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股指期货惹的祸

2015-05-30 10:48古月
CM华夏理财 2015年5期
关键词:散户上证指数股指

古月

2010年4月16日,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正式上市。

当天上午,为了近距离观察市场参与者们的交易,我专门到银河期货在北京东三环附近的一家营业部,与一些专家、分析师及媒体记者一起观察上市实况。说实话,上市当日市场交易很不活跃,成交稀稀拉拉,勉勉强强完成问世第一天的演练。

回到报社后,与同事聊起时,虽然大家对股指期货的前景不是很看好,但谁也没有想到其后来竟然“为祸甚烈”。

4月16日当天,沪指表现还算平稳,虽然以1.1%的跌幅收盘,但总还是站在20日均线上。在市场有所松懈之际,孰料股指暴跌的“噩梦”即大举来袭。

2010年4月19日,也就是期指上市第二个交易日,那一天,先于现货开盘的沪深300指数期货当月合约,跳空低开且大跌。这一开门黑,直接导致上证指数当日暴跌。就盘面显示的情况来看,在经历了一个周末后,市场并没有消化沪深300指数期货上市的消息,上证指数当日跳空低开之后震荡下跌,收盘暴跌了150点,击穿数根均线,报收2980点,跌幅高达4.79%。

这个血淋淋的黑色星期一,让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特别是散户们胆战心惊,即使就市场整体情绪而言,“这一跳”也重挫了市场信心。随后,两市大盘指数就如决堤一般,被已经掉头的5日均线压着不断走低,52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累计下挫24.71%,最终在2010年7月2日下探2319点。

客观地说,2010年春季深沪两市的暴跌,也不能全怪股指期货,与当时的宏观基本面变化也密不可分。一方面,房地产调控政策强化;另一方面,市场正面对欧债危机对经济的冲击。在这种恶劣环境下,沪深指数本身就岌岌可危,股指期货可谓压垮指数的“最后一根稻草”。

无论如何,这一段断崖式下跌,让股指期货在中国股市声名狼藉。在A股市场,提起股指期货,说好话的人估计不多。除了那些纸上谈兵的所谓专家,以及一些看着稿子作报告的领导,即使借助这一做空利器大获其利的那些机构及大户,也少见在公开场合为其唱赞歌。

当初,为什么要搞股指期货市场?一个最重要的理由似乎来自基金公司。这些当时正被管理层宠着超常规发展的机构投资者认为:因为没有做空工具,没有套期保值工具,所以一遇熊市基金就大幅亏损。但是,事实告诉人们,基金在之后的熊市中的表现,一點也不比没有股指期货的时代好。从那以后,人们似乎再也听不到基金公司的强词夺理。

至于散户,对股指期货则几乎是众口一词的深恶痛绝。“都是股指期货造的孽!想当年股指期货推出前,不是有专家说股指期货可以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防止股指大起大落吗,现在如何呢?机构做空赚钱更容易,所以股市跌得多,涨得少。唉,砖家啊!”这是股指期货推出两周年之后,河南洛阳的一位股民的感叹,这话听起来很粗糙,但可能代表了绝大多数散户的心声。

猜你喜欢
散户上证指数股指
莫须有的“散户抱团”吊打了谁?
平安千亿回购 股指触底回升
股指再度回落 机构逢高减仓
散户身大师心
降杠杆引发股指冲高回落
股指震荡走高筑底之日可期
上证指数VaR和CVaR的比较研究及实证分析
上证指数VaR和CVaR的比较研究及实证分析
我是中国养猪散户!不懂我的,请别乱说
信息偏离度、投资者情绪与内在价值——基于上证指数2005-2014年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