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 不只是听听报告举举手

2015-05-30 10:48
畅谈 2015年5期
关键词:教科文卫界别话筒

每年三月,有两场全国瞩目的大会先后召开,大部分会议同时进行,像一对双鱼座兄弟。这说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两会”。

你想象的两会可能是这样子的:每个人正襟危坐,听领导在上面念报告;你在很多新闻报道中看到的两会可能是这个样子的:某个代表、委员今年带来了什么建议或提案,它的内容是……

其实,两会现场更多的时候是这样的:代表们小组讨论的会场里,20多位代表坐成“圆桌会议”。话筒在他们之间传来传去,代表们有的侧着身,有的在座位上起立伸手,都在示意即将讲完的人把话筒传过来,气氛既紧张又热烈。一位代表好不容易拿到话筒,一张口就说,终于到我这儿了,我都起起坐坐七八次了,再不说,这会马上就要结束了。主持人适时提醒:对,时间有限,这发言稿前面的套话大家就别说了,好的也不用说了,其他代表讲过的也别附和了,直接说问题。

这就是两会现场经常上演的“抢话筒”,讨论时,时间短,想发言的人多,表现要是不那么积极,或者说的内容不能直击要害,要么就说不上话,要么就会被主持人无情地打断。

其实,两会大部分時间内就是这样开的。两会的会议形式很多:全体会议、主席会议、专题会议……但最多的就是这种小组讨论。政协委员按照经济,或者教科文卫,分成不同的界别,组成小组;人大代表根据属地原则划分成不同的代表团,每个代表团再分成三四个小组。这些小组少则十几人,多则二十多人。

政府工作报告、两院报告、财政预算、人事选举等等,这些两会的议程,代表委员们都是在小组会上讨论、提意见、争辩,然后形成建议上报。而这最终可能将会被体现在某项政策、制度,或者法规之中,并将影响你我的生活。

猜你喜欢
教科文卫界别话筒
人民政协界别有这些变化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粤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法执法检查
把话筒传给鹏鹏特
北京市政协召开界别召集人会议
庄向星
小话筒
简易无线话筒扩音系统设计及实现
推动河南教科文卫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自制大话筒
市政协首次召开界别召集人会议