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 天时、人和与机会

2015-05-30 10:48海川超峰
CM华夏理财 2015年5期
关键词:王磊做市商三板

海川 超峰

天时

2015年的春天,是当之无愧的新三板之春。从前些年的无人问津,到今天的你争我抢,新三板的际遇活似一段命运多舛的人生。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这是很多从事新三板多年的老人们的感叹。

新三板的准确含义究竟是什么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百度百科里,对于新三板的内涵这样诠释∶

“新三板”市场原指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股份系统进行转让试点,因为挂牌企业均为高科技企业而不同于原转让系统内的退市企业及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故形象地称为“新三板”。新三板的意义主要是针对公司的,会给该企业、公司带来很大的好处。目前,新三板不再局限于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也不局限于天津滨海、武汉东湖以及上海张江等试点地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而是全国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主要针对的是中小微型企业。

是的,从中关村试点开始,到现在全国性的股转市场开通,新三板的建立,可谓是经历了八年抗战。而纵观整个三板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确实在一步一个脚印地从“旧”到“新”构筑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底层生态。如今,新三板这个“影子前锋”走到了前台,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三板能今非昔比,全国性扩容与联网功不可没,这一举措让新三板从之前的孤立的点状分布的相互隔离状态,一跃而成为全国性联网的市场,从而为后来的火爆打下扎实基础。

全国性扩容与联网,这是新三板鲤鱼跃龙门的关键一跃。而这惊险一跳的背后,除了市场自发的力量,更少不了有形之手推动。“事实上,新三板能发展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离不开国家政策面的支持,背后的最大推手就是新一届中央政府。而国家之所以大力發展新三板,更深层次的原因来自于通过新三板这一资本市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金创新投资公司董事长黄健在接受《CM华夏理财》采访时表示。

黄健认为,正是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四万亿投资带来的进一步恶化的产能过剩,让决策层的思维发生根本性转变,不再一味地依赖货币与基建拉动经济,而将目光转向结构调整与科技创新去推动发展。而多年的经验证明,科技创新的最大动力不是央企那样的庞然大物,而是千百万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

新一届中央政府执政以来,多次强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正是借助这一难得的“天时”,这样一个低门槛、全国性并配套有A股可以实现的全部融资功能的新三板市场才可能出现,并被寄予厚望,而这样的大背景正是新三板市场后续发展的最大底气,也是新三板最终能破茧重生的最大原因。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来已久,依靠现有的金融体制无法解决。没有新三板之前,中小企业面临的现状是:仅靠自有资金发展速度必然缓慢;想通过贷款因为缺乏好的抵押物而很难从银行拿到;通过股权融资,由于不能上市又面临股权不值钱的尴尬,而中小企业想在A股上市简直难如登天,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也并不容易。

新三板挂牌没有盈利要求,只要存续达2年,主业清晰就可。6个月左右就可以挂牌成功,实行备案制,无须审核,且可直接融资,交易还没有涨跌幅限制。按黄健的话说,就是不存在“核心性门槛”。

“九州生气恃风雷。”宽松的政策,让新三板的发展如摆脱羁绊的骏马,快速奔腾起来,成千上万家小微创新企业看到了新的希望。中搜网络就是其中一家。全球第一款桌面搜索软件——网络猪就是由这家公司创始人陈沛创造的。

中搜原来主要的投资商为IDG、富达等境外风投机构,2009年年中,陈沛萌生了回归国内创业板的想法。但直到2012年,在创业板边上等了很久的中搜还是因为盈利等问题被挡在了新股发行的“堰塞湖”外。幸运的是新三板开了,2013年中搜网络毅然决然登陆了新三板市场。陈沛坦言,新三板在盈利指标等很多方面都开明很多,给科技企业一个追求产品和用户积累的空间,这对移动互联企业至关重要。

做市

天时,地利,人和。中国人做一件事最喜欢讲究这三点。如果说,经济新常态为新三板的发展带来天时地利,那么做市商制度的推出,则为其带来意想不到的人和。“做市转让制度对新三板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几乎已成为市场人士与监管层的共识。

做市商制度推出之前,低门槛固然让新三板获得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但由于种种原因,新三板的交投并不活跃,资金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真正让新三板成为造富机器的,还是2014年8月25日推出的做市商制度。这一天,也被认为是新三板财富的起点。

