度不高也是不利于其发展的。只有扶植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使其真正有能力改善农村零售业的境况,并且可以经营上、库存上、物流上都实现规模经济,这样才能使吉林省农村连锁经营机构走出盈利能力差、经营积极性不高的局面。

32从企业的角度来看

321企业要了解市场,因地制宜地做好市场营销工作

致力于发展农村连锁经营的企业应该充分了解吉林省农村市场。进入市场之前应该了解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的季节性,消费的从众心理等与其经营密切相关的信息,这样才能在运营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此外,要提升品牌形象打造知名品牌,培养顾客忠实度,引导顾客消费习惯,提高管理水平等。

322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

针对吉林省农村连锁超市经营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的问题,本文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解决。一方面,对于在职从业人员。由于普遍来自农村地区,对农村的情况比较了解,但是专业知识匮乏,所以应该开展培训班,组织学习经营连锁超市的相关知识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对于新入职人员的招聘和培训。由于农村连锁超市的工作地点在农村,很难吸引专业人才加入,这时政府就应该配合企业的招聘工作,给予新进人才一些优惠政策;招聘进来之后的培训就主要是针对吉林省農村零售市场的特殊性方面的知识。双管齐下,才能有效提高吉林省农村连锁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

323优化物流系统,发展双向物流

物流问题对于农村连锁经营来讲至关重要,吉林省物流系统应该从两个角度来优化。一是发展双向物流。这是符合吉林省农村实际情况的对策,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也很强。比如农民吃不完的自家种的蔬菜、自家养的鸡下的蛋,连锁店就可以将这些产品收购运到城里。这既丰富了农民的收入也满足了城镇居民追求健康生活吃有机菜的需求,最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了连锁机构的物流系统。二是与电子商务平台物流体系合作。随着智能手机、互联网在农村的迅速发展,使电子商务的农村市场也随之壮大。吉林省农村连锁机构应该利用这个机会,与各大电子商务平台的物流合作,使物流系统利用更加充分。

同时,吉林省农村各连锁店应该引进先进的库存控制手段,使各连锁店的库存都反映在系统里,这样总部就可以及时调配各店的产品,减小库存压力,也可以有效减少过期产品。

4结论

吉林省农村连锁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政策支持、农民收入增加、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吉林省各级政府和致力于发展农村连锁经营的企业都应该抓住这个机会,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农村连锁经营发展,与国,可以促进内需;与民,可以提高其生活水平。相信在政府和企业的积极努力下,吉林省农村连锁经营的发展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安春明吉林省农村居民幸福感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

[2]翟小光推进吉林省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一体化建设[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5(1)

[3]叶子胜新形势下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的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4(24)

[4]梁栋农村连锁超市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3(11)

猜你喜欢
连锁经营制约因素吉林省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