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干事 守规成事

2015-05-30 10:48侃侃
党的生活·青海 2015年5期
关键词:守纪硬骨头文昌

侃侃

“看见木麻黄,想起谷文昌”,“先祭谷公,再祭祖宗”……福建省东山县原县委书记谷文昌去世34年了,但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勤政的务实作风、敢于担当的锐气、清正廉洁的品德,一直为人们所传颂、所敬仰。

为政之要,首在担当。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既是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也是“三严三实”的具体体现。党员领导干部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就能不负组织重托,人民的期待。

古往今来,实干兴邦一直被奉为治国理政的至上信条。一道“苏堤”,记载着苏轼为官杭州、浚湖筑堤的卓越功绩;棵棵“焦桐”,留下了焦裕禄一心为民、治理“三害”的劳碌身影……盛唐三朝宰相姚崇,临终前将为政经验概括为“崇实充实”。这四个字,又何尝不是对担当精神的深刻总结?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经济调整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尤其需要党员领导干部打起百倍精气神,敢于迎难而上,敢于亮剑说“不”。如果搞“为官不作为”那一套;如果只当“老好人”,不愿唱黑脸,搞睁只眼闭只眼那一套;如果胸中无韬略,手中无办法,搞能拖就拖、能推就推那一套,那与不吃不喝也不干的“公堂木偶”何异?还有什么担当精神可言?

国之兴在党治,党之治在心齐。反腐是输不起的生死仗,改革是必须啃的硬骨头,“两柄剑”必须一起挥,“两支桨”必须一齐划。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拧成一股绳而不是散成一盘沙;只有人人挑重担,合力划大船,才能永葆事业兴旺发达而不致中途衰败。

担当就是不滑、不推、不油。硬骨头难啃,硬茬子难碰。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有风骨:应该干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必须负的责,迎着风险也要担。只有“公”字当头,才能无私无畏;只有“责”字为先,才能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对渎职失职问责;只有“敢”为本,才能直面矛盾问题,做到不犹豫、不摇摆、不退缩。

成功缘于实干,祸患始于空谈。说一千,道一万,干部的要义就在“干”。好干部贵在敢担当,不敢担当就不是好干部。担当之首要,在于对党忠诚,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要有极端负责任的拳拳情怀;担当之根本,在于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增强能力素质、锤炼过硬本领。

为官有为,既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境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共产党人要打造能担当的强健“筋骨”,就要回归本色,坚持党性,践行宗旨,胸怀大义。新形势下,领导干部秉持“三严”的内在要求,才能经得起各种考验和诱惑;恪守“三实”的行为取向,才能担当改革重任。

改革之路没有坦途,但惟其艰难,更需血性;惟其笃行,方见党性。领导干部只有在遵规守纪中有所作为,在有所作为中遵规守纪,才能出彩而不出事,奉公而不肥私,才能开辟新境界,创造新成绩,才能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这样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使自己的人生意义得到升华。

猜你喜欢
守纪硬骨头文昌
君子必守纪
君子必守纪
文昌发射场暮色
核雕收藏有什么窍门
神像与游走:文昌出巡非遗口述史系列之十一
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素质
啃下医改硬骨头
精准啃下扶贫“硬骨头”
谈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守纪习惯之我见
《硬骨头》骨头再硬也要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