有了做市商,由此形成的“市场化价格”,可以为挂牌公司引入外部投资者、申请银行贷款、进行股权质押融资等提供重要的定价参考,这无疑为外围资金在看上去朦朦胧胧的新三板海洋上,竖起了明确的坐标,从而激活了新三板原本一潭死水般的沉闷局面。

2015年,新三板异军突起。截至4月10日,新三板挂牌企业数累计达到2200家。今年以来,新三板企业受追捧的程度让很多做市商都傻了眼。去年做市商为了提高流动性出让的新三板股票没人要,现在估值高了反而被疯抢。短短3个月左右,智立医学股价涨了172倍,涨幅2倍以上的股票多达71只,而一些原本无人问津的股票也开始受到追捧。

而国际资本市场的经验教训表明,做市商制度也正是美国纳斯达克这个几乎唯一成功的全球新三板市场的核心所在。对这一点,齐鲁证券场外市场业务部、中小企业融资部总经理王磊的感受尤深。

“最近挺忙,特别忙,很多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找到我,他们告诉我三板基金最近发行得很火热。”在业内一次交流会上,王磊这样感慨。

王磊表示,新三板做市商制度在我们国家是证券交易制度的重大突破。从狭义理解,我们就是帮助企业报买报卖的过程,而从广义理解上来讲,我们觉得做市是帮助企业提供与非常大的金融产业链融合的过程。她觉得,券商通过以交易为契机和起点形成全产业链,为整个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提供服务。

在王磊看来,做市商的作用至少有三点。

第一是提供流动性,这一点不必多说。第二是能稳定价格,A股大起大落,但新三板市场上还是相对稳定的。一个企业有两三家主板券商,因为它的估值摆在这个地方,整个券商理性的心理,跟外界非常盲目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它不像主板散户投资人,听风就是雨,波动很大,所以它的价格是非常稳定的。第三就是价值的发现,就是估值。实际上,做市的过程就是对企业估值的过程,这是非常考验水平的。

可以说,正是做市商彻底激活了新三板,让新三板得以异军突起。目前,新三板挂牌企业数累计达到2200家。其中参与做市转让的挂牌企业已从最初的43家上升到231家,占所有新三板挂牌企业比重从3.9%上升到10.5%。这类企业的总市值也已从2013年4月份的48.98亿元,增加到现在的1737.20亿元。

做市商参与后,新三板相关挂牌企业价值得到很大提升,出现很多机会。 “这里面有并购重组的机会、IPO的机会、转板的机会、长期持有的机会、分层管理的机会。只要一分层,从做市的模式到协议的模式就有个50%的增长。连续竞价如能实现,则又至少是20%到30%估值的提升。然后,通过转到主板,我估计还会有30%到50%的提升,因此,市场机会是很多的。”

经过这几年的培育,新三板很多小微企业从之前几百万的股本,现在都变成几千万股本,利润也有大幅提升。这其中,齐鲁证券做得最经典的案例叫点点客。《CM华夏理财》发现,这家挂牌企业的股价,从2013年11月19日挂牌时的每股15元,到今年4月10日收盘时股价已飙升到每股75元,涨幅高达400%。而其股价的异动,正是在去年8月25日被做市转让之后。

当时王磊接触这家公司的时候,它还是上海一家非常小的做短信业务的公司,前几年搞什么都发短信,到股轉公司挂牌的时候还有很多争议。当时对方说给齐鲁证券300万股,王磊他们还说不要,结果这只股票一经做市转让,股价就飙升到50元。前不久还做了一次定增,每股14块钱,很多业内的朋友打电话要求参与,非常火爆。

“最近我问这家公司的黄总,要不要转板,他说新三板挺好的,不用转板了,我好好做好实业,你给我维护好就可以了。”王磊坦言,这说明在新三板过程当中,很多企业是冲着转板来的,但是随着事态的发展转板已经不是问题了。

机会

新三板火了,挂牌新三板也从之前的券商求着企业做,摇身一变为企业追着券商做。一时间,“钱多,人少,速来”似乎成为新三板最大的特色。那么,是不是任何一家小微企业都适合到新三板冲浪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在全国各地为中小企业进行新三板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企业老总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企业是否适合挂牌新

猜你喜欢
王磊做市商三板
Structure of continuous matrix product operator for transverse field Ising model: An analytic and numerical study
Carriage to eternity: image of death in Dickinson and Donne
不再被“圆”困住
“根本停不下来”
做市商报价交易功能及其法理探析
我国新三板做市商制度存在的问题研究
做市商助燃新三板热火
新三板做市商制度及做市商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新三板十大主办券商
PE为什么要上新